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比爾戈斯坦Bill Goldstein
系列: 木馬文學158
出版社: 木馬文化-木馬文化
出版日期: 2022/09/29
ISBN: 9786263142749
頁數: 480
系列: 木馬文學158
出版社: 木馬文化-木馬文化
出版日期: 2022/09/29
ISBN: 9786263142749
頁數: 480
內容簡介
天才為何成群地來?
《尤利西斯》、《荒原》成書一世紀,
回望現代主義沸騰喧囂的一年
一九二二年是新舊文學的分水嶺,本書作者比爾.戈斯坦透過當時人物往來書簡、記事與著作的旁徵博引,重構四位傳奇作家──吳爾芙、T.S.艾略特、E.M.福斯特、D.H.勞倫斯──在這一年的軌跡。場景橫貫吳爾芙家的客廳、日內瓦湖、亞歷山大港,遠至美國陶斯部落,除了一窺二十世紀初歐美文壇的景況,也觀見寫作者如何轉化自身的困境與過往,從而淬煉出四部永垂不朽的經典:《達洛維夫人》、《荒原》、《印度之旅》、《袋鼠》,促成「現代」的發生。
「他們把自己的困頓、洞見、文思用全新的語言表達出來,文字與他們的生命史就此如血肉般融為一體:一九二二年彷彿百年前的星空,天才們像閃耀群星一樣匯聚;這一年因此堪稱現代主義元年。」
──陳榮彬 臺灣大學翻譯碩士學程助理教授
時代的跫音呼喚文人,荒原開綻明日的語言
隨著《尤利西斯》完稿,敲響舊時代文學的喪鐘。現代主義的浪潮打來,有四位作家唯恐不能乘上這波文學運動的浪頭,只能任其淹沒。第一次世界大戰的陰霾盤桓不去,冬季流感繼而爆發,在這一年的開始,所有人都對自己的未來感到惶然,各種恐懼籠罩,卻也撬開他們通往個人心緒與記憶的道路,一個前所未有的文學筆法在眼前敞開……
▍「總算在四十歲時找到方法,開始用自己的聲音來說些什麼。」──維吉尼亞.吳爾芙
看著文友趁新氣象蓬勃發展,吳爾芙卻再度患上流感,被醫生禁止寫作,任憑光陰虛度。靜養沉思之際,她開始將曾經筆下的角色一一召喚齋前……
▍「我想完成一首詩,大約八百到一千行……不知道寫不寫得好。」──T.S.艾略特
為成就文學事業,艾略特破釜沈舟留在英國,荒廢才華於書信。在一次精神崩潰後,積攢七年的殘句,逐步拼湊出一首詩的樣貌,格外精巧而前所未有──
▍「我愛與我死去的共處──我的與別人的大不相同,我的有著永恆的青春。」──E.M.福斯特
福斯特年少成名,之後再沒有產出作品,被世人誤認已死。愛人去世以後,他拾起擱置多年的手稿,為了令他的愛不朽,也為了忘卻這份愛。
▍「就算與世界為敵、甚至與英國為敵,也要英國到了骨子裡。」──D.H.勞倫斯
崇尚「赤裸裸的自由精神」的勞倫斯橫渡大海,冀求於浪跡天涯中發現樂園,迎接他的總是殘破不堪。為了掙脫困境,勞倫斯偶然搭上開往澳洲的船班……
◆專文導讀
陳榮彬 臺灣大學翻譯碩士學程助理教授
◆聯合推薦
朱偉誠 臺灣大學外文系副教授
朱嘉漢 小說家
崔舜華 作家
張惠菁 作家
童偉格 作家
黃崇凱 小說家
鴻 鴻 詩人
顏擇雅 作家、出版人
◆各界推薦
「新奇、莊重、全面而盛大、情景躍然紙上。」──《紐約時報書評》(The New York Times Book Review)
