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吳中朝
系列: 都會健康館131
出版社: 大都會
出版日期: 2019/01/07
ISBN: 9789869711142
頁數: 288
系列: 都會健康館131
出版社: 大都會
出版日期: 2019/01/07
ISBN: 9789869711142
頁數: 288
內容簡介
一帖見效:吳中朝教你滋補養身150帖(二版)
本書特色
吳中朝教授是中國中央保健會診專家,在長期的保健會診經歷中,見過太多亂用中藥、效果適得其反的例子。所以在編寫本書時,吳教授特別注意講清楚藥物的適用範圍、用量,以及正確的家庭使用方法。
讀者在閱讀本書時,可以簡單對照自身的情況,參考書中介紹的中藥適用範圍去選擇合適藥物。選對了藥物,就可以根據藥物本身的特性和自己的實際情況,參考書中介紹的方法食用,這樣既不會帶來額外的負擔,又不減損藥物的功效。
內容簡介
藥食同源,跟隨本書性味歸經、用法用量、適宜範圍、現代藥理、鑑別保存、食用禁忌六項指標,簡單掌握食物的四氣五味,自然吸收天然營養與藥效。
燉服、蒸服、煎服、沖服;
研末、碾泥、搗汁、泡製;
生吃、煮食、炒菜、涼拌;
做羹、做餅、煮粥、煲湯;
做蜜、做膏、釀酒、泡茶;
藥繕150帖,近50種吃法,
不必神農嚐百草,
讓吳中朝教授帶你進入現代《本草綱目》,
對症飲食,輕鬆滋補,簡單養身。
※內付「八種體質用藥宜忌速查」、「四季用藥宜忌速查」以及針對老人、兒童、女性、孕婦等家庭常見用藥宜忌速查。
本書特色
吳中朝教授是中國中央保健會診專家,在長期的保健會診經歷中,見過太多亂用中藥、效果適得其反的例子。所以在編寫本書時,吳教授特別注意講清楚藥物的適用範圍、用量,以及正確的家庭使用方法。
讀者在閱讀本書時,可以簡單對照自身的情況,參考書中介紹的中藥適用範圍去選擇合適藥物。選對了藥物,就可以根據藥物本身的特性和自己的實際情況,參考書中介紹的方法食用,這樣既不會帶來額外的負擔,又不減損藥物的功效。
內容簡介
藥食同源,跟隨本書性味歸經、用法用量、適宜範圍、現代藥理、鑑別保存、食用禁忌六項指標,簡單掌握食物的四氣五味,自然吸收天然營養與藥效。
燉服、蒸服、煎服、沖服;
研末、碾泥、搗汁、泡製;
生吃、煮食、炒菜、涼拌;
做羹、做餅、煮粥、煲湯;
做蜜、做膏、釀酒、泡茶;
藥繕150帖,近50種吃法,
不必神農嚐百草,
讓吳中朝教授帶你進入現代《本草綱目》,
對症飲食,輕鬆滋補,簡單養身。
※內付「八種體質用藥宜忌速查」、「四季用藥宜忌速查」以及針對老人、兒童、女性、孕婦等家庭常見用藥宜忌速查。
作者簡介
作者簡介
吳中朝
中國中央保健會診專家
中國中醫研究院主任醫師、教授
中國中醫科學院針灸醫院常務副院長
中國中醫科學院養生保健專家指導委員會委員
