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慈濟基金會文史處
系列: 文史慈濟
出版社: 布克文化
出版日期: 2023/05/17
ISBN: 9786267256541
頁數: 512
系列: 文史慈濟
出版社: 布克文化
出版日期: 2023/05/17
ISBN: 9786267256541
頁數: 512
內容簡介
慈濟,聞名國際的臺灣本土NGO,
五十年前,
指示花蓮偏鄉小小的佛教慈善團體。
一群來自其他縣市的人
相信年輕的證嚴上人,
募會員、扶弱勢、助災民、建醫院……
他們匯集各地善的力量,
是大愛擴散全臺的重要推手,
也是慈濟走向國際的奠基者。
【證嚴上人開示】
留史映心 莫忘克難慈濟路
對的事情,做就對了;做對的事,就是智慧。慈濟在今年(二○二二)已經進入第五十七年,回顧過去,真的是人能夠成就一切,有許多慈濟事都是認定應該做,就對大家說;人人聽了,就是把握當下,用心投入。因為每一位慈濟人的信任與付出,慈濟才能從臺灣東部的花蓮,延伸到全臺北、中、南,乃至全球一百多個國家地區都有我們的慈善援助足跡。而這些還要感恩早期的資深委員,有他們的鋪路與傳承,才有後來不斷累積的感人故事。
慈濟最早的名稱是「佛教克難慈濟功德會」,創辦之初,我和常住還借住在普明寺裡,租地務農、做手工自力更生,生活相當艱困,經常無米下鍋。但我始終堅定要濟貧救苦的信念,有錢沒錢?不管,就是認定這件事是對的、需要做,我就會很堅持,做就對了。所以到了每月照顧戶發放日那天,總是希望讓他們中午吃飽才回去,於是向普明寺借米、借油來煮鹹粥。
在克難中,我們承接的第一個照顧戶,是八十幾歲、孤老無依的林曾老太太。接獲提報之後,我親自和委員到她家訪視,住屋非常破爛、簡陋又昏暗,還沒有進門,就聞到一股很不好的味道;進到屋裡,空間很狹窄,老人家躺在床上,整個床舖都是排洩物,看了很令人鼻酸。我們幾個人把她扶起來,讓她坐在門外的椅子上,屋裡幫她清一清。
慈濟人到照顧戶家裡幫忙打掃,這樣的畫面,在現今的大愛臺常常可以看到,但其實早在五十幾年前,我們就是這樣在關懷。不過,那個年代要做慈善工作,真的是很辛苦,只是時代在變,空間也在變,現在的人很難去體會。所以我一直跟大家提「盤點生命」,就是要把握現在,也要了解過去,看看過去的用心,一路過來都是很有價值的畫面,精神、方向都一致,沒有偏差。
而每逢過年前夕,我們都會為每一家照顧戶辦年貨,吃的、用的都有。雖然那個時代,慈濟很坎坷,自己都很窮,但總是要去為他們全家量尺寸,大小都給他們穿新衣。尤其是孩子,那個時代,學生只要上學就要穿卡其學生服,慈濟給孩子們卡其服還要給「太子龍」,就是比一般的卡其還要更好。慈濟要給的,都是給自己很歡喜,不是隨便選的。
又想起過去搭遊覽車巡迴全省複查個案和下鄉義診,臺灣頭到臺灣尾,我是都走得很透。我帶委員、醫生搭遊覽車,不是去遊覽,是一村一村去義診。那個時代,花蓮與臺東的交通有部份是鐵公路共用橋,遊覽車是開在鐵軌兩側邊緣,要是有一點閃失,輪子就會卡進鐵軌;橋上還有設幾處行人或腳踏車的避車空間。若是以現代來看,花蓮、臺東,感覺是很近,但在過去是很不容易啊!
