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作者長居歐洲﹐受西方文化之衝擊﹐以學習和經驗的點滴澆灌理性。現實社會的種種問題﹐迫使她感到矛盾不安﹐迫使她去思考﹐舉凡戰爭、階級、種族歧視、消費主義、通俗文化、異國婚姻等現象﹐一經涉筆﹐無不在閒 話中發議論﹐在沈痛中悟道。行文隨意馳騁﹐洋溢著奔突的才思﹐絕不充當庸見的代銷處。亦有卸去羈紲﹐任情躑躅芳草的篇章﹐如新汲的清冽礦泉水﹐被視為美文的典範。文章在國內報刊發表時﹐備受矚目與好評﹐其中大部分並 為多種海外華文報刊轉載﹐影響深遠。
作者簡介:
鄭寶娟(1957年11月1日-),祖籍是河南省滎陽縣人,臺灣雲林人,畢業於淡江大學英文系。鄭寶娟曾任記者,從事寫作;擅長小說寫作,現則旅居法國巴黎。
鄭寶娟17歲即於中國時報人間副刊發表首篇短篇小說《某個夏日的午夜》,20歲則獲得第一屆《聯合報》文學獎長篇小說獎。此後分別得過時報文學獎、《中央日報》等多項文學獎。
在寫作態度上,鄭寶娟主張「文學是對人性的抒情與對現實人生的深刻注視,所有技巧與意識型態之耍弄,都是捨本逐末之舉」,本此該作者作品總是以自然樸素的文筆表現她鞭辟入裡的思考、細膩的審美體驗和犀利的分析,精彩而又貼切地寫出人文關懷。
鄭寶娟雖以小說見長,但是散文、評論仍有獨到之處。例如在散文書寫方面,她將生活所體會的過程,於充滿隨機性題材上,發揮她的獨特看法。從買魚、炒菜、吃零嘴等瑣碎平凡的事物中加入自己獨特的審美體驗,行文幽默。在許多書評認為她文章除了靈秘詩情外,亦有一定文化深度。主要作品有《無心圓》、《抒情時代》、《這些人那些人》、《失去的水平線》、《媽媽們的舌頭》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