「比爾.戈斯坦絕妙地解釋了為什麼一九二二年是英美文學的分水嶺。這是對於理解英美文學,尤其是維吉尼亞.吳爾芙、T.S.艾略特、E.M.福斯
《尤利西斯》、《荒原》成書一世紀,
回望現代主義沸騰喧囂的一年
一九二二年是新舊文學的分水嶺,本書作者比爾.戈斯坦透過當時人物往來書簡、記事與著作的旁徵博引,重構四位傳奇作家──吳爾芙、T.S.艾略特、E.M.福斯特、D.H.勞倫斯──在這一年的軌跡。場景橫貫吳爾芙家的客廳、日內瓦湖、亞歷山大港,遠至美國陶斯部落,除了一窺二十世紀初歐美文壇的景況,也觀見寫作者如何轉化自身的困境與過往,從而淬煉出四部永垂不朽的經典:《達洛維夫人》、《荒原》、《印度之旅》、《袋鼠》,促成「現代」的發生。
「他們把自己的困頓、洞見、文思用全新的語言表達出來,文字與他們的生命史就此如血肉般融為一體:一九二二年彷彿百年前的星空,天才們像閃耀群星一樣匯聚;這一年因此堪稱現代主義元年。」
──陳榮彬 臺灣大學翻譯碩士學程助理教授
時代的跫音呼喚文人,荒原開綻明日的語言
隨著《尤利西斯》完稿,敲響舊時代文學的喪鐘。現代主義的浪潮打來,有四位作家唯恐不能乘上這波文學運動的浪頭,只能任其淹沒。第一次世界大戰的陰霾盤桓不去,冬季流感繼而爆發,在這一年的開始,所有人都對自己的未來感到惶然,各種恐懼籠罩,卻也撬開他們通往個人心緒與記憶的道路,一個前所未有的文學筆法在眼前敞開……
▍「總算在四十歲時找到方法,開始用自己的聲音來說些什麼。」──維吉尼亞.吳爾芙
看著文友趁新氣象蓬勃發展,吳爾芙卻再度患上流感,被醫生禁止寫作,任憑光陰虛度。靜養沉思之際,她開始將曾經筆下的角色一一召喚齋前……
▍「我想完成一首詩,大約八百到一千行……不知道寫不寫得好。」──T.S.艾略特
為成就文學事業,艾略特破釜沈舟留在英國,荒廢才華於書信。在一次精神崩潰後,積攢七年的殘句,逐步拼湊出一首詩的樣貌,格外精巧而前所未有──
▍「我愛與我死去的共處──我的與別人的大不相同,我的有著永恆的青春。」──E.M.福斯特
福斯特年少成名,之後再沒有產出作品,被世人誤認已死。愛人去世以後,他拾起擱置多年的手稿,為了令他的愛不朽,也為了忘卻這份愛。
▍「就算與世界為敵、甚至與英國為敵,也要英國到了骨子裡。」──D.H.勞倫斯
崇尚「赤裸裸的自由精神」的勞倫斯橫渡大海,冀求於浪跡天涯中發現樂園,迎接他的總是殘破不堪。為了掙脫困境,勞倫斯偶然搭上開往澳洲的船班……
◆專文導讀
陳榮彬 臺灣大學翻譯碩士學程助理教授
◆聯合推薦
朱偉誠 臺灣大學外文系副教授
朱嘉漢 小說家
崔舜華 作家
張惠菁 作家
童偉格 作家
黃崇凱 小說家
鴻 鴻 詩人
顏擇雅 作家、出版人
◆各界推薦
「新奇、莊重、全面而盛大、情景躍然紙上。」──《紐約時報書評》(The New York Times Book Review)
「比爾.戈斯坦絕妙地解釋了為什麼一九二二年是英美文學的分水嶺。這是對於理解英美文學,尤其是維吉尼亞.吳爾芙、T.S.艾略特、E.M.福斯
作者簡介
作者簡介
比爾•戈斯坦(Bill Goldstein)
畢業於芝加哥大學,為《紐約時報》網站圖書專欄的創始編輯,二O一O年於紐約市立大學研究院取得英文博士,目前為美國國家廣播公司《週末今日紐約》(Weekend Today in New York)撰寫書評、訪問作家,並替紐約市立大學亨特學院羅斯福公共政策研究院策劃公共活動,寫作《世界一分為二》期間,榮獲麥道爾藝術村(MacDowell Colony)、穎多社團法人(Corporation of Yaddo)、優克羅斯基金會(Ucross Foundation)等獎助。
