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鄭振煌
出版社: 大千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8/05/03
ISBN: 9789574473076
頁數: 416
出版社: 大千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8/05/03
ISBN: 9789574473076
頁數: 416
內容簡介
轉複雜的煩惱心為簡單的菩提心:八識規矩頌輕鬆解歡喜行
內容簡介
玄奘大師在未寫《八識規矩頌》之前,翻譯了《瑜伽師地論》,闡釋心識運轉,以及瑜伽師修行證果的過程。可是,這本論著100卷實在太複雜了,許多人讀不懂,於是玄奘大師就將它濃縮成《八識規矩頌》,剖析凡夫的修行次第,直到成佛的過程。所以,《八識規矩頌》可說是唯識學的精要。如果說《百法明門論》是唯識學的入門書,那麼《八識規矩頌》可說是一本修行手冊。
第一章 認識心意識
心、意、識這三個字有時可以通用,有時卻各有含義。三字通用是指能夠分別與識別。三字各有不同含義時,心,是集和起的功能,指第八識;意,是思量的功能,指第七識;識是了別的功能,指第六識。《八識規矩頌》是探討八識的境、行、果,也就是如何轉識成智,從凡夫到佛果一路的修行境況。
第二章 前五識頌
本章深入探討前五識,也就是我們的表層意識,因為它最容易理解。第一頌指出前五識和外境的關係。前五識一接觸外境就會產生三境、三量和三性。境是對境,包括性境、獨影境、帶質境;量是衡量對境,包括現量、比量、非量;性可分為三種:善性、惡性、無記性。
前五識中的眼、耳、身三識只有在二地才有,二地是指五趣雜居地和離生喜樂地。來到第二禪定生喜樂地,眼、耳、身三識就不再起作用。
在五十一個心所法中,與前五識相應的心所共有三十四個,即五個徧行心所、五個別境心所、十一個善心所,和六個根本煩惱中的貪、瞋、癡三個,及二十個隨煩惱中的兩個中隨煩惱和八個大隨煩惱。
第二頌文指出前五識產生作用所需的條件,首先必須要有淨色根,其中,眼識生起需要九個緣,耳識生起需八個緣,鼻、舌、身三識生起需要七個緣才能產生作用。鼻、舌、身三識一定要根和境相接觸才能產生作用,而眼識和耳識則要有空間(距離)。沒有智慧的人不能分別何者為根,何者為識。
第三頌文指出修行過程以及修行後的果。修行到初地的結果就是證得我空,所得到的智慧是後得智,已不再執著相分為實有,但還沒有證得真如智。要等到第八識完全清淨了,前五識才跟著清淨,此時就可以運用不同的分身,廣度十方眾生。
第三章 第六識頌
第六識是我們的思想中心,也是修行的下手處。第一頌文是講第六識的行相,第六識有三性、三量、三境。在三界輪迴時,如果我們肯用心,很容易就會覺察到第六識,以及和它相應的五十一個心所。第六識猶如心猿意馬,我們因而煩惱不斷。
第二頌文中指出第六識在性、界、受三種法中變動不羈。五十一個心所全體經常和第六識聯結在一起,所以第六識的作用最強,只要它一個念頭起來,就立刻從我們的行為和語言表達出來,從而感招引業和滿業。
第三頌文是修行的過程和結果。經過一大阿僧祇劫的修行,進入歡喜地的第一心,雖然已經有了後得智,但俱生我執和法執仍然現起。要一直修行到第八地後,第六識才完全清淨,轉為妙觀察智,可以清楚觀照三千大千世界。
第四章 第七識頌
第七識是深層意識,也是我們為何總是以自我為中心的根源所在。第一頌文講第七識的境況和行相。第七識的相分屬於帶質境,故非量。第七識是根據第八識的業力而執著有我。與第七識相應的心所法有十八個,包括八大隨煩惱心所、五徧行心所和五別境心所中的慧心所,此外,四惑(我癡、我見、我愛、我慢)也是一直跟隨著第七識。
