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李啟彰
出版社: 樂知事業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 2023/06/21
ISBN: 9789869437998
頁數: 224
出版社: 樂知事業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 2023/06/21
ISBN: 9789869437998
頁數: 224
內容簡介
一本以中文探索日本茶陶審美觀的書籍。史學家矢部良明將「天正十四年(1586)之變」作為日本茶道美學的分水嶺,此前是對唐物豪奢的崇拜,此後則擁抱高麗茶碗的枯寂。隨後又從尊井戶茶碗為天下第一,轉變為日本國產茶碗一樂、二萩、三唐津的排序。
這個三重轉折到底是如何發生的?審美觀的重大轉變勢必來自於文化深層的醞釀,也必然在歷史上留下足跡,本書作者相信在探索該「審美」變革時能汲取驚人的養分。「直觀」是柳宗悅在《茶與美》留下的瑰寶,但未指引去向,作者則試圖以前作《器與美》勾勒由內(修為)而外的路徑,再以本書由外(歷史名碗)而內地引導讀者如何實踐「直觀」。
作者希望藉由「覺知審美」來剖析及挑戰幾個日本業界不願碰觸的議題,包括「一樂、二萩、三唐津」排行的私心,落款長次郎的作品卻非其手作的探究,以及樂燒十五代直入的盲點等。並在綜合諸多史料後,對千利休切腹的關鍵因素,中日陶瓷審美的歷史差異,井戶茶碗的身世之謎等議題,提出與主流相異或嶄新的看法。
日本的陶瓷審美放諸全球,有著舉足輕重的分量,並深深地影響著當代東、西方的陶藝創作。作者希望讀者們能藉由本書,進行一次性的濃縮研究,不僅對審美變革前後的日本陶瓷史有所了解,更能共同探索日本茶道與禪相融合的審美精髓。依此培養出不論是面對古文物或是現代作品,都能了然於胸的鑑賞能力。
何謂「覺知審美」?
1. 由自己的眼、耳、鼻、舌、身所感知的美。
2. 不藉由任何美學架構來覺知美。
3. 感動,是一把覺知審美的鑰匙。面對自己心儀的器物,培育出感動,在能感動之前,不輕易放棄,終將理解何為「覺知審美」。
4. 覺知審美,是一種能量的共振。感動,即是共振,是一種自己的心與器物創作者之心能量的共振。
5. 凝視一件器物,若內心能感知是寧靜、是煩躁、是喜悅、是哀傷,都是理解覺知審美的一大進步。
6. 以實踐願意接受變化的「無我」來鍛造五感,摒棄個人的好惡來感知美,才能真正理解何為「禪之美」。
7. 覺知審美的最高階:靈的感動。從心的感動竄升到靈的感動,肉身在物理上的共振會更高頻,位置會往腦頂端上竄。情緒上能更和諧,甚至能感受到愛與溫暖。
商品特色/最佳賣點
1. 從巔峰造極的唐物、來自朝鮮的高麗飯茶碗、和物中排名第一的樂燒,到當代名工的創作,千載間演繹著覺知審美的絕妙故事。
2. 村田珠光、武野紹鷗到千利休三巨匠的世紀審美觀。
3. 以井戶茶碗身世之謎,延伸出禪意之美的辯證。
4. 現代人如何培養賞析古董?帶你回到不同的歷史年代,針對八十多件作品,每一件器物的全解說。
5. 從心的感動提升到靈的感動,實踐「無我」來鍛造五感,透視日本茶道與禪相融合的審美精髓。
6. 由器物藝評家、資深茶人與熟稔陶藝的畫師,攜手合作的日本茶陶鑑賞專書。
這個三重轉折到底是如何發生的?審美觀的重大轉變勢必來自於文化深層的醞釀,也必然在歷史上留下足跡,本書作者相信在探索該「審美」變革時能汲取驚人的養分。「直觀」是柳宗悅在《茶與美》留下的瑰寶,但未指引去向,作者則試圖以前作《器與美》勾勒由內(修為)而外的路徑,再以本書由外(歷史名碗)而內地引導讀者如何實踐「直觀」。
作者希望藉由「覺知審美」來剖析及挑戰幾個日本業界不願碰觸的議題,包括「一樂、二萩、三唐津」排行的私心,落款長次郎的作品卻非其手作的探究,以及樂燒十五代直入的盲點等。並在綜合諸多史料後,對千利休切腹的關鍵因素,中日陶瓷審美的歷史差異,井戶茶碗的身世之謎等議題,提出與主流相異或嶄新的看法。
日本的陶瓷審美放諸全球,有著舉足輕重的分量,並深深地影響著當代東、西方的陶藝創作。作者希望讀者們能藉由本書,進行一次性的濃縮研究,不僅對審美變革前後的日本陶瓷史有所了解,更能共同探索日本茶道與禪相融合的審美精髓。依此培養出不論是面對古文物或是現代作品,都能了然於胸的鑑賞能力。
何謂「覺知審美」?
