書籍詳介 |
內容簡介:父母會因為年邁變得依賴與脆弱,但不會因此變成你的小孩。在陪伴父母老去的過程中,學習理解與同理, 能讓他們覺得有尊嚴與安全感,進而改善彼此互動; 你也可以放下與父母對抗的想法,學習善待自己。 由精神科醫師以專業醫學角度,告訴你如何和父母好好溝通相處,親情不吵散! 當父母年紀漸長,他們的身體外表、內心個性及行為舉止,跟以前比起來都變得不太一樣了!在與父母溝通時,常常話不投機;相處時,也總是不歡而散。本來是好意為父母著想,卻常常不合其意,反而被視為不貼心或是不孝。 作者保坂隆是知名精神科醫師,有感於身為三明治世代的中年子女常與年邁父母發生摩擦,甚至產生心結,而從心理學的觀點來解讀如何「懂得父母心」,並且提供有效的溝通技巧。 面對老後的父母,子女的態度不是只能「必須聽長輩的話」或「想辦法說服對方」極端的二選一。本書嘗試從各種角度列舉與父母折衷溝通的諸多方式,以理解父母的心情、尊重對方的想法為前提,讓彼此不再是單向對話,而能進行雙向交流,進一步達成共識。 ★面對各種奇葩型的父母,本書將提供你最佳解答 父母老是堅持已見,聽不進任何建議。 父母有囤物癖,總是把環境弄得很凌亂。 父母退休後總愛呆坐在家,成天無所事事。 父母對於預立遺囑怕招來晦氣,遲遲不願討論。 父母因另一半先離世,總感覺悶悶不樂。 父母有病痛或失智傾向卻不肯就醫。 ★三大重點,教你放下與年邁父母抗爭的執著 1.分析父母因老化所引起的情緒變化與不安的真相,讓你了解父母難以啟齒的內心祕密。 2.剖析父母奇特行為背後的訊息,給予如何協助改善的技巧。 3.由專業精神科醫師提出安撫年長者身心的方法,讓你在和父母相處時更能平心靜氣、得心應手。 專業推薦 朱為民|台中榮民總醫院健康管理中心主任 朱偉仁|「愛長照」總經理 目錄:前言第一章 父母究竟在想什麼? 不接受建議的父母,不代表就是「頑固」 只要過得快樂,生活不一定要有明確目標 別把老邁的父母當成小孩看待 父母的黃昏之戀,需要子女的認同與祝福 父母個性變得急躁,是因為不想給別人添麻煩 父母的「唱反調」其實是為你著想 即使年紀大,也仍有挑戰與嘗鮮的精神 想做任何事,幾歲開始都不嫌遲 教父母善用行事曆,增加可以做的事 騙子女「沒錢」,是對金錢感到不安 對不擅長使用3C產品的父母多點耐心 送年長者稍年輕化的禮物 可以多多引導父母正面思考 勸年長者盡量不要開車的方法 第二章 整理老家可以不用爭吵,了解父母想法為首要 不是「不整理」,而是「不知該從何處著手」 捨不得丟還拚命買,家裡才會那麼亂 別強硬逼父母「斷捨離」,只要不造成危險就好 你眼中的廢物,可能是長者心中的寶物 整理的時間就是「創造回憶」的時刻 用鼓勵稱讚代替責備抱怨 強迫丟棄只會徒留懊悔 整理也可能是引發婆媳問題的導火線 雜物和煩惱都不要一個人承擔 遇到整理不來的情況時,可以找別人幫忙 整理的第一步是理解父母的人生 利用3C產品,保存大量照片與信件 無須和父母爭吵,用三個紙箱無痛丟棄物品 第三章 父母的財務與遺產問題,要適時介入與了解 弄清楚父母目前的經濟狀況是第一要件 詢問貴重物品時,可以套入假設的情境 釐清父母財務狀況的訣竅 掌握談論財務話題的時機 父母把你當成騙子,可能是失智的前兆 關於遺產:父母沒給,你不能硬要 缺乏經濟安全感的焦慮 正因為不是有錢人,所以才需要遺囑 多與父母手足聯絡感情,降低未來爭產的問題 不能強迫,也不應該逼迫父母寫遺囑 與父母維持恰當的距離,可防止詐騙上當 為了保護父母不受詐騙,子女需掌握現況 為避免詐騙,先和父母約定好絕不在電話裡談錢的事 定期關心父母,可以減少詐騙危機 趁父母還健朗時,可多了解「成年監護制度」 第四章 用心化解父母的大小煩惱 面對不愛將煩惱說出口的父母,要多給予一些耐心 好好傾聽父母的煩惱或擔憂,不一定要給意見 忘不掉的事不用勉強忘記 拓寬銀髮族的交友圈,先從打招呼開始 消除寂寞,就能治好購物依存症 有技巧地詢問父母老後想怎麼過生活 不要強迫父母與自己同住 若父母拒絕同住,就和他們談條件 用笑容消除對死亡的煩惱 安置牌位於寺廟,可解決無人掃墓的煩惱 減輕老老照護的煩惱,可以說些慰問的話語 了解日間照護的真正功用,可降低長者的抗拒感 坦然告知長照機構的優缺點,消除父母的偏見 當照護嚴重影響自己生活時,就是詢問父母入住長照機構的最佳時機 第五章 照護年邁父母需要多一些體貼與包容 對父母的態度不要像對小孩一樣 父母身體不聽使喚時,更要照顧他們的心 當父母沒動力做復健時,可給予積極的鼓勵 父母出現失智傾向卻不願接受治療時,要先消除他們的不安 趁父母身體還健康時,一起討論「臨終」的事 和高齡父母溝通時,要放慢速度說清楚 當父母拒絕搬到都市同住時,請尊重並默默守護他們 父母選擇獨居時,特別留意「衣食住」三個項目 不管與父母同住,或讓父母獨居,沒有一定的對與錯 好好照護父母的五大重點 與照管專員保持良好互動,照護才能好安心 對照服員心存感激,而非視其理所當然 因失去配偶的失落感,而引發「老年憂鬱」的人很多 面對無法康復的父母,盡量給予傾聽與陪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