第二頌文指出第七識又是恆又是審。第七識一直在思考,而且永遠以自我為中心,四惑和八大煩惱一直跟著第七識形影不離,因而我們日夜都處在昏迷不覺的狀態。前六識是以第七識為根,以第七識為染淨依緣。第七識因為一直以自我為中心,故分別一生起,自然有種種煩惱產生。
第三頌文是分析第七識的行和境。第七識第一個要轉的契機是初地,去除了我執和法執,當下有了平等性,見到空性,這是第一轉,又稱為「下品轉」。修行到了第八地是第二轉,稱為「中品轉」,此時已經不必刻意的修行了,這時才是真正的任運自在。等到修行到了第十地,第七識完全清淨了,就可以現起自受用身和他受用身;但只有初地至十地菩薩已經見空性者才能受用。
第五章 第八識頌
第八識是最深層意識,也是我們生死流轉的中心。第一頌文講的是第八識的境。第八識是無覆無記,它的心所只有五個,也就是五徧行。死後只有業力跟隨著我們,而我們也是依著自己的業力,決定下一世出生在哪一道。
第二頌文是講第八識的相。二乘只觀察到第六識,因為不瞭解第八識,所以就與大乘的論師們爭論不已。第八識猶如大海般深廣,也像深淵一般不可測,風一吹起就能掀起七識波浪。第八識是大海,而七浪境是風。
第八識能夠受熏,並且執持種子、五根、色身以及器世間,因此在生死過程中,第八識是最後離開身體,保存著我們所有的業力、習氣,但它是最先進入受精卵的。我們在三界六道裡輪迴不已,直到成佛以後,才能自由自在。
第三頌文是講第八識的果。修行到第八地「不動地」時,不會再有任何新的業力習氣加入第八識,但舊有的習氣還有待清淨。要一直修行到第十地金剛道的最後一心時,第八識的種子習氣才會完全清淨。第八識此刻立即轉為大圓境智,與此同時前五識轉為成所作智,第六識轉成妙觀察智,而第七識則轉成平等性智。第八識一旦清淨了,就好像無盡的光明,普照十方世界。
如果已經發心行菩薩道,就要懂唯識學,否則修了任何法門都沒意義,因為不曉得自己目前的狀況,也不曉得禪修到底是要修什麼、念佛是要念些什麼。掌握唯識學就等於掌握了人生、宇宙的道理,更重要的是了解整個心識作用以及修行過程。
內容簡介
玄奘大師在未寫《八識規矩頌》之前,翻譯了《瑜伽師地論》,闡釋心識運轉,以及瑜伽師修行證果的過程。可是,這本論著100卷實在太複雜了,許多人讀不懂,於是玄奘大師就將它濃縮成《八識規矩頌》,剖析凡夫的修行次第,直到成佛的過程。所以,《八識規矩頌》可說是唯識學的精要。如果說《百法明門論》是唯識學的入門書,那麼《八識規矩頌》可說是一本修行手冊。
第一章 認識心意識
心、意、識這三個字有時可以通用,有時卻各有含義。三字通用是指能夠分別與識別。三字各有不同含義時,心,是集和起的功能,指第八識;意,是思量的功能,指第七識;識是了別的功能,指第六識。《八識規矩頌》是探討八識的境、行、果,也就是如何轉識成智,從凡夫到佛果一路的修行境況。
第二章 前五識頌
本章深入探討前五識,也就是我們的表層意識,因為它最容易理解。第一頌指出前五識和外境的關係。前五識一接觸外境就會產生三境、三量和三性。境是對境,包括性境、獨影境、帶質境;量是衡量對境,包括現量、比量、非量;性可分為三種:善性、惡性、無記性。
前五識中的眼、耳、身三識只有在二地才有,二地是指五趣雜居地和離生喜樂地。來到第二禪定生喜樂地,眼、耳、身三識就不再起作用。
在五十一個心所法中,與前五識相應的心所共有三十四個,即五個徧行心所、五個別境心所、十一個善心所,和六個根本煩惱中的貪、瞋、癡三個,及二十個隨煩惱中的兩個中隨煩惱和八個大隨煩惱。
第二頌文指出前五識產生作用所需的條件,首先必須要有淨色根,其中,眼識生起需要九個緣,耳識生起需八個緣,鼻、舌、身三識生起需要七個緣才能產生作用。鼻、舌、身三識一定要根和境相接觸才能產生作用,而眼識和耳識則要有空間(距離)。沒有智慧的人不能分別何者為根,何者為識。