1. 由自己的眼、耳、鼻、舌、身所感知的美。
2. 不藉由任何美學架構來覺知美。
3. 感動,是一把覺知審美的鑰匙。面對自己心儀的器物,培育出感動,在能感動之前,不輕易放棄,終將理解何為「覺知審美」。
4. 覺知審美,是一種能量的共振。感動,即是共振,是一種自己的心與器物創作者之心能量的共振。
5. 凝視一件器物,若內心能感知是寧靜、是煩躁、是喜悅、是哀傷,都是理解覺知審美的一大進步。
6. 以實踐願意接受變化的「無我」來鍛造五感,摒棄個人的好惡來感知美,才能真正理解何為「禪之美」。
7. 覺知審美的最高階:靈的感動。從心的感動竄升到靈的感動,肉身在物理上的共振會更高頻,位置會往腦頂端上竄。情緒上能更和諧,甚至能感受到愛與溫暖。
商品特色/最佳賣點
1. 從巔峰造極的唐物、來自朝鮮的高麗飯茶碗、和物中排名第一的樂燒,到當代名工的創作,千載間演繹著覺知審美的絕妙故事。
2. 村田珠光、武野紹鷗到千利休三巨匠的世紀審美觀。
3. 以井戶茶碗身世之謎,延伸出禪意之美的辯證。
4. 現代人如何培養賞析古董?帶你回到不同的歷史年代,針對八十多件作品,每一件器物的全解說。
5. 從心的感動提升到靈的感動,實踐「無我」來鍛造五感,透視日本茶道與禪相融合的審美精髓。
6. 由器物藝評家、資深茶人與熟稔陶藝的畫師,攜手合作的日本茶陶鑑賞專書。
作者簡介
作者簡介
李啟彰
中國茶文化「岩陶茶空間」發起人、器物藝評家、資深茶人;《器與美》、《日日,茶日子》、《茶日子》、《茶日子2》作者及《茶與美》譯者。
理科背景出身,專研茶葉安全、茶葉與中醫經絡關聯的養生議題;並深度探究兩岸與日本之生活美器。
擅長於同時以理性與感性分析茶與陶的內涵與美感。以分享「安全飲茶」與「茶陶之美」為其後半生的志業。
茶陶繪者簡介
陳炫亨
生活陶民藝工作者。於復興美工、台灣藝術大學、台灣工藝研究所,研習雕塑、工藝、油畫、裝飾陶瓷。以炫茶器為名發表茶碗創作。於台北溫事、台灣圖書館、中國展出台灣柴燒民藝茶器創作。
作品獲國際壺藝設計競賽金陶獎入選三回、歐亞美洲等地愛陶人士收藏。
創作理念:樸野真趣,即樸實中蘊涵野性、真誠中富饒趣味。
李啟彰
中國茶文化「岩陶茶空間」發起人、器物藝評家、資深茶人;《器與美》、《日日,茶日子》、《茶日子》、《茶日子2》作者及《茶與美》譯者。
理科背景出身,專研茶葉安全、茶葉與中醫經絡關聯的養生議題;並深度探究兩岸與日本之生活美器。
擅長於同時以理性與感性分析茶與陶的內涵與美感。以分享「安全飲茶」與「茶陶之美」為其後半生的志業。
茶陶繪者簡介
陳炫亨
生活陶民藝工作者。於復興美工、台灣藝術大學、台灣工藝研究所,研習雕塑、工藝、油畫、裝飾陶瓷。以炫茶器為名發表茶碗創作。於台北溫事、台灣圖書館、中國展出台灣柴燒民藝茶器創作。
作品獲國際壺藝設計競賽金陶獎入選三回、歐亞美洲等地愛陶人士收藏。
創作理念:樸野真趣,即樸實中蘊涵野性、真誠中富饒趣味。
內容目錄
推薦序
建築師╱許華山
台灣蔦屋書店總經理╱橋本龍之介
作者序
第1章 桃山時代之前,審美變革的背景
日本文學對於鎌倉時代到室町時代的鬥茶會是這樣形容的:「崇尚華奢、綾羅錦繡、精好銀劍、風流服飾到了令人觸目驚心的程度。」
◆中日茶歷史對照簡表
◎唐物至上主義
◎會所茶 vs. 草庵茶
◎日本茶人的獨特審美
第2章 王者井戶茶碗的登場
