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馬克.伯格/葛蘭特.柏連納/丹尼爾.貝利
系列: Selfhelp系列
出版社: 心靈工坊
出版日期: 2020/04/20
ISBN: 9789863571773
頁數: 320
系列: Selfhelp系列
出版社: 心靈工坊
出版日期: 2020/04/20
ISBN: 9789863571773
頁數: 320
內容簡介
★破除關係中的導致不自在又說不出口,或沒能意識到的深層疑惑。
★透過本書的各種關係實例與自我檢測,讀者可了解自己是否誤解了安全感的意義,而有招牌歌舞的行為與特質。
★本書同時也提供獨創的DREAM五步驟,讓意識到深陷假性親密關係的雙方了解能如何改善這段關係。
★每章文末附上正向改變表,讀者能藉此反思自身面臨的關係。
★本書能有助於讓相愛的人更懂得珍惜彼此。又或是更了解自己,進而找到適合的另一半。
給困在假性親密中的你和我
握有面對傷痛的勇氣,真實的關係才有可能!
對你而言,愛情是……
•愛,是指必須照顧你的伴侶嗎?
•愛,是指必須讓伴侶來照顧你嗎?
•你覺得自己能拯救、改變那個吸引你的人嗎?
•你希望對方可以拯救、改變一無是處的你嗎?
以下的對話,是否讓你感到熟悉?
「為什麼你看不到我對你付出這麼多?為什麼你不感謝?」
「(嘆氣)……我看見了。」
「我為了你做這麼多,為什麼還要讓我一直擔心你?」
「對不起,我知道你為我做了很多,求你冷靜一點……」
如果你的答案是肯定的,那麼你很可能已經陷入「假性親密關係」。這是一種心理防衛機制,從童年時就產生了。當孩子對安全感的需求長期被照顧者忽視,孩子為了對抗焦慮,會自動扮演照顧者的角色,照顧大人,以獲得安全感。
本書把這種模式稱為「招牌歌舞」。
成年之後,當親密關係再現了童年的焦慮情境,我們又不由自主地跳起「招牌歌舞」,一個人演,一個人看:表面上是照顧對方的感受,但卻令親密關係受到嚴重控制和膚淺化,彷彿都是局外人,卻都又焦慮不已……
本書三位作者具有心理學家、精神科醫師與護理師的背景,他們從大量伴侶諮詢的個案中發現這個現象。透過作者們的剖析,我們有機會看穿自己的招牌歌舞角色,可能是表演者──常想照顧人,但卻不知如何拿捏分寸;也可能是觀眾──不採取任何行動,忍讓一切,姑且相處,讓表演者誤以為觀眾喜歡這場歌舞,但事實上卻是相反。
不過,困在假性親密關係的你我並非就此深陷絕境,因為絕境可能就是好轉的契機。
透過本書的方法,你可以自省:
•我的招牌歌舞是什麼樣子,又為我帶來什麼?
•在我的招牌歌舞中,我是表演者還是觀眾?
•我當初為何創造這套招牌歌舞,我從中獲得哪些好處?
•我童年時的招牌歌舞,是如何導致我成年時人際關係不如人意?
•放棄這套招牌歌舞,有什麼風險和好處?
作者們於每章節後安排正向改變清單,有助讀者重新思考並爬梳自身關係中的細微互動與經驗。獨創的「夢境技巧DREAM五步驟」,則能讓你了解:
•為何你和伴侶在一起時覺得辛苦?
•為何你常感覺自己像個旁觀的局外人?
•為何你每次和人交往總會發生這樣的情況?
本書也收錄諸多案例,讓讀者得以反思自身所處的關係,並從中獲得暖心安慰,或是沉痛共鳴,這是一種力量強大的療癒機制。從本書開始,為觸礁的關係點燃復原的希望、重新擁抱真實的相處吧!