第三頌文指出修行過程以及修行後的果。修行到初地的結果就是證得我空,所得到的智慧是後得智,已不再執著相分為實有,但還沒有證得真如智。要等到第八識完全清淨了,前五識才跟著清淨,此時就可以運用不同的分身,廣度十方眾生。
第三章 第六識頌
第六識是我們的思想中心,也是修行的下手處。第一頌文是講第六識的行相,第六識有三性、三量、三境。在三界輪迴時,如果我們肯用心,很容易就會覺察到第六識,以及和它相應的五十一個心所。第六識猶如心猿意馬,我們因而煩惱不斷。
第二頌文中指出第六識在性、界、受三種法中變動不羈。五十一個心所全體經常和第六識聯結在一起,所以第六識的作用最強,只要它一個念頭起來,就立刻從我們的行為和語言表達出來,從而感招引業和滿業。
第三頌文是修行的過程和結果。經過一大阿僧祇劫的修行,進入歡喜地的第一心,雖然已經有了後得智,但俱生我執和法執仍然現起。要一直修行到第八地後,第六識才完全清淨,轉為妙觀察智,可以清楚觀照三千大千世界。
第四章 第七識頌
第七識是深層意識,也是我們為何總是以自我為中心的根源所在。第一頌文講第七識的境況和行相。第七識的相分屬於帶質境,故非量。第七識是根據第八識的業力而執著有我。與第七識相應的心所法有十八個,包括八大隨煩惱心所、五徧行心所和五別境心所中的慧心所,此外,四惑(我癡、我見、我愛、我慢)也是一直跟隨著第七識。
第二頌文指出第七識又是恆又是審。第七識一直在思考,而且永遠以自我為中心,四惑和八大煩惱一直跟著第七識形影不離,因而我們日夜都處在昏迷不覺的狀態。前六識是以第七識為根,以第七識為染淨依緣。第七識因為一直以自我為中心,故分別一生起,自然有種種煩惱產生。
第三頌文是分析第七識的行和境。第七識第一個要轉的契機是初地,去除了我執和法執,當下有了平等性,見到空性,這是第一轉,又稱為「下品轉」。修行到了第八地是第二轉,稱為「中品轉」,此時已經不必刻意的修行了,這時才是真正的任運自在。等到修行到了第十地,第七識完全清淨了,就可以現起自受用身和他受用身;但只有初地至十地菩薩已經見空性者才能受用。
第五章 第八識頌
第八識是最深層意識,也是我們生死流轉的中心。第一頌文講的是第八識的境。第八識是無覆無記,它的心所只有五個,也就是五徧行。死後只有業力跟隨著我們,而我們也是依著自己的業力,決定下一世出生在哪一道。
第二頌文是講第八識的相。二乘只觀察到第六識,因為不瞭解第八識,所以就與大乘的論師們爭論不已。第八識猶如大海般深廣,也像深淵一般不可測,風一吹起就能掀起七識波浪。第八識是大海,而七浪境是風。
第八識能夠受熏,並且執持種子、五根、色身以及器世間,因此在生死過程中,第八識是最後離開身體,保存著我們所有的業力、習氣,但它是最先進入受精卵的。我們在三界六道裡輪迴不已,直到成佛以後,才能自由自在。
第三頌文是講第八識的果。修行到第八地「不動地」時,不會再有任何新的業力習氣加入第八識,但舊有的習氣還有待清淨。要一直修行到第十地金剛道的最後一心時,第八識的種子習氣才會完全清淨。第八識此刻立即轉為大圓境智,與此同時前五識轉為成所作智,第六識轉成妙觀察智,而第七識則轉成平等性智。第八識一旦清淨了,就好像無盡的光明,普照十方世界。
如果已經發心行菩薩道,就要懂唯識學,否則修了任何法門都沒意義,因為不曉得自己目前的狀況,也不曉得禪修到底是要修什麼、念佛是要念些什麼。掌握唯識學就等於掌握了人生、宇宙的道理,更重要的是了解整個心識作用以及修行過程。
作者簡介
作者簡介
鄭振煌居士
臺灣臺南縣人,1945 年出生。國立臺灣大學外國語文學系學士,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現任中華維鬘學會理事長、中華佛教居士會副理事長、淨覺僧伽大學大乗佛教研究所所長等職。畢生以弘法利生為志業。推展居士菩薩道及佛教現代化、國際化、學術化、生活化;並長年主持佛學講座、研習營及禪修營。