庶民的共鳴、禪語及器物的審美交集,最終一定會匯集於高麗茶碗的大川之中,這看似歷史的偶然,卻是毫無懸念的必然。
◎高麗茶碗為何能翻轉地位
◆東洋陶瓷系簡譜
◎高麗茶碗的特色和種類
第一期:十五世紀後半~十六世紀前半
雲鶴狂言袴、井戶、三島、刷毛目、粉引、割高台
第二期:十六世紀中期~十六世紀後半
熊川、堅手、雨漏、蕎麥、柿蒂、魚屋
第三期:十七世紀初期~十八世紀前期
御所丸、金海、彫三島、伊羅保、御本立鶴
*茶陶故事1
橫濱美術館,初見井戶茶碗
◎豐臣秀吉對茶道的影響
◎中日茶碗相較,歷史發展的兩個缺憾
◎庶民的共鳴、禪語及器物的審美交集
第3章 村田珠光、武野紹鷗與千利休的世紀審美觀
村田珠光所倡議的草庵茶,承襲了早期世阿彌和心敬的,被茶道史學者矢部良明歸納為的「冷、凍、寂、枯」的美學意識。
◎村田珠光,「茶禪一味」的開山祖
*茶陶故事2
天下最美的不解之謎,三只曜變天目茶碗
*茶陶故事3
萬里尋根的青瓷茶碗
◎武野紹鷗,承先?後「侘茶」的巨匠
◎千利休,集草庵茶為大成
第4章 樂燒,稱霸的背景及美學傳承
長次郎的「靜」、光悅的「自由無礙」,及直入新技法燒貫黑樂的「中西合璧」都再再將樂燒推升到了一個歷史的新高點。
◎千利休與千家十職的淵源
◎樂家與千家的綿密關係網
◆樂家.三千家系圖
◎樂家傳承十六代的美學觀
◎柳宗悅對「無為」之美的堅持
◆不同維度的審美
◎無為之美的當代意義
◎抽絲剝繭長次郎的美學
第5章 萩燒,向高麗茶碗致敬的魅力
萩燒極佳的吸水性大大地豐富了器物的表情,並讓釉面裂紋有了深淺交織的呈色,並隨著使用時間的延續,增添了一件件獨特的侘寂衣裳。
◆萩燒主要作家系譜圖
◎萩燒傳承至今的主要系統
◎透視萩燒的七種面貌
◎高麗茶碗、古萩與萩燒的比較
第6章 唐津燒,陶瓷器的文藝復興
這無疑是對中世紀的古窯宣告了近代的黎明,是在澀味當中包裹了華麗。讓我們了解到至今仍有一種品味悠遠的陶瓷,叫做唐津燒。
◎唐津燒發展的起伏
◆古唐津窯址分布圖
*茶陶故事4
從嫌惡唐津燒到唐津燒最大的藏家,出光佐三
◎四百多年來一脈獨存的中里家
◎古唐津的五大特色與鑑賞
第7章 向傳統致意的當代陶藝家
所謂的「一碗一宇宙」,其實就代表著陶藝家的人生觀,作者以何種處世的態度面對人生,作品就呈現出何等的器度與價值觀。
◎百萬分之一的美
◎當代陶藝家的挑戰與成果
◎話語權及「一樂、二萩、三唐津」排序更新的省思
第8章 跨越五世紀的身世之謎:井戶茶碗
當我們凝望著井戶茶碗的美時,不能倒果為因地為它繪製一個美麗的童話故事,將產製井戶茶碗的50年期自苦情的歷史長河中抽離,創造出一個幸福的歷史斷片。
◎申翰均的井戶茶碗「祭器說」
◆井戶茶碗細節名稱
◎民間祭器的使用者與使用時間
◎李朝陶工的哀與美
第9章 培養面對古董及當代作品的「覺知審美」
當眼、耳、鼻、舌、身接受外來的訊息時,是傳給了腦,還是心?對美的認知將產生巨大的歧異。如果是腦的思考,那美醜的依據是什麼?
◎柳宗悅及白洲正子的古董觀
◎料、工、形、紋vs. 美
*茶陶故事5
永仁的壺,加藤唐九郎的贋品門
◎覺知審美,走入歷史還能超越歷史
◎創作者的禪境,「有我」及「無我」
第10章 身、心、靈的審美感動
我由衷地希望,所有人能將「感動」作為賞器的初心,以「覺知審美」作為美的量尺,而以「身、心、靈」作為辨別審美層次的依歸。讓美,如是豐富我們的生活!
