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版人體全解剖圖鑑:專業醫學背景下的基礎剖析、完整說明! | 拾書所

最新版人體全解剖圖鑑:專業醫學背景下的基礎剖析、完整說明!

$ 754 元 原價 774
作者: 作者:水嶋章陽/監修:有賀誠司、伊藤洋右
出版社: 三悅文化
出版日期: 2023/05/19
ISBN: 9786269705801
頁數: 352


內容簡介



進化版!日本專家著書+兩大醫學權威監修
  專業醫學背景下的基礎剖析、完整說明!

「保持健康與能夠活到老動到老的身體」這一點成為了人們的願望與目標,為此人們開始提高對於預防醫學重要性的認識。
作者希望此書不僅能幫助醫事人員,也能協助一般讀者透過學習人體的基本構造與機制來了解自己的身體,並對預防疾病與維持健康產生作用。
從用來組成人體的細胞與基因、控制人體的腦與神經、支撐與活動身體的骨骼與肌肉、流到全身各處的血液與淋巴液、會影響身體健康及成長的消化器官與呼吸器官、讓人產生視覺/聽覺/感覺的感覺器官、維持恆定性與繁衍後代的泌尿器官與生殖器官⋯⋯。
一起來深入了解人體的功能與機制,才能更有效的照顧好身體健康~!
最完整而基本的《最新版 人體全解剖圖鑑》,絕對是你的最佳參考書!
本書特色
◼︎精細的全彩擬真電腦繪圖全方位解說
◼︎從頭到腳、從裡到外完整解剖人體基本構造
◼︎一般人可以輕鬆認識自己的身體,從醫人員能夠加強基礎知識。
◼︎章節貼心設計,可依照書頁邊緣之顏色標示,輕鬆找到對應章節。
◼︎依解說需求,穿插收錄小專欄。重點式說明該部位(器官或部位)常見或較易發生的疾病與其治療方法等資訊。
◼︎書末索引能快速找到各部位解析


作者簡介


【作者】
水嶋章陽
學校法人國際學園(九州醫療體育專門學校、九州CTB專門學校)理事長
學校法人國際學園的目標為,不僅設置醫療與運動類的科系,也設置了美容、理髮科系,一邊推行用來協助從兒童到高齡者健康的「0到100歲計畫」,一邊進行自我審視,時常引進新的教育課程,以培養出具備「真正的健康」的人才,為社會做出貢獻,創造幸福。
公益財團法人日本健康運動聯盟理事長。兼任公益社團法人全國棒球振興會理事(日本職棒OB俱樂部)、公益社團法人日本健美、健身聯盟理事等。
著作包含了《健康運動治療專家知識檢定官方教材》(BAB JAPAN)、《透過STREX來治療腰痛、肩膀痠痛》(日本文藝社)、《人體全解剖圖鑑》(三悅文化)等。

【監修者】
有賀誠司
東海大學健康學院健康管理系教授。
一邊從事關於「肌力訓練的方法與指導」的研究與教育活動,一邊對東海大學校內運動社團的選手進行體力訓練的指導,並培養學生擔任工作人員。到目前為止,已經對柔道、排球、跳台滑雪等項目的日本代表隊與選手進行過訓練指導,同時,在提昇與促進中高齡民眾的健康與體力方面,也會親自提供訓練建議。著作包含了《有助於運動的軀幹訓練練習菜單240》(池田書店)、《從基礎學習肌力訓練》(Baseball Magazine出版社)等。

伊藤洋右
九州醫療骨外科、內科 復健診所院長、醫學博士
畢業於久留米大學醫學院,曾任職於久留米大學醫學院第一外科,曾擔任伊藤胃腸科醫院院長。
以「從搖籃到墳墓」為座右銘,無論患者年齡如何,都會進行細心診療,提倡運動的重要性。