那個時代能夠這麼做,就是靠那群資深委員,每一次不是靜智(陳貞如)開車,就是靜慈(吳玉鳳)僱計程車幫我繞全臺;還有張有傳、張澄溫、黃博施等幾位醫師,每週兩天來(慈濟貧民施醫)義診所之外,還輪流幫我去鄉下義診。想到那個時候自己是那麼渺小,卻能夠有這麼多社會善心人士,願意這樣相信我,陪伴我一步一步走,所以我說命中有福田,生命中遇到都是很多的福田,都是菩薩。
回憶過去的歷史,一路走來,實在是步步艱難,就像是在走田埂路,一個人走在前面,一個兩個跟在後面;跟的人慢慢增加,路也被走得變寬一些,可以三四個人橫排前進;彼此再互動分享,邀集整群的菩薩連結在一起,才走出了後來的大道。這條大道,是許多志同道合的人,人人用心,分分寸寸用愛鋪設而成。共同創造這麼多人間善事,歷歷都在我的記憶中,都是很有價值的文史資料,我也感覺到這一輩子不後悔,很有福。
而這些豐富的文史資料,源自最初的一念心,要讓這些成章、成文,一定要有人有心,下功夫去整理。文字就是永恆的歷史,對於寫歷史的人,就是珍惜自己生命的見證。一篇文章、一篇報導,上面的作者是誰,這也是為自己留歷史;這個時代、這個事情,是這個人寫的,這個人的如是我聞,或者是如是我見,都是很有價值,都是我們生命的珍藏。
期待大家也要發揮生命的價值,把握因緣,我們現在的責任,就是要把慈濟為人間所做的蒐集好,尤其是要真。資深委員還在的,我們也要趕快去拜訪,將寶貴的歷史記錄詳細,而且整理到字字珠璣,出版了,讓這些真實的故事流傳於世,就是為時代作見證,為慈濟留歷史,為人間立典範。
【封面故事】
平等、尊重的愛
慈濟從一九六九年起,每年農曆十二月舉行冬令救濟發放日,邀請照顧戶到會所來圍爐,同時領取生活物資和補助金。
證嚴上人曾言,救濟不只是給予物資,更重要是精神上的安慰,要像對待自己家人般對待照顧戶,給的東西必須也是自己喜歡、願意用,才是做到平等心;而過年前訪視的最大目的,就是為照顧戶拍全家福照片,為他們一家大小準備適合的衣服和日用品,這就是尊重。
因此,早期委員每到冬令發放的前一個月,必定挨家挨戶訪視照顧戶,而且隨身帶著布尺為大家量身,作為準備衣服的依據。本書封面的檔案照片,即是翻拍自委員訪視時留下的「佛教慈濟功德會個案資料表」,上面的數字,各是肩寬、袖長、背長、上圍、腰圍、下圍與褲長等尺寸;詳實記錄的背後,是那分源自平等、尊重的愛。
照片中的三個弱勢家庭都來自花蓮縣鳳林鎮風信里,政府在一九七三年七月停止了對他們的補助,於是里長在一九七四年一月提報給慈濟,慈濟於二月開始全家、全人的濟助,直到他們的生活能夠自立,或是往生為止──
黃木榮是退役軍人,妻子喑啞,平日他在外打零工,妻子在家照顧兩個子女。女兒兩歲多時,妻子突然精神失常,且三子出生後,發病情況更加劇烈,無法照顧嬰孩。黃木榮為了照顧妻小,無法離家工作,生活陷入困境。慈濟志工訪視調查後,開會決議每月補助白米;一九八○年二月,慈濟依案家需求停濟白米,改為生活補助金;一九九六年五月,案家兒女皆能自力工作,且政府補助金足夠夫妻生活,於是停止補助。
停扶後,慈濟志工仍是持續關懷黃家,於二○○九年一月,為他們打掃住家;二○一五年十二月,在鳳林聯絡處為黃木榮舉辦百歲生日祝壽活動……直到二○一七年十一月底黃木榮往生,妻子也在幾個月後離世,才結束長達四十三年的陪伴。
張壽南是黃木榮的退役朋友兼鄰居,他患有關節炎及腎臟病,身體虛弱,無法出外工作,而妻子身有殘疾且智能不足,三位子女年紀最長僅五歲,正是需要人照顧的時候。慈濟志工訪視後,開始每月濟助白米;一九八八年六月依案家需求改為生活補助金。