◎感動入身:五感
◎感動入心:共鳴
◎感動入靈:提升
◆三本書關於器物審美在不同面向的探究
收錄作品圖片索引
建築師╱許華山
台灣蔦屋書店總經理╱橋本龍之介
作者序
第1章 桃山時代之前,審美變革的背景
日本文學對於鎌倉時代到室町時代的鬥茶會是這樣形容的:「崇尚華奢、綾羅錦繡、精好銀劍、風流服飾到了令人觸目驚心的程度。」
◆中日茶歷史對照簡表
◎唐物至上主義
◎會所茶 vs. 草庵茶
◎日本茶人的獨特審美
第2章 王者井戶茶碗的登場
庶民的共鳴、禪語及器物的審美交集,最終一定會匯集於高麗茶碗的大川之中,這看似歷史的偶然,卻是毫無懸念的必然。
◎高麗茶碗為何能翻轉地位
◆東洋陶瓷系簡譜
◎高麗茶碗的特色和種類
第一期:十五世紀後半~十六世紀前半
雲鶴狂言袴、井戶、三島、刷毛目、粉引、割高台
第二期:十六世紀中期~十六世紀後半
熊川、堅手、雨漏、蕎麥、柿蒂、魚屋
第三期:十七世紀初期~十八世紀前期
御所丸、金海、彫三島、伊羅保、御本立鶴
*茶陶故事1
橫濱美術館,初見井戶茶碗
◎豐臣秀吉對茶道的影響
◎中日茶碗相較,歷史發展的兩個缺憾
◎庶民的共鳴、禪語及器物的審美交集
第3章 村田珠光、武野紹鷗與千利休的世紀審美觀
村田珠光所倡議的草庵茶,承襲了早期世阿彌和心敬的,被茶道史學者矢部良明歸納為的「冷、凍、寂、枯」的美學意識。
◎村田珠光,「茶禪一味」的開山祖
*茶陶故事2
天下最美的不解之謎,三只曜變天目茶碗
*茶陶故事3
萬里尋根的青瓷茶碗
◎武野紹鷗,承先?後「侘茶」的巨匠
◎千利休,集草庵茶為大成
第4章 樂燒,稱霸的背景及美學傳承
長次郎的「靜」、光悅的「自由無礙」,及直入新技法燒貫黑樂的「中西合璧」都再再將樂燒推升到了一個歷史的新高點。
◎千利休與千家十職的淵源
◎樂家與千家的綿密關係網
◆樂家.三千家系圖
◎樂家傳承十六代的美學觀
◎柳宗悅對「無為」之美的堅持
◆不同維度的審美
◎無為之美的當代意義
◎抽絲剝繭長次郎的美學
第5章 萩燒,向高麗茶碗致敬的魅力
萩燒極佳的吸水性大大地豐富了器物的表情,並讓釉面裂紋有了深淺交織的呈色,並隨著使用時間的延續,增添了一件件獨特的侘寂衣裳。
◆萩燒主要作家系譜圖
◎萩燒傳承至今的主要系統
◎透視萩燒的七種面貌
◎高麗茶碗、古萩與萩燒的比較
第6章 唐津燒,陶瓷器的文藝復興
這無疑是對中世紀的古窯宣告了近代的黎明,是在澀味當中包裹了華麗。讓我們了解到至今仍有一種品味悠遠的陶瓷,叫做唐津燒。
◎唐津燒發展的起伏
◆古唐津窯址分布圖
*茶陶故事4
從嫌惡唐津燒到唐津燒最大的藏家,出光佐三
◎四百多年來一脈獨存的中里家
◎古唐津的五大特色與鑑賞
第7章 向傳統致意的當代陶藝家
所謂的「一碗一宇宙」,其實就代表著陶藝家的人生觀,作者以何種處世的態度面對人生,作品就呈現出何等的器度與價值觀。
◎百萬分之一的美
◎當代陶藝家的挑戰與成果
◎話語權及「一樂、二萩、三唐津」排序更新的省思
第8章 跨越五世紀的身世之謎:井戶茶碗
當我們凝望著井戶茶碗的美時,不能倒果為因地為它繪製一個美麗的童話故事,將產製井戶茶碗的50年期自苦情的歷史長河中抽離,創造出一個幸福的歷史斷片。
◎申翰均的井戶茶碗「祭器說」
◆井戶茶碗細節名稱
◎民間祭器的使用者與使用時間
◎李朝陶工的哀與美
第9章 培養面對古董及當代作品的「覺知審美」
當眼、耳、鼻、舌、身接受外來的訊息時,是傳給了腦,還是心?對美的認知將產生巨大的歧異。如果是腦的思考,那美醜的依據是什麼?
◎柳宗悅及白洲正子的古董觀
◎料、工、形、紋vs. 美
*茶陶故事5
永仁的壺,加藤唐九郎的贋品門
◎覺知審美,走入歷史還能超越歷史
◎創作者的禪境,「有我」及「無我」
第10章 身、心、靈的審美感動
我由衷地希望,所有人能將「感動」作為賞器的初心,以「覺知審美」作為美的量尺,而以「身、心、靈」作為辨別審美層次的依歸。讓美,如是豐富我們的生活!
◎感動入身:五感
◎感動入心:共鳴
◎感動入靈:提升
◆三本書關於器物審美在不同面向的探究
收錄作品圖片索引
ISBN: 9789869437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