譯者簡介
張綺容
中華民國筆會會員,臺灣大學外文系學士,臺灣師範大學翻譯研究所博士,現任東吳大學英文學系助理教授,譯作包括《九品脫:打開血液的九個神祕盒子,探索生命的未解之謎與無限可能》、《死亡賦格:西洋經典悼亡詩選》、《教你讀懂文學的27堂課》、《傲慢與偏見》、《大亨小傳》等二十餘本,熱愛翻譯。
比爾•戈斯坦(Bill Goldstein)
畢業於芝加哥大學,為《紐約時報》網站圖書專欄的創始編輯,二O一O年於紐約市立大學研究院取得英文博士,目前為美國國家廣播公司《週末今日紐約》(Weekend Today in New York)撰寫書評、訪問作家,並替紐約市立大學亨特學院羅斯福公共政策研究院策劃公共活動,寫作《世界一分為二》期間,榮獲麥道爾藝術村(MacDowell Colony)、穎多社團法人(Corporation of Yaddo)、優克羅斯基金會(Ucross Foundation)等獎助。
譯者簡介
張綺容
中華民國筆會會員,臺灣大學外文系學士,臺灣師範大學翻譯研究所博士,現任東吳大學英文學系助理教授,譯作包括《九品脫:打開血液的九個神祕盒子,探索生命的未解之謎與無限可能》、《死亡賦格:西洋經典悼亡詩選》、《教你讀懂文學的27堂課》、《傲慢與偏見》、《大亨小傳》等二十餘本,熱愛翻譯。
內容目錄
書籍目錄
導讀 行到山窮水盡處,坐看風起雲湧時
前言 薇拉.凱瑟《未滿四十請勿看》
第一章 吳爾芙年屆四十
第二章 艾略特在一月
第三章 愛德華.摩根.福斯特
第四章 獨處的僻境
第五章 荒廢才華於書信
第六章 小說既沒寫,也無力寫
第七章 如常的全心全意
第八章 就算全世界與我為敵,也要英國到了骨子裡
第九章 「切莫忘記你永遠的朋友」
第十章 「上週日艾略特來吃飯、讀詩」
第十一章 《戀愛中的女人》出庭
第十二章 《荒原》在紐約
第十三章 我愛與我死去的共處
第十四章 九月週末與吳氏夫妻共度
第十五章 勞倫斯和芙莉妲抵達陶斯
第十六章 「達洛維夫人開枝散葉,長成了一本書」
第十七章 「偉大的詩作該有的都有了」
後記
誌謝
參考書目
註釋
導讀 行到山窮水盡處,坐看風起雲湧時
前言 薇拉.凱瑟《未滿四十請勿看》
第一章 吳爾芙年屆四十
第二章 艾略特在一月
第三章 愛德華.摩根.福斯特
第四章 獨處的僻境
第五章 荒廢才華於書信
第六章 小說既沒寫,也無力寫
第七章 如常的全心全意
第八章 就算全世界與我為敵,也要英國到了骨子裡
第九章 「切莫忘記你永遠的朋友」
第十章 「上週日艾略特來吃飯、讀詩」
第十一章 《戀愛中的女人》出庭
第十二章 《荒原》在紐約
第十三章 我愛與我死去的共處
第十四章 九月週末與吳氏夫妻共度
第十五章 勞倫斯和芙莉妲抵達陶斯
第十六章 「達洛維夫人開枝散葉,長成了一本書」
第十七章 「偉大的詩作該有的都有了」
後記
誌謝
參考書目
註釋
ISBN: 97862631427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