二十多年過去,張壽南已往生,女兒們已出嫁,兒子在中壢工作,只剩張太太住在家裡。這段期間,慈濟志工林瑛琚、鍾秋菊、簡美月、吳月桂、鍾仙妙、黎碧霞等接續長年關懷,張太太每次看到志工們都很開心,甚至手足飛揚、又跑又跳地迎接。一九九六年五月,慈濟志工評估張太太領有政府補助,且兒女都能盡孝道奉養,才決定停止補助。
最後一位楊石松是單親家庭,他因病半身不遂,無法外出工作,但妻子卻無法接受窮困生活而離家出走,留下他與三名仍在學的子女。楊石松的胞弟將他們接來同住,奈何自己是一位體弱且單眼失明的人,要支持兄長四口的生活也非常吃力。
慈濟志工在訪視後,同樣每月濟助白米,一九七六年十月起改為生活補助金。一九七七年楊石松的長子高中畢業,到臺北餅店當學徒,每月都會寄錢補貼家用,之後弟妹陸續完成學業並投入職場。一九八三年楊石松往生,慈濟志工見三個孩子皆能獨立自主,決定結案。
五十年前,
指示花蓮偏鄉小小的佛教慈善團體。
一群來自其他縣市的人
相信年輕的證嚴上人,
募會員、扶弱勢、助災民、建醫院……
他們匯集各地善的力量,
是大愛擴散全臺的重要推手,
也是慈濟走向國際的奠基者。
【證嚴上人開示】
留史映心 莫忘克難慈濟路
對的事情,做就對了;做對的事,就是智慧。慈濟在今年(二○二二)已經進入第五十七年,回顧過去,真的是人能夠成就一切,有許多慈濟事都是認定應該做,就對大家說;人人聽了,就是把握當下,用心投入。因為每一位慈濟人的信任與付出,慈濟才能從臺灣東部的花蓮,延伸到全臺北、中、南,乃至全球一百多個國家地區都有我們的慈善援助足跡。而這些還要感恩早期的資深委員,有他們的鋪路與傳承,才有後來不斷累積的感人故事。
慈濟最早的名稱是「佛教克難慈濟功德會」,創辦之初,我和常住還借住在普明寺裡,租地務農、做手工自力更生,生活相當艱困,經常無米下鍋。但我始終堅定要濟貧救苦的信念,有錢沒錢?不管,就是認定這件事是對的、需要做,我就會很堅持,做就對了。所以到了每月照顧戶發放日那天,總是希望讓他們中午吃飽才回去,於是向普明寺借米、借油來煮鹹粥。
在克難中,我們承接的第一個照顧戶,是八十幾歲、孤老無依的林曾老太太。接獲提報之後,我親自和委員到她家訪視,住屋非常破爛、簡陋又昏暗,還沒有進門,就聞到一股很不好的味道;進到屋裡,空間很狹窄,老人家躺在床上,整個床舖都是排洩物,看了很令人鼻酸。我們幾個人把她扶起來,讓她坐在門外的椅子上,屋裡幫她清一清。
慈濟人到照顧戶家裡幫忙打掃,這樣的畫面,在現今的大愛臺常常可以看到,但其實早在五十幾年前,我們就是這樣在關懷。不過,那個年代要做慈善工作,真的是很辛苦,只是時代在變,空間也在變,現在的人很難去體會。所以我一直跟大家提「盤點生命」,就是要把握現在,也要了解過去,看看過去的用心,一路過來都是很有價值的畫面,精神、方向都一致,沒有偏差。
而每逢過年前夕,我們都會為每一家照顧戶辦年貨,吃的、用的都有。雖然那個時代,慈濟很坎坷,自己都很窮,但總是要去為他們全家量尺寸,大小都給他們穿新衣。尤其是孩子,那個時代,學生只要上學就要穿卡其學生服,慈濟給孩子們卡其服還要給「太子龍」,就是比一般的卡其還要更好。慈濟要給的,都是給自己很歡喜,不是隨便選的。
又想起過去搭遊覽車巡迴全省複查個案和下鄉義診,臺灣頭到臺灣尾,我是都走得很透。我帶委員、醫生搭遊覽車,不是去遊覽,是一村一村去義診。那個時代,花蓮與臺東的交通有部份是鐵公路共用橋,遊覽車是開在鐵軌兩側邊緣,要是有一點閃失,輪子就會卡進鐵軌;橋上還有設幾處行人或腳踏車的避車空間。若是以現代來看,花蓮、臺東,感覺是很近,但在過去是很不容易啊!