讓本書成為你新的心靈之眼,洞察及領悟為何我們總在關係裡如此熟悉地扮演某種角色,又將別人視為某種角色對待,然後不知不覺走進膠著的互動中,感到心傷和挫敗。──蘇絢慧(心理諮商師)
暖心推薦〈按姓氏筆劃排列〉
SKimmy你的網路閨蜜│知名YouTuber
洪仲清│臨床心理師
海苔熊│心理學作家
鄧惠文│榮格分析師/精神科醫師
謝文宜│實踐大學家庭研究與兒童發展學系教授
蘇絢慧│諮商心理師/璞成心理學堂總監/心理叢書作家
★透過本書的各種關係實例與自我檢測,讀者可了解自己是否誤解了安全感的意義,而有招牌歌舞的行為與特質。
★本書同時也提供獨創的DREAM五步驟,讓意識到深陷假性親密關係的雙方了解能如何改善這段關係。
★每章文末附上正向改變表,讀者能藉此反思自身面臨的關係。
★本書能有助於讓相愛的人更懂得珍惜彼此。又或是更了解自己,進而找到適合的另一半。
給困在假性親密中的你和我
握有面對傷痛的勇氣,真實的關係才有可能!
對你而言,愛情是……
•愛,是指必須照顧你的伴侶嗎?
•愛,是指必須讓伴侶來照顧你嗎?
•你覺得自己能拯救、改變那個吸引你的人嗎?
•你希望對方可以拯救、改變一無是處的你嗎?
以下的對話,是否讓你感到熟悉?
「為什麼你看不到我對你付出這麼多?為什麼你不感謝?」
「(嘆氣)……我看見了。」
「我為了你做這麼多,為什麼還要讓我一直擔心你?」
「對不起,我知道你為我做了很多,求你冷靜一點……」
如果你的答案是肯定的,那麼你很可能已經陷入「假性親密關係」。這是一種心理防衛機制,從童年時就產生了。當孩子對安全感的需求長期被照顧者忽視,孩子為了對抗焦慮,會自動扮演照顧者的角色,照顧大人,以獲得安全感。
本書把這種模式稱為「招牌歌舞」。
成年之後,當親密關係再現了童年的焦慮情境,我們又不由自主地跳起「招牌歌舞」,一個人演,一個人看:表面上是照顧對方的感受,但卻令親密關係受到嚴重控制和膚淺化,彷彿都是局外人,卻都又焦慮不已……
本書三位作者具有心理學家、精神科醫師與護理師的背景,他們從大量伴侶諮詢的個案中發現這個現象。透過作者們的剖析,我們有機會看穿自己的招牌歌舞角色,可能是表演者──常想照顧人,但卻不知如何拿捏分寸;也可能是觀眾──不採取任何行動,忍讓一切,姑且相處,讓表演者誤以為觀眾喜歡這場歌舞,但事實上卻是相反。
不過,困在假性親密關係的你我並非就此深陷絕境,因為絕境可能就是好轉的契機。
透過本書的方法,你可以自省:
•我的招牌歌舞是什麼樣子,又為我帶來什麼?
•在我的招牌歌舞中,我是表演者還是觀眾?
•我當初為何創造這套招牌歌舞,我從中獲得哪些好處?
•我童年時的招牌歌舞,是如何導致我成年時人際關係不如人意?
•放棄這套招牌歌舞,有什麼風險和好處?
作者們於每章節後安排正向改變清單,有助讀者重新思考並爬梳自身關係中的細微互動與經驗。獨創的「夢境技巧DREAM五步驟」,則能讓你了解:
•為何你和伴侶在一起時覺得辛苦?
•為何你常感覺自己像個旁觀的局外人?
•為何你每次和人交往總會發生這樣的情況?
本書也收錄諸多案例,讓讀者得以反思自身所處的關係,並從中獲得暖心安慰,或是沉痛共鳴,這是一種力量強大的療癒機制。從本書開始,為觸礁的關係點燃復原的希望、重新擁抱真實的相處吧!
