貨幣銀行學(理論與實務) | 拾書所

貨幣銀行學(理論與實務)

$ 607 元 原價 627
作者: 楊雅惠
出版社: 三民
出版日期: 2018/09/14
ISBN: 9789571464466


內容簡介


一、學習系統完善

章前導覽、架構圖引導讀者迅速掌握學習重點;重要概念上色強調,全書精華一目了然。另整理重要詞彙置於章節末,課後複習加倍便利。


二、實證佐證理論
本書配合各章節之介紹,引用臺灣最新的金融資訊佐證,例如以各國資料相互比較,分析臺灣的利率水準是否符合當前經濟基本面,使理論與實務相互結合,帶領讀者走出象牙塔,讓學習更有憑據。

三、最新時事觀點
各章皆設有「繽紛貨銀」專欄,作者以自身多年研究與實務經驗,為讀者指引方向、激發讀者思辨的能力,例如精闢分析比特幣的崛起如何影響金融市場、印度廢止鈔票是好還是壞、兩岸簽訂金融合作備忘錄會帶來什麼效果等當前重要金融現象及議題。

作者簡介


楊雅惠

現職:

考試院考試委員
臺灣大學財務金融學系兼任教授

學歷:
美國哈佛大學訪問學人(博士後進修)
國立臺灣大學經濟學研究所博士
國立臺灣大學經濟學研究所碩士
國立臺灣大學商學系工商學理組學士

經歷:
行政院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委員
國立政治大學、臺北大學等校兼任教授
教育部教授資歷
中央銀行理事
中華經濟研究院研究員
中華經濟研究院台灣經濟所所長、財經策略中心主任
多項經濟金融相關研究計畫主持人

內容目錄



表目次
圖目次
繽紛貨銀目次
第1篇 導 論
 第1章 貨幣銀行學簡介
  1.1 貨幣銀行學之重要性
  1.2 貨幣銀行與總體經濟之關係
  1.3 貨幣銀行學內容
 附 章 經濟學概念
  0.1 經濟學部分簡介
  0.2 個體經濟學部分簡介
  0.3 總體經濟學部分簡介 
第2篇 貨幣概論
 第2章 貨幣供給之定義與測度
  2.1 貨幣之定義
  2.2 貨幣之功能
  2.3 貨幣供給之實際資料
  2.4 貨幣供給目標區之選取
 第3章 貨幣本位制度
  3.1 貨幣之演進
  3.2 貨幣本位制度分類
  3.3 銀本位制度
  3.4 複本位制度
  3.5 金本位制度
  3.6 紙幣本位制度
第3篇 金融體系
 第4章 金融體系概論
  4.1 金融體系之角色
  4.2 金融體系之結構
  4.3 金融市場之工具
  4.4 金融中介之功能
 第5章 利率概念
  5.1 利率之定義
  5.2 現 值
  5.3 殖利率
  5.4 報酬率
  5.5 名目利率與實質利率
 第6章 臺灣金融體系
  6.1 金融體系之概論
  6.2 臺灣金融體系之簡析
第4篇 銀行業與金融發展
 第7章 商業銀行經營
  7.1 商業銀行之業務
  7.2 商業銀行負債管理
  7.3 商業銀行資產管理理論
  7.4 金融業風險管理之國際潮流
 第8章 金融管制、自由化與金融創新
  8.1 金融管制、自由化與國際化
  8.2 金融創新
  8.3 金融環境改變下的貨幣金融管理
 第9章 各國銀行業與金融制度
  9.1 各國金融制度特色概論
  9.2 美國銀行制度兼論聯邦準備體系
  9.3 歐洲金融制度
  9.4 日本金融制度
  9.5 中國大陸金融制度
第5篇 貨幣供給
 第10章 倍數創造存款過程
  10.1 貨幣供給量之主要決定者
  10.2 中央銀行之資產負債表
  10.3 倍數創造存款之簡單模型
  10.4 存款乘數之求法
 第11章 貨幣供給模型
  11.1 影響貨幣供給之兩大要素
  11.2 考量存款者行為:影響通貨比率與定期存款比率之因素
  11.3 考慮銀行行為後之貨幣乘數
  11.4 完整貨幣供給模型
  11.5 影響臺灣貨幣供給量變動的因素
第6篇 貨幣需求
 第12章 資產需求理論
  12.1 決定資產需求的因素
  12.2 風險之衡量與風險之分散
 第 13 章  貨幣需求理論
  13.1 貨幣需求通論
  13.2 古典學派:交易方程式與劍橋學派
  13.3 凱因斯的貨幣需求理論
  13.4 貨幣學派之貨幣需求理論
  13.5 學派間貨幣需求理論之比較
第7篇 利率理論
 第14章 利率決定理論
  14.1 可貸資金理論與流動性偏好理論之關係
  14.2 可貸資金理論
  14.3 流動性偏好理論
 第15章 利率結構理論
  15.1 利率風險結構理論
  15.2 利率期限結構理論
  15.3 收益率曲線之應用
  15.4 臺灣利率結構
第8篇 總體貨幣理論
 第16章 國民所得決定之簡單模型
  16.1 國民所得均衡式
  16.2 簡單的國民所得決定模型
  16.3 乘數理論
  16.4 擴展模型後所得之決定
 第 17 章 貨幣對所得、利率之影響(IS­LM 模型)
  17.1 IS­LM模型之意義
  17.2 IS曲線之構成
  17.3 LM 曲線之構成
  17.4 IS­LM 模型之均衡
  17.5 貨幣供需變動之影響
 第 18 章 貨幣政策對物價之影響(AS­AD 模型)
  18.1 總需求曲線之推導
  18.2 總供給曲線之推導
  18.3 供需均衡與變動
  18.4 貨幣政策對總供需均衡之影響
 第19章 通貨膨脹
  19.1 通貨膨脹的定義與衡量──以重要國家為例
  19.2 通貨膨脹的型態
  19.3 政府因應對策
  19.4 停滯性通貨膨脹
第9篇 央行貨幣政策
 第20章 央行與準備貨幣之變動
  20.1 中央銀行資產負債表
  20.2 準備貨幣之決定與變動
 第21章 央行貨幣政策工具
  21.1 存款準備率政策
  21.2 重貼現率政策
  21.3 公開市場操作政策
  21.4 直接管制與間接管制
  21.5 央行貨幣政策工具之比較
  21.6 臺灣貨幣政策工具運用之經驗
 第 22 章  貨幣政策策略
  22.1 貨幣政策與最終目標
  22.2 中間目標與操作目標
  22.3 權衡與法則
第10篇 國際金融
 第23章 國際收支與外匯政策
  23.1 國際收支平衡表
  23.2 外匯政策
 第24章 匯率理論
  24.1 匯率之重要性與種類
  24.2 影響匯率變動之長期因素
  24.3 影響匯率變動之短期因素
 第25章 1990年代以來重要國際金融事件
  25.1 歐元整合:歐債危機根源
  25.2 亞洲金融風暴
  25.3 金融整併
  25.4 金融海嘯
參考文獻
索 引

ISBN: 9789571464466

Brand Sli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