內容目錄


序言 2
第1章 解剖學總論
人體的劃分與名稱 10
 何謂人體解剖學姿勢 10
 人體各部位的名稱 12
 腹部、骨盆的體表劃分 13
 躺下時的姿勢 13
人體的組成 14
 從形態上來劃分人體組成的「階層性」 14
細胞的構造與功能 16
 細胞的構造與功能 17
 何謂蛋白質合成的「中心法則」? 19
基因的構造 20
 DNA的基本構造 20
 染色體的構造 21
 用來決定男女性別的染色體 22
細胞分裂的原理I 23
 真核生物的體細胞分裂 23
 細胞週期與過程 24
細胞分裂的原理II 26
 減數分裂 26
細胞分裂與端粒 27
組織的構造I 28
 上皮組織 28
 肌肉組織 30
組織的構造II 31
 結締組織(支撐組織) 31
 神經組織 32

第2章 腦、神經
神經系統的構造與網路 34
 組成神經組織的神經元(神經細胞)與神經膠質細胞 35
 神經元(神經細胞)的構造與功能 36
 用來傳送電子訊號的突觸 37
腦神經的構造與功能 38
 會出入腦部的12對末梢神經 38
脊髓神經的構造與功能 39
 脊髓神經的構造 39
 脊髓的構造 40
 脊髓神經的神經叢 42
運動神經與感覺神經的構造 45
 感覺神經的傳導路徑(上行傳導路徑) 45
 運動神經的傳導路徑(下行傳導路徑) 46
自律神經的構造與功能 48
 交感神經的功能 48
 自律神經對全身的作用 49
 副交感神經的功能 49
腦的構造與功能 50
 腦部的整體構造 50
 位於腦部中心的腦幹 51
大腦的構造與功能 52
 大腦的構造 52
 大腦被分成左右兩邊的大腦半球 53
依照功能來劃分大腦皮質的區域 54
 大腦的腦溝與4個主要腦葉 54
大腦邊緣系統的構造與功能 56
 大腦邊緣系統的構造 56
 大腦邊緣系統的功能 56
 大腦邊緣系統的主要部位 57
海馬與扁桃體的構造與功能 58
 海馬的構造 58
 海馬的功能 59
 扁桃體的構造與功能 60
大腦基底核的構造與功能 61
 大腦基底核的主要部位 61
 大腦基底核的功能 62
間腦的構造與功能 63
 間腦的功能 63
小腦的構造與功能 65
 小腦的功能 65
 小腦的構造 66
 腦幹[中腦、腦橋、延腦]的構造與功能 68
 腦幹的功能 68
 中腦、腦橋、延腦的構造 69

第3章 運動器官I 骨骼
全身的骨骼 72
骨頭的功能與分類 74
 骨頭的主要功能 74
 依照骨頭形狀來分類 75
骨頭的構造 76
 骨頭的基本構造 76
骨頭從產生到成長 78
 軟骨內骨化(軟骨性骨的產生) 78
 膜內骨化 79
 骨頭的長度與粗細 80
 骨頭的各部位名稱 81
 骨頭的連結 82
 可動性連結 82
 不可動性連結 83
 骨性聯合 84
 關節的構造與分類 85
 依照數量來分類 85
 依照運動軸來分類 85
 依照形狀來分類 86
頭部的骨頭 87
顱骨(頭蓋骨) 88
 顱骨的構造 88
 鼻竇 89
 鼻甲(上、中、下鼻甲) 90
骨縫與囟門 91
 新生兒的骨縫與囟門 92
眼眶 93
腦顱 94
 蝶骨 94
 篩骨 95
面顱 96
 外鼻 96
用來組成口腔的骨頭 98
 上頜骨 98
 下頜骨 99
其他的骨頭 100
 腭骨 100
 舌骨 101
上肢的骨骼與關節 102
上肢帶骨 104
 鎖骨 104
 肩胛骨 105
自由上肢骨 106
 肱骨 106
 橈骨 107
 尺骨 107
 腕骨 108
 掌骨、指骨 109
肩胛區的關節構造 110
肩胛區的韌帶 112
 肩鎖關節的韌帶 112
 胸鎖關節的韌帶 113
肘、前臂的關節 114
肘關節的韌帶 115
 前臂骨間膜 115
手腕關節、手指關節 116
手部韌帶 117
軀幹的骨骼與關節 118
脊柱的骨頭 120
 脊柱 120
 頸椎 121
寰椎、樞椎 122
 寰椎(第1頸椎)、Atlas/樞椎 122
脊椎的正確曲線(alignment) 123
 胸椎 124
 腰椎 125
 薦骨(薦椎)、尾骨(尾椎) 126
胸廓的骨頭 127
 胸骨 127
 肋骨 128
胸廓的關節 129
 肋椎關節 129
 胸肋關節 129
下肢的骨骼與關節 130
下肢帶骨 132
 骨盆 132
 大骨盆與小骨盆 133
 骨盆的徑線 134
 骨盆的男女差異 135
 髖骨 136
自由下肢骨 138
 股骨(大腿骨) 138
 脛骨 139
 腓骨 140
 髕骨(膝蓋骨) 141
 足骨 142
 跗骨 143
下肢的關節與韌帶 145
 髖關節 145
 骶髂關節 146
 髖關節的韌帶 146
 膝關節 147
 膝關節的韌帶 148
足部關節與韌帶 149
 腳部的韌帶 150

