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密教 | 拾書所

認識密教

$ 158 元 原價 180

《宗祕論》譯白─什麼是密宗?
什麼是密宗?
五部陀羅尼問答偈讚《宗祕論》譯白
唐朝日本弘法大師─遍照金剛‧空海撰
民國密宗總持寺派圓烈金剛法獅子譯注
這本論答共有一百零八個問題,以五百二十行偈讚寫成,都是依據經、律、論三藏等妙義而作的。(依原本書中每四句為一行計算,共有五百五十一行,但有遺脫多行未能查出,若依古本原著應當有五百六十行,但這個考據尚待查證。)
盛唐時代,有一位修真居士(Prasanna)向秘密上人請問了有關秘密神宗(真言宗、陀羅尼宗、密宗Tamtrism、金剛乘Vajrayana)許多不明白的地方,下面就是修真居士所問的問題:
修真居士問:「秘密上人!請您開示,使凡愚的我能夠知道有關下面所提到的問題。因為佛法聖教法海又廣又深,不是凡夫愚痴的人所能臆測的,而『真言秘藏』更是劣慧的人所難窺知的。通常我們聽說一乘之教三世(過去世、現在世、未來世)同宣,不二之門十方共說,佛法本來就平等無差別,沒有什麼是是非非的分別,理應沒有過去、未來,更不是聲唱的說教而已。真如法不能以色相去看,也不能用耳朵去聽,好比清澈無瑕的太清虛空,完全是清淨無染,難道不是這樣嗎?今天我們聽說有陀羅尼(dharani)、真言(mantrah、Truewords)的教法,而陀羅尼不能了知它是怎樣的句義,但是佛陀卻十分推讚,並告訴我們持誦陀羅尼有很好的福利?甚且文字也沒有什麼地方特殊於一般的文字,還不是以俗書一般的竹帛所寫下來而已!若說『真如法』除卻名相,密宗『總持』的稱法又是何來?既然有聲言並有文字立句,方知萬象都由『色相法』攝成,怎說只有密宗