那個時代能夠這麼做,就是靠那群資深委員,每一次不是靜智(陳貞如)開車,就是靜慈(吳玉鳳)僱計程車幫我繞全臺;還有張有傳、張澄溫、黃博施等幾位醫師,每週兩天來(慈濟貧民施醫)義診所之外,還輪流幫我去鄉下義診。想到那個時候自己是那麼渺小,卻能夠有這麼多社會善心人士,願意這樣相信我,陪伴我一步一步走,所以我說命中有福田,生命中遇到都是很多的福田,都是菩薩。
回憶過去的歷史,一路走來,實在是步步艱難,就像是在走田埂路,一個人走在前面,一個兩個跟在後面;跟的人慢慢增加,路也被走得變寬一些,可以三四個人橫排前進;彼此再互動分享,邀集整群的菩薩連結在一起,才走出了後來的大道。這條大道,是許多志同道合的人,人人用心,分分寸寸用愛鋪設而成。共同創造這麼多人間善事,歷歷都在我的記憶中,都是很有價值的文史資料,我也感覺到這一輩子不後悔,很有福。
而這些豐富的文史資料,源自最初的一念心,要讓這些成章、成文,一定要有人有心,下功夫去整理。文字就是永恆的歷史,對於寫歷史的人,就是珍惜自己生命的見證。一篇文章、一篇報導,上面的作者是誰,這也是為自己留歷史;這個時代、這個事情,是這個人寫的,這個人的如是我聞,或者是如是我見,都是很有價值,都是我們生命的珍藏。
期待大家也要發揮生命的價值,把握因緣,我們現在的責任,就是要把慈濟為人間所做的蒐集好,尤其是要真。資深委員還在的,我們也要趕快去拜訪,將寶貴的歷史記錄詳細,而且整理到字字珠璣,出版了,讓這些真實的故事流傳於世,就是為時代作見證,為慈濟留歷史,為人間立典範。
【封面故事】
平等、尊重的愛
慈濟從一九六九年起,每年農曆十二月舉行冬令救濟發放日,邀請照顧戶到會所來圍爐,同時領取生活物資和補助金。
證嚴上人曾言,救濟不只是給予物資,更重要是精神上的安慰,要像對待自己家人般對待照顧戶,給的東西必須也是自己喜歡、願意用,才是做到平等心;而過年前訪視的最大目的,就是為照顧戶拍全家福照片,為他們一家大小準備適合的衣服和日用品,這就是尊重。
因此,早期委員每到冬令發放的前一個月,必定挨家挨戶訪視照顧戶,而且隨身帶著布尺為大家量身,作為準備衣服的依據。本書封面的檔案照片,即是翻拍自委員訪視時留下的「佛教慈濟功德會個案資料表」,上面的數字,各是肩寬、袖長、背長、上圍、腰圍、下圍與褲長等尺寸;詳實記錄的背後,是那分源自平等、尊重的愛。
照片中的三個弱勢家庭都來自花蓮縣鳳林鎮風信里,政府在一九七三年七月停止了對他們的補助,於是里長在一九七四年一月提報給慈濟,慈濟於二月開始全家、全人的濟助,直到他們的生活能夠自立,或是往生為止──
黃木榮是退役軍人,妻子喑啞,平日他在外打零工,妻子在家照顧兩個子女。女兒兩歲多時,妻子突然精神失常,且三子出生後,發病情況更加劇烈,無法照顧嬰孩。黃木榮為了照顧妻小,無法離家工作,生活陷入困境。慈濟志工訪視調查後,開會決議每月補助白米;一九八○年二月,慈濟依案家需求停濟白米,改為生活補助金;一九九六年五月,案家兒女皆能自力工作,且政府補助金足夠夫妻生活,於是停止補助。
停扶後,慈濟志工仍是持續關懷黃家,於二○○九年一月,為他們打掃住家;二○一五年十二月,在鳳林聯絡處為黃木榮舉辦百歲生日祝壽活動……直到二○一七年十一月底黃木榮往生,妻子也在幾個月後離世,才結束長達四十三年的陪伴。
張壽南是黃木榮的退役朋友兼鄰居,他患有關節炎及腎臟病,身體虛弱,無法出外工作,而妻子身有殘疾且智能不足,三位子女年紀最長僅五歲,正是需要人照顧的時候。慈濟志工訪視後,開始每月濟助白米;一九八八年六月依案家需求改為生活補助金。
二十多年過去,張壽南已往生,女兒們已出嫁,兒子在中壢工作,只剩張太太住在家裡。這段期間,慈濟志工林瑛琚、鍾秋菊、簡美月、吳月桂、鍾仙妙、黎碧霞等接續長年關懷,張太太每次看到志工們都很開心,甚至手足飛揚、又跑又跳地迎接。一九九六年五月,慈濟志工評估張太太領有政府補助,且兒女都能盡孝道奉養,才決定停止補助。