讓本書成為你新的心靈之眼,洞察及領悟為何我們總在關係裡如此熟悉地扮演某種角色,又將別人視為某種角色對待,然後不知不覺走進膠著的互動中,感到心傷和挫敗。──蘇絢慧(心理諮商師)
暖心推薦〈按姓氏筆劃排列〉
SKimmy你的網路閨蜜│知名YouTuber
洪仲清│臨床心理師
海苔熊│心理學作家
鄧惠文│榮格分析師/精神科醫師
謝文宜│實踐大學家庭研究與兒童發展學系教授
蘇絢慧│諮商心理師/璞成心理學堂總監/心理叢書作家
作者簡介
馬克.伯格(Mark B. Borg, Jr., PhD)是自一九九八年起便在紐約市執業的心理學家和精神分析師。定居紐約之前,他曾於一九九二年洛杉磯暴動後在南洛杉磯工作三年,為社區危難介入研制理論和實施策略。這項研究計畫獲得國會的讚揚,致使伯格博士協力創建了「社區諮詢小組」(Community Consulting Group),對社區的利益相關者和其他參與者,進行心理分析技巧應用的培訓,已達成社區的重建和新生。伯格博士關於社區危難介入的社區介入、組織諮詢、心理分析理論應用等方面的研究成果,持續在多份期刊上發表,且集結成書,並在美國、加拿大、蘇格蘭、愛爾蘭、挪威、義大利、希臘、土耳其、南非、智利、以色列等國的學術會議上,提交相關理論的論文。
葛蘭特.柏連納(Grant Hilary Brenner, MD)於紐約擔任精神科醫生、精神分析師及諮商顧問。從二〇〇二年開始私人執業起,便致力於治療在人際關係、工作和個人發展上遭遇困難的成人,整合各種方法為病患提供個人化的照護。柏連納醫生抱持務實而樂觀的態度:人們具有健康發展的能力,且擁有未開發的力量和韌性。他教導及監督住院醫生和治療師,且擔任《創造精神與心理韌性——整合照護與救災工作》(Creating Spiritual and Psychological Resilience—Integrating Care in Disaster Relief Work)一書的編輯工作,並參與「災難精神醫學外展服務組織」(Disaster Psychiatry Outreach)的非營利工作,擔任董事會副主席,以及精神病學發展組織「災難與世界委員會」(Disasters and the World Committee)的聯合主席。他同時也是以色列西奈山貝斯醫院(Mount Sinai Beth Israel)精神病科的助理臨床教授,以及威廉.艾連森.懷特精神研究所(Trauma Service at the William Alanson White Institute)創傷系所的主任。更多訊息請訪問 GrantHBrennerMD.com 網站。
丹尼爾.貝利(Daniel Berry, RN, MHA)自一九八七年起,便在紐約市擔任護理師。他的工作範圍包括住院病人、居家照護到社區醫療,曾進入某些特權家庭工作,也參與曼哈頓及南布朗克斯區最邊緣的公共醫療項目。現於一家公共醫療院所擔任「照護風險管理」(Nursing for Risk Management)部門的助理主任,服務遊民、無證件街頭暴力受害者、成癮者及創傷病患。二〇一五年,他受邀於阿富汗一聯合國認證非政府組織,擔任護理顧問的工作,負責推廣社區發展,並解決婦女及孩童的健康問題。
葛蘭特.柏連納(Grant Hilary Brenner, MD)於紐約擔任精神科醫生、精神分析師及諮商顧問。從二〇〇二年開始私人執業起,便致力於治療在人際關係、工作和個人發展上遭遇困難的成人,整合各種方法為病患提供個人化的照護。柏連納醫生抱持務實而樂觀的態度:人們具有健康發展的能力,且擁有未開發的力量和韌性。他教導及監督住院醫生和治療師,且擔任《創造精神與心理韌性——整合照護與救災工作》(Creating Spiritual and Psychological Resilience—Integrating Care in Disaster Relief Work)一書的編輯工作,並參與「災難精神醫學外展服務組織」(Disaster Psychiatry Outreach)的非營利工作,擔任董事會副主席,以及精神病學發展組織「災難與世界委員會」(Disasters and the World Committee)的聯合主席。他同時也是以色列西奈山貝斯醫院(Mount Sinai Beth Israel)精神病科的助理臨床教授,以及威廉.艾連森.懷特精神研究所(Trauma Service at the William Alanson White Institute)創傷系所的主任。更多訊息請訪問 GrantHBrennerMD.com 網站。
丹尼爾.貝利(Daniel Berry, RN, MHA)自一九八七年起,便在紐約市擔任護理師。他的工作範圍包括住院病人、居家照護到社區醫療,曾進入某些特權家庭工作,也參與曼哈頓及南布朗克斯區最邊緣的公共醫療項目。現於一家公共醫療院所擔任「照護風險管理」(Nursing for Risk Management)部門的助理主任,服務遊民、無證件街頭暴力受害者、成癮者及創傷病患。二〇一五年,他受邀於阿富汗一聯合國認證非政府組織,擔任護理顧問的工作,負責推廣社區發展,並解決婦女及孩童的健康問題。
ISBN: 97898635717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