第4章 運動器官II 肌肉
全身的肌肉 152
肌肉的功能與分類 154
 肌肉的功能 154
 肌肉的種類 154
 骨骼肌的構造 156
 骨骼肌的起點與終點 156
 肌肉的輔助裝置 158
肌肉收縮與鬆弛的原理 159
 收縮與鬆弛 159
 肌肉收縮的原理 160
 肌肉的交互作用 161
 肌肉收縮的種類 161
 可動範圍 162
頭部、頸部的肌肉 166
胸鎖乳突肌、前斜角肌 167
中斜角肌、後斜角肌 168
嚼肌、顳肌 169
外側翼狀肌、內側翼狀肌 170
眼部肌肉 171
上肢帶、肩關節的肌肉 172
前鋸肌、胸小肌 173
鎖骨下肌、提肩胛肌 174
小菱形肌、大菱形肌 175
斜方肌、胸大肌 176
背闊肌、三角肌 177
棘上肌、棘下肌 178
小圓肌、大圓肌 179
肩胛下肌、喙肱肌 180
上臂、前臂、手部的肌肉 181
肱二頭肌、肱三頭肌 182
肱肌、肘肌 183
肱橈肌、旋前圓肌 184
旋後肌、旋前方肌 185
橈側屈腕肌、尺側屈腕肌 186
掌長肌、屈指淺肌 187
橈側伸腕長肌、橈側伸腕短肌 188
尺側伸腕肌、伸小指肌 189
伸拇長肌、外展拇長肌 190
拇對指肌、小指對指肌 191
伸拇短肌、屈拇短肌 192
軀幹的肌肉 193
頭夾肌、頸夾肌 194
頸棘肌、胸棘肌 195
頸最長肌、胸最長肌 196
胸髂肋肌、腰髂肋肌 197
頭半棘肌、頸半棘肌 198
胸半棘肌、多裂肌 199
迴旋肌、肋間外肌 200
肋間內肌、腰方肌 201
後上鋸肌、後下鋸肌 202
腹外斜肌、腹內斜肌 203
腹橫肌、橫膈膜 204
下肢帶、大腿的肌肉 205
髂肌、腰大肌 206
腰小肌、臀大肌 207
臀中肌、臀小肌 208
闊筋膜張肌、梨狀肌 209
股方肌、內收大肌 210
內收長肌、內收短肌 211
閉孔外肌、閉孔內肌 212
孖上肌、孖下肌 213
股直肌、股中間肌 214
股外側肌、股內側肌 215
縫匠肌、股薄肌 216
股二頭肌、恥骨肌 217
半膜肌、半腱肌 218
腓腸肌、比目魚肌 219
蹠肌、膕肌 220
腓骨長肌、腓骨短肌、第三腓骨肌 221
脛前肌、脛後肌 222
伸趾長肌、屈趾長肌 223
伸足拇長肌、屈足拇長肌 224
伸足拇短肌、屈足拇短肌 225
外展小趾肌、外展足拇肌 226
伸趾短肌、屈趾短肌 227
蚓狀肌、蹠方肌 228

第5章 循環系統、淋巴系統
循環系統的構造與功能 230
 全身的血管與其功能 230
 循環系統的構造 230
 血液的2種循環路徑(體循環、肺循環) 231
血管的構造 233
 血管的構造與特徵 233
 微血管的構造與特徵 234
血液成分與血液的功能 235
 血液的各種功能 236
心臟的構造與功能 238
 心臟的構造 238&

Brand Sli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