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薩就是這樣成佛:達賴喇嘛給初發心修行人的第五個錦囊 | 拾書所

菩薩就是這樣成佛:達賴喇嘛給初發心修行人的第五個錦囊

$ 394 元 原價 499
作者: 第十四世達賴喇嘛 比丘丹增.嘉措/比丘尼圖丹.卻准
系列: 佛法與活法
出版社: 眾生文化
出版日期: 2023/10/06
ISBN: 9786269710270
頁數: 488


內容簡介


從勤修六波羅蜜多開始,
踏上五道十地的菩薩道,漸次捨斷煩惱障,
最後以金剛喻定焚盡所知障的乾薪,
我們渡越輪迴苦海的生死波瀾,
抵達涅槃的彼岸。

【封底】
◎波羅蜜多--超越終點且達至圓滿
「波羅蜜多」這個詞彙帶有「超越終點且達至完美或圓滿」的含義。這些修行帶我們超越輪迴,到達正等正覺的解脫。「超越」暗示了目的地--正等正覺或大乘的無學道;以及能到達目的地的方法,即有學道所完成的六波羅蜜多。由菩提心所激勵且透過修習空性所精煉的這些修持,將帶領我們超越輪迴。
◎我們所要遍知的是真實的苦
神通能進而產生遍知,所要遍知的是什麼呢?佛陀初轉法輪時,談到如何契入四諦的每一諦:苦諦應遍知,集諦應捨斷,滅諦應作證,道諦應修習。我們所要遍知的是真實的苦,其本質即是五蘊。修習遍知的過程,是從凡夫開始,一路歷經預流者、一來者與不還者的階段,直至阿羅漢果的究竟遍知。
◎菩薩聖者以意生身轉生
對於菩薩聖者而言,「輪迴轉生」指的是以意生身轉生。以凡夫而言,在臨終時所生起的貪愛與耽著的刺激下,業力種子隨之成熟,眾生因為我執無明與有漏業的力量,而以某一輪迴界的有漏蘊聚投生。清淨地菩薩則在殷切願心與大悲的策發下,依相仿的方式,轉生為由無明習氣之基與無漏業所成的意生身。
◎菩薩捨斷煩惱障與所知障
聲聞與獨覺道上的修行者,透過觀修人無我與法無我,以斷除心相續中的煩惱障。一旦徹底移除了這些障蔽,那些聲聞與獨覺阿羅漢便會住於涅槃,但他們的所知障仍然存在。菩薩道的修行者則會捨斷煩惱障與所知障,以證得正等正覺。
◎錯亂顯相來自於能知的心識
已離於一切所知障的諸佛,不會有錯亂顯相,那他們如何了知虛妄的世俗法呢?諸佛的相好等無漏法雖無諦實,但在眾生面前仍顯現為諦實有,其原因並非諸佛的相好來自於無明習氣,而是因為眾生的心受到無明習氣所染。換句話說,錯亂顯相來自於能夠覺知的心識,而不是所見的對境,諸佛從自方的所見不會有任何錯亂顯相。

作者簡介


【作者簡介】
第十四世達賴喇嘛 比丘丹增.嘉措(Tenzin Gyatso) 

第十四世達賴喇嘛本名丹增.嘉措,1935年生於青海省安多,兩歲時被認證為第十三世達賴喇嘛的轉世。1959年流亡印度,在達蘭薩拉(Dharamsala)成立西藏流亡政府至今。達賴喇嘛為中藏和平奮鬥,於1989年榮獲諾貝爾和平獎。此外,他更放眼世界,關懷地球,致力提倡慈悲、寬恕、包容、知足與自律等以佛教為本的價值觀,促進世界各大宗教傳統之間的和諧,為人類的心靈幸福不斷地努力。曾三度來台弘法,在台也擁有廣大具信弟子。

|達賴喇嘛相關著作|
眾生出版:《達賴喇嘛說金剛經》、《收拾書包成佛去!》、《如來藏,藏如來》、《達賴喇嘛說止觀》、《菩提心起》

比丘尼圖丹.卻准(Thubten Chodron)
  
比丘尼圖丹.卻准是達賴喇嘛的美籍弟子,1977年成為佛教比丘尼,經年在美國各地巡迴弘法。她成長於美國洛杉磯,1971年畢業於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歷史系,之後在南加州大學擔任研究員。在亞洲、歐洲、美國進行多年的研究與傳授佛法之後,她在華盛頓州創立舍衛精舍(Sravasti Abbey),並且擔任住持。她是一位廣受歡迎的演說者,以實際可行的方式,說明如何把佛教的法教應用於日常生活之中。因此成為數本暢銷書的作者,其中包括《我想知道什麼是佛法》(Buddhism for Beginners),同時也是堪蘇爾.蔣巴.德卻(Khensur Jampa Tegchok)的著作《洞見空性》(Insight into Emptiness)的編輯。
若欲取得更多關於比丘尼圖丹.卻准的資訊,請參見:sravastiabbey.org 與 thubtenchodronbooks.org。
【譯者簡介】
林姿瑩
普賢法譯小組成員。邱陽創巴仁波切遺教法寶:《如是,我能見真實》、《簡單,我有平常心》與《圓滿,我來到起點》審定;譯有確吉尼瑪仁波切《中陰指引──修習四中陰法教的訣竅》與《當下了然智慧:無分別智禪修指南》等書。
【審譯者簡介】
楊書婷
普賢法譯小組發起人(官網 http://www.decode.org.tw/),譯作包括《椎擊三要:噶千仁波切大圓滿頓悟法》、《照亮解脫道之炬:前行法之次第導引》與《直顯心之奧秘:大圓滿無二性的殊勝口訣》等。

內容目錄


【緣起】一座智慧與慈悲的橋梁
【序言】實踐波羅蜜多,修菩薩行/比丘尼圖丹.卻准
【致謝詞】頂禮以大悲心教導佛法者/比丘尼圖丹.卻准
【導言】打開心,慈愛他人/達賴喇嘛
略語表

【第一部 在生活中實踐悲心--菩薩的波羅蜜多】
第一章 六波羅蜜多
福德資糧與智慧資糧
菩薩的主要修行--六波羅蜜多
六波羅蜜多的基礎、本質、必要性與作用
六波羅蜜多與其他修行的關係
持續修習,達至純熟
第二章 菩薩行(一):布施、持戒、忍辱波羅蜜多
布施波羅蜜多
持戒波羅蜜多
忍辱波羅蜜多
前三項波羅蜜多的差異
第三章 菩薩行(二):後七項波羅密多
精進波羅蜜多
靜慮波羅蜜多
般若波羅蜜多
三種智慧
空三摩地與如幻三摩地
止觀雙運
勝觀的重要性
方便波羅蜜多
願波羅蜜多
力波羅蜜多
智波羅蜜多
勝義菩提心
結語
第四章 法布施
藏傳佛教:攝受徒眾的四種攝事
巴利語傳統:與人友好的四種能攝力
漢傳佛教:菩薩的四攝善法
給西方佛法老師的建議
佛法的本質與其文化形式
弘揚佛法
在西方要教導什麼?
因材施教
翻譯與儀軌
饒益眾生的多種方法
保持謹慎
崇敬佛法
亞洲的佛法
佛法中心
第五章 巴利語傳統的十波羅蜜
波羅蜜

ISBN: 9786269710270

Brand Sli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