已出版書籍《佛使比丘:南傳佛教第一人》、《心之旅承──中陰教授》、《當修行者遇上大師》、《直指法身》、《藏密度亡經》、《修心與慈觀》、《心靜煩惱心熄》、《聖道修習》、《武藝中的禪》、《何來宗教》、《法味》、《佛教在中國》、《慧眼初開》、《觀音──半個亞洲的信仰》、《菩提樹的心木》、《了義炬》、《觀呼吸》、《人生錦囊》、《學佛釋疑》、《心如熾火》、《認識藏傳佛教》、《心靈甘露》、《西藏生死書》、《心靈神醫》、《意識的歧路》、《達賴喇嘛談心經》、《達賴喇嘛在哈佛》、《古銅佛像》、《心地觀經》(末三品,英譯本)、《行願──玄奘的故事》(英譯本)、《孔子聖蹟圖》(英譯本)、《水月禪心》(英譯本)、《肢體語言》等三十二部譯著;小冊子有《禪修與心靈淨化》、《空性與心靈療癒》、《開心之鑰──轉念》、《菩薩道的修行》、《居士佛教》、《在家學佛》、《一心三觀》、《死後的真相》、《阿彌陀經的治療法門》、《從死亡談生命》、《西藏佛教簡介》、《西藏佛教的修行道》等十二種;另有中英專文千餘篇發表於海內外報刊雜誌。
鄭振煌居士
臺灣臺南縣人,1945 年出生。國立臺灣大學外國語文學系學士,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現任中華維鬘學會理事長、中華佛教居士會副理事長、淨覺僧伽大學大乗佛教研究所所長等職。畢生以弘法利生為志業。推展居士菩薩道及佛教現代化、國際化、學術化、生活化;並長年主持佛學講座、研習營及禪修營。
已出版書籍《佛使比丘:南傳佛教第一人》、《心之旅承──中陰教授》、《當修行者遇上大師》、《直指法身》、《藏密度亡經》、《修心與慈觀》、《心靜煩惱心熄》、《聖道修習》、《武藝中的禪》、《何來宗教》、《法味》、《佛教在中國》、《慧眼初開》、《觀音──半個亞洲的信仰》、《菩提樹的心木》、《了義炬》、《觀呼吸》、《人生錦囊》、《學佛釋疑》、《心如熾火》、《認識藏傳佛教》、《心靈甘露》、《西藏生死書》、《心靈神醫》、《意識的歧路》、《達賴喇嘛談心經》、《達賴喇嘛在哈佛》、《古銅佛像》、《心地觀經》(末三品,英譯本)、《行願──玄奘的故事》(英譯本)、《孔子聖蹟圖》(英譯本)、《水月禪心》(英譯本)、《肢體語言》等三十二部譯著;小冊子有《禪修與心靈淨化》、《空性與心靈療癒》、《開心之鑰──轉念》、《菩薩道的修行》、《居士佛教》、《在家學佛》、《一心三觀》、《死後的真相》、《阿彌陀經的治療法門》、《從死亡談生命》、《西藏佛教簡介》、《西藏佛教的修行道》等十二種;另有中英專文千餘篇發表於海內外報刊雜誌。
內容目錄
目錄
第一章 認識心意識
第一節 《八識規矩頌》的由來
第二節 經題解析
第三節 心意識
第一項 現行熏種子
第二項 心的含義
第三項 意的含義
第四項 識的含義
第四節 境、行、果
第五節 轉識成智
第二章 前五識頌
[第一頌文]
第一節 性境現量通三性
第一項 三境
第一目 性境
第二目 獨影境
第三目 帶質境
第二項 三量
第一目 現量
第二目 比量
第三目 非量
第三項 小結
第四項 三性
善性、惡性、無記性
第二節 眼耳身三二地居
第三節 徧行別境善十一
第一項 五徧行
第二項 五別境
第三項 善法十一
第四節 中二大八貪瞋癡
第一項 不正見
第二項 隨煩惱
第一目 小隨煩惱
第二目 中隨煩惱
第三目 大隨煩惱
第五節 小結
[第二頌文]
第六節 五識同依淨色根
第七節 九緣七八好相隣
第一項 九緣生識
第二項 恆和審
第八節 合三離二觀塵世
第九節 愚者難分識與根
[第三頌文]
第十節 唯識學的修行過程
第十一節 變相觀空唯後得
第十二節 果中猶自不詮真
第十三節 圓明初發成無漏
第十四節 三類分身息苦輪
第三章 第六識頌
