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的七篇文章通過對名家著作的省思,探討的是在中國研究這個範疇中,種種歷史記憶的型塑與建構是如何被表現,敘述者如何使用語言符號來描述自己所觀察、認知到的事件。同樣一個事件,在不同的視野和敘事觀點上所表現出來的面貌可能天差地遠,如此,記憶和歷史真實其實是無法通過種種觀察或研究被客觀如實的還原,但是在每一次的研究和觀察的過程中,記憶或歷史因應著不同的時空條件被賦予新的詮釋、解釋或是敘事,從而也建構或型塑了新的記憶與歷史,這些時空條件可能是權力、社會網絡甚至是個人的症候,然而也使得記憶或歷史所形成的文本展現出多元的面貌。
作者簡介:
李英明,台灣彰化人,現任政治大學東亞所教授
著作:
《論馬克斯恩格斯的科學觀與辨證法》、《哈伯馬斯》、《馬克思社會衝突論》、《中國大陸學》、《中共研究方法論》、《香港學》、《中國大陸研究》、《晚期馬克思主義》、《現階段大陸社會經濟發展與兩岸關係》、《鄧小平與後文革的中國大陸》、《文化意識型態的危機-蘇聯、東歐、中共的轉變》、《資本論導讀》、《中國:向鄧後時代轉折》、《中國大陸與兩岸關係概論》、《網路社會學》、《虛擬的極限》
、《全球化時代下的台灣與兩岸關係》、《重構兩岸與世界圖象》、《全球化與後殖民省思》、《閱讀中國:政策、權力與意識型態的辯證》、《國際關係理論的啟蒙與反思》、《新制度主義與社會資本》、《中國研究:實踐與反思》
譯著:
《紅色天堂夢》,1986年。
《開放社會及其敵人》,1984年。
《科學社會學》,198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