最後一位楊石松是單親家庭,他因病半身不遂,無法外出工作,但妻子卻無法接受窮困生活而離家出走,留下他與三名仍在學的子女。楊石松的胞弟將他們接來同住,奈何自己是一位體弱且單眼失明的人,要支持兄長四口的生活也非常吃力。
慈濟志工在訪視後,同樣每月濟助白米,一九七六年十月起改為生活補助金。一九七七年楊石松的長子高中畢業,到臺北餅店當學徒,每月都會寄錢補貼家用,之後弟妹陸續完成學業並投入職場。一九八三年楊石松往生,慈濟志工見三個孩子皆能獨立自主,決定結案。
作者簡介
姓名:慈濟基金會文史處
陳貞如等口述、沈昱儀等整理
本書十一位口述者都是投入慈濟志業四十五年以上,慈濟委員編號一百號以內的資深志工。當年認識堅毅修行、一心為佛教為眾生的證嚴上人時,有的是家庭主婦,有的是閱歷豐富的社會人士、更不乏初入社會的青年,他們都被那位「自己生活很辛苦,卻隨時惦記貧困人家」的農場師父所感動。從此,延續他們與上人生生世世的師徒法親緣,展開行善造福、學佛聞法的慈濟菩薩道。
口述歷史訪談中,承擔記錄的是另一群志工,他們是「慈濟人文真善美」,平常負責記錄慈濟的社區歷史,此次他們經過口述歷史課程,在進行訪談、聽打、聽校、整稿及考據等實際歷練中,逐步完成歷史素材的採集、彙編,豐富慈濟史料的同時,也為人間留下美善篇章。
相關著作:《共善人間:慈濟五十五周年慈善見證》
陳貞如等口述、沈昱儀等整理
本書十一位口述者都是投入慈濟志業四十五年以上,慈濟委員編號一百號以內的資深志工。當年認識堅毅修行、一心為佛教為眾生的證嚴上人時,有的是家庭主婦,有的是閱歷豐富的社會人士、更不乏初入社會的青年,他們都被那位「自己生活很辛苦,卻隨時惦記貧困人家」的農場師父所感動。從此,延續他們與上人生生世世的師徒法親緣,展開行善造福、學佛聞法的慈濟菩薩道。
口述歷史訪談中,承擔記錄的是另一群志工,他們是「慈濟人文真善美」,平常負責記錄慈濟的社區歷史,此次他們經過口述歷史課程,在進行訪談、聽打、聽校、整稿及考據等實際歷練中,逐步完成歷史素材的採集、彙編,豐富慈濟史料的同時,也為人間留下美善篇章。
相關著作:《共善人間:慈濟五十五周年慈善見證》
內容目錄
證嚴上人開示
留史映心 莫忘克難慈濟路
推薦序
在克難中,做就對了
封面故事
平等、尊重的愛
《慈濟》月刊的催生者
五號 陳貞如(靜智)
隨夫行善 以愛以德傳家
二十二號 高翁彩尉(靜道)
自信無悔的慈濟人生
五十八號 楊金雪(靜泓)
一心承諾 善行五十有餘
六十四號 涂茂興(思毅)
真心做 認真顧這個家
六十四號 涂徐懿馨(靜恂)
力行菩薩道 愛灑南臺灣
六十七號 陳榮慶(淨牧)
照耀屏東的捨得菩薩
六十七號 黃春蘭(靜耀)
行經薰法 解纏得自在
七十三號 王郁清(靜弘)
南投第一顆慈濟種子
八十六號 徐瑞宏(思戒)
終身奉行對師父的承諾
九十八號 林江秀琴(靜儷)
歹命變好命
九十九號 陳秀琴(慮鴻)
附錄
百號慈濟委員簡介
留史映心 莫忘克難慈濟路
推薦序
在克難中,做就對了
封面故事
平等、尊重的愛
《慈濟》月刊的催生者
五號 陳貞如(靜智)
隨夫行善 以愛以德傳家
二十二號 高翁彩尉(靜道)
自信無悔的慈濟人生
五十八號 楊金雪(靜泓)
一心承諾 善行五十有餘
六十四號 涂茂興(思毅)
真心做 認真顧這個家
六十四號 涂徐懿馨(靜恂)
力行菩薩道 愛灑南臺灣
六十七號 陳榮慶(淨牧)
照耀屏東的捨得菩薩
六十七號 黃春蘭(靜耀)
行經薰法 解纏得自在
七十三號 王郁清(靜弘)
南投第一顆慈濟種子
八十六號 徐瑞宏(思戒)
終身奉行對師父的承諾
九十八號 林江秀琴(靜儷)
歹命變好命
九十九號 陳秀琴(慮鴻)
附錄
百號慈濟委員簡介
ISBN: 97862672565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