[第一頌文]
第一節 三性三量通三境
第二節 三界輪時易可知
第三節 相應心所五十一
第四節 善惡臨時別配之
[第二頌文]
第五節 性界受三恆轉易
第六節 根隨信等總相連
第七節 動身發語獨為最
第八節 引滿能招業力牽
[第三頌文]
第九節 發起初心歡喜地
第十節 俱生猶自現纏眠
第十一節 遠行地後純無漏
第十二節 觀察圓明照大千
第四章 第七識頌
[第一頌文]
第一節 帶質有覆通情本
第二節 隨緣執我量為非
第三節 八大徧行別境慧
第四節 貪癡我見慢相隨
[第二頌文]
第五節 恆審思量我相隨
第六節 有情日夜鎮昏迷
第七節 四惑八大相應起
第八節 六轉呼為染淨依
[第三頌文]
第九節 極喜初心平等性
第十節 無功用行我恆摧
第十一節 如來現起他受用
第十二節 十地菩薩所被機
第五章 第八識頌
[第一頌文]
第一節 性唯無覆五徧行
第二節 界地隨他業力生
第三節 二乘不了因迷執
第四節 由此能興論主諍
[第二頌文]
第五節 浩浩三藏不可窮
第六節 淵深七浪境為風
第七節 受熏持種根身器
第八節 去後來先作主公
[第三頌文]
第九節 不動地前纔捨藏
第十節 金剛道後異熟空
第十一節 大圓無垢同時發
第十二節 普照十方塵剎中
第十三節 三性和三無性
第一章 認識心意識
第一節 《八識規矩頌》的由來
第二節 經題解析
第三節 心意識
第一項 現行熏種子
第二項 心的含義
第三項 意的含義
第四項 識的含義
第四節 境、行、果
第五節 轉識成智
第二章 前五識頌
[第一頌文]
第一節 性境現量通三性
第一項 三境
第一目 性境
第二目 獨影境
第三目 帶質境
第二項 三量
第一目 現量
第二目 比量
第三目 非量
第三項 小結
第四項 三性
善性、惡性、無記性
第二節 眼耳身三二地居
第三節 徧行別境善十一
第一項 五徧行
第二項 五別境
第三項 善法十一
第四節 中二大八貪瞋癡
第一項 不正見
第二項 隨煩惱
第一目 小隨煩惱
第二目 中隨煩惱
第三目 大隨煩惱
第五節 小結
[第二頌文]
第六節 五識同依淨色根
第七節 九緣七八好相隣
第一項 九緣生識
第二項 恆和審
第八節 合三離二觀塵世
第九節 愚者難分識與根
[第三頌文]
第十節 唯識學的修行過程
第十一節 變相觀空唯後得
第十二節 果中猶自不詮真
第十三節 圓明初發成無漏
第十四節 三類分身息苦輪
第三章 第六識頌
[第一頌文]
第一節 三性三量通三境
第二節 三界輪時易可知
第三節 相應心所五十一
第四節 善惡臨時別配之
[第二頌文]
第五節 性界受三恆轉易
第六節 根隨信等總相連
第七節 動身發語獨為最
第八節 引滿能招業力牽
[第三頌文]
第九節 發起初心歡喜地
第十節 俱生猶自現纏眠
第十一節 遠行地後純無漏
第十二節 觀察圓明照大千
第四章 第七識頌
[第一頌文]
第一節 帶質有覆通情本
第二節 隨緣執我量為非
第三節 八大徧行別境慧
第四節 貪癡我見慢相隨
[第二頌文]
第五節 恆審思量我相隨
第六節 有情日夜鎮昏迷
第七節 四惑八大相應起
第八節 六轉呼為染淨依
[第三頌文]
第九節 極喜初心平等性
第十節 無功用行我恆摧
第十一節 如來現起他受用
第十二節 十地菩薩所被機
第五章 第八識頌
[第一頌文]
第一節 性唯無覆五徧行
第二節 界地隨他業力生
第三節 二乘不了因迷執
第四節 由此能興論主諍
[第二頌文]
第五節 浩浩三藏不可窮
第六節 淵深七浪境為風
第七節 受熏持種根身器
第八節 去後來先作主公
[第三頌文]
第九節 不動地前纔捨藏
第十節 金剛道後異熟空
第十一節 大圓無垢同時發
第十二節 普照十方塵剎中
第十三節 三性和三無性
ISBN: 9789574473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