從事臨床、教學、科學研究工作三十餘年,主持和參加過十餘項中醫養生保健課題研究。在長期臨床診治經驗基礎上,於家庭中醫保健領域有獨到建樹,被患者讚為「醫術精湛、醫德高尚」。近十年來,在中醫抗衰老的應用及臨床研究、老年人疾病、男性疾病、腦部疾病、美容保健等方面,皆取得豐碩的研究成果。
近二十年來,先後發表專業論文論著六十餘篇,專著五部,其「腧穴定位國際標準」研究分別獲中國中醫科學院科研進步一等獎、針灸學會科研進步二等獎等。二○○五年曾代表中國出席世界衛生組織「腧穴定位國際標準」的審訂會議,為中醫針灸學走向世界做出了傑出貢獻。曾多次應邀或由國家外派赴國外進行醫療工作和講學,並長期擔任國內外本科生、研究生、進修生等不同層次的臨床與理論課程教學,主持多項國家級延續教育項目。
吳中朝
中國中央保健會診專家
中國中醫研究院主任醫師、教授
中國中醫科學院針灸醫院常務副院長
中國中醫科學院養生保健專家指導委員會委員
從事臨床、教學、科學研究工作三十餘年,主持和參加過十餘項中醫養生保健課題研究。在長期臨床診治經驗基礎上,於家庭中醫保健領域有獨到建樹,被患者讚為「醫術精湛、醫德高尚」。近十年來,在中醫抗衰老的應用及臨床研究、老年人疾病、男性疾病、腦部疾病、美容保健等方面,皆取得豐碩的研究成果。
近二十年來,先後發表專業論文論著六十餘篇,專著五部,其「腧穴定位國際標準」研究分別獲中國中醫科學院科研進步一等獎、針灸學會科研進步二等獎等。二○○五年曾代表中國出席世界衛生組織「腧穴定位國際標準」的審訂會議,為中醫針灸學走向世界做出了傑出貢獻。曾多次應邀或由國家外派赴國外進行醫療工作和講學,並長期擔任國內外本科生、研究生、進修生等不同層次的臨床與理論課程教學,主持多項國家級延續教育項目。
內容目錄
目錄
八種偏頗體質用藥宜忌速查
陽虛體質——畏寒怕冷,手腳冰涼
陰虛體質——身體消瘦,大便乾燥
氣虛體質——面色蒼白,常出虛汗
痰濕體質——形體肥胖,多汗且黏
濕熱體質——面垢油光,性情急躁
血瘀體質——嘴唇色紫,皮膚灰暗
氣鬱體質——頭痛目眩,胸脅脹痛
特稟體質——易打噴嚏,易得風疹
四季用藥宜忌速查
春季用藥宜忌
夏季用藥宜忌
秋季用藥宜忌
冬季用藥宜忌
體虛補氣篇
人參
西洋參
黨參
黃耆
山藥
紅棗
蓮藕
蜂蜜
白朮
黃精
芡實
甘草
白扁豆
刺五加
紅景天
補血養血篇
當歸
熟地黃
何首烏
紅藤
血餘炭
白芍
阿膠
桂圓肉
雞血藤
紫河車
補腎助陽篇
冬蟲夏草
鹿茸
杜仲
海參
麻黃
水蛭
附子
地龍
肉桂
桂枝
韭菜子
核桃肉
覆盆子
淫羊藿
巴戟天
狗脊
補骨脂
健脾和胃篇
山楂
麥芽
陳皮
雞內金
萊菔子
神曲
蒼朮
砂仁
暖胃驅寒篇
高良薑
乾薑
丁香
小茴香
八角
花椒
胡椒
玫瑰茄
山奈
潤肺滋陰篇
胖大海
麥門冬
百合
玉竹
黃精
烏梅
枸杞
五味子
紫蘇子
補心健體篇
酸棗仁
靈芝
丹參
甘草
葛根
朱砂
遠志
天門冬
清肝明目篇
桑葉
女貞子
決明子
白菊花
車前子
玉米須
菟絲子
野菊花
夏枯草
龍膽草
