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松(No.2):AI | 拾書所

藝術松(No.2):AI

$ 252 元 原價 280
作者: 王奕然.王柏偉.吳柏瑤.林子荃.林怡君.林欣怡.林映彤.邱誌勇.施登騰.胡育榕.張嘉淵.許夢芸.黃文浩.劉育成.蔡遵弘.蘇黎.Lev Manovich
出版社: 財團法人數位藝術基金會
出版日期: 2021/10/20
ISBN: 9789869197748
頁數: 140


內容簡介


藝術松No.2:AI


內容簡介

《藝術松》是財團法人數位藝術基金會《數位藝述》系列(2011年~2015年)精神的延續,作為台灣數位藝術相關知識生產的新園地。藉由台灣數位藝術中心的民間機構力量,創辦藝術松學校影音導讀、Podcast與期刊出版,引薦更多數位藝術的當代思潮。我們強調,數位藝術(或科技藝術、新媒體藝術)不單是科技創新,更不僅是科技展示,更重要的是藝術實踐與人文思潮的齊肩並進,讓實踐與理論、研究平衡發展,共築論述與實踐的共構平台。

秉持著以「解析創新科技對藝文創作之影響」為命題,承繼創刊號聚焦在討論「虛擬實境」(VR)對藝文創作的影響之後,藝術松第二期以「人工智慧」為核心主題,邀請國內外各方學者、專家與藝術家,針對「AI+」的諸多現實應用情境深入的探究。本期內容廣泛地從哲學美學、理論論述、創作實踐、產業應用、關鍵字詞、藝術家訪談,以及國際趨勢切入,深入淺出地介紹AI與藝術創製展演之間的多重關係。


本書特色

藝術松第二期以「人工智慧」為核心主題,邀請國內外各方學者、專家與藝術家,針對「AI+」的諸多現實應用情境深入的探究。本期內容廣泛地從哲學美學、理論論述、創作實踐、產業應用、關鍵字詞、藝術家訪談,以及國際趨勢切入,深入淺出地介紹AI與藝術創製展演之間的多重關係。



作者簡介


作者簡介

作者:王奕然、王柏偉、吳柏瑤、林子荃、林怡君、林欣怡、林映彤、邱誌勇、施登騰、胡育榕、張嘉淵、許夢芸、黃文浩、劉育成、蔡遵弘、蘇黎、Lev Manovich


秉持著以「解析創新科技對藝文創作之影響」為命題,承繼創刊號聚焦在討論「虛擬實境」(VR)對藝文創作的影響之後,藝術松第二期以「人工智慧」為核心主題,邀請國內外各方學者、專家與藝術家,針對「AI+」的諸多現實應用情境深入的探究。本期內容廣泛地從哲學美學、理論論述、創作實踐、產業應用、關鍵字詞、藝術家訪談,以及國際趨勢切入,深入淺出地介紹AI與藝術創製展演之間的多重關係。

內容目錄


目錄

0.序文
《藝術松No.2:AI》發刊詞 | 黃文浩

1.專題序
邁向計算式創造力的未來景況 | 邱誌勇

2.專題文章
定義人工智能藝術:三個提議(Defining AI Arts: Three proposals)
原著 | Lev Manovich、翻譯 | 許夢芸
感覺、知覺,抑或是意識:關於人工智能主體生成的哲學思考 | 邱誌勇
音樂 × 人工智慧 | 林怡君
音樂與文化科技實驗室介紹 | 蘇黎
AI-powered-Archive-in-the-Machine:談藝術典藏資料研究的數位視野 | 施登騰
超皮層:終端主體之後 | 林欣怡
人工智能為機器人注入「靈魂」? | 許夢芸
電子遊戲中的AI應用與展望 | 蔡遵弘
共筆:科技人談AI與藝術創作 | 張嘉淵、邱誌勇

3.AI 關鍵字
模式(Pattern)| 王柏偉
智能(Intelligence)| 王奕然、林映彤
「機器學習 & 深度學習」(Machine Learning & Deep Learning)| 劉育成
生成式對抗網絡(Generative Adversarial Networks,GANs)| 邱誌勇

4.藝術家專訪
鄭先喻 × 創作輕鬆談 訪談者 | 王柏偉、紀錄 | 胡育榕

5.國際視窗
機器智能:藝術力的新主體 | 吳柏瑤
深度學習與觀眾參與的藝術實驗場:德國ZKM媒體藝術中心智慧博物館計畫介紹 | 林子荃

6.作者簡介





ISBN: 9789869197748

Brand Sli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