清熱降火篇
金銀花
菊花
黃連
黃柏
五倍子
金錢草
黃芩
玄參
地骨皮
連翹
蘆根
知母
清熱涼血篇
紫草
生地黃
白茅根
梔子
丹皮
板藍根
大薊
小薊
赤芍
大青葉
潤腸通便篇
生大黃
杏仁
澤瀉
大麻仁
肉蓯蓉
番瀉葉
止咳化痰篇
桔梗
川貝母
半夏
百部
紫菀
活血化瘀篇
川芎
紅花
玫瑰花
桃仁
益母草
王不留行
穿山甲
五靈脂
生蒲黃
疏肝理氣篇
青皮
柴胡
薄荷
佛手
香附
安神補腦篇
冰片
鬱金
柏子仁
益智仁
石菖蒲
白僵蠶
排毒養顏篇
蘆薈
浮萍
茉莉花
銀耳
桑葚
羅漢果
荷葉
茯苓
蓮子
薏仁
艾葉
附錄
老年人用藥宜忌
兒童用藥宜忌
女性經期用藥宜忌
孕產哺乳期用藥宜忌
家庭常用補益類中成藥
家庭常用治療類中成藥
八種偏頗體質用藥宜忌速查
陽虛體質——畏寒怕冷,手腳冰涼
陰虛體質——身體消瘦,大便乾燥
氣虛體質——面色蒼白,常出虛汗
痰濕體質——形體肥胖,多汗且黏
濕熱體質——面垢油光,性情急躁
血瘀體質——嘴唇色紫,皮膚灰暗
氣鬱體質——頭痛目眩,胸脅脹痛
特稟體質——易打噴嚏,易得風疹
四季用藥宜忌速查
春季用藥宜忌
夏季用藥宜忌
秋季用藥宜忌
冬季用藥宜忌
體虛補氣篇
人參
西洋參
黨參
黃耆
山藥
紅棗
蓮藕
蜂蜜
白朮
黃精
芡實
甘草
白扁豆
刺五加
紅景天
補血養血篇
當歸
熟地黃
何首烏
紅藤
血餘炭
白芍
阿膠
桂圓肉
雞血藤
紫河車
補腎助陽篇
冬蟲夏草
鹿茸
杜仲
海參
麻黃
水蛭
附子
地龍
肉桂
桂枝
韭菜子
核桃肉
覆盆子
淫羊藿
巴戟天
狗脊
補骨脂
健脾和胃篇
山楂
麥芽
陳皮
雞內金
萊菔子
神曲
蒼朮
砂仁
暖胃驅寒篇
高良薑
乾薑
丁香
小茴香
八角
花椒
胡椒
玫瑰茄
山奈
潤肺滋陰篇
胖大海
麥門冬
百合
玉竹
黃精
烏梅
枸杞
五味子
紫蘇子
補心健體篇
酸棗仁
靈芝
丹參
甘草
葛根
朱砂
遠志
天門冬
清肝明目篇
桑葉
女貞子
決明子
白菊花
車前子
玉米須
菟絲子
野菊花
夏枯草
龍膽草
清熱降火篇
金銀花
菊花
黃連
黃柏
五倍子
金錢草
黃芩
玄參
地骨皮
連翹
蘆根
知母
清熱涼血篇
紫草
生地黃
白茅根
梔子
丹皮
板藍根
大薊
小薊
赤芍
大青葉
潤腸通便篇
生大黃
杏仁
澤瀉
大麻仁
肉蓯蓉
番瀉葉
止咳化痰篇
桔梗
川貝母
半夏
百部
紫菀
活血化瘀篇
川芎
紅花
玫瑰花
桃仁
益母草
王不留行
穿山甲
五靈脂
生蒲黃
疏肝理氣篇
青皮
柴胡
薄荷
佛手
香附
安神補腦篇
冰片
鬱金
柏子仁
益智仁
石菖蒲
白僵蠶
排毒養顏篇
蘆薈
浮萍
茉莉花
銀耳
桑葚
羅漢果
荷葉
茯苓
蓮子
薏仁
艾葉
附錄
老年人用藥宜忌
兒童用藥宜忌
女性經期用藥宜忌
孕產哺乳期用藥宜忌
家庭常用補益類中成藥
家庭常用治療類中成藥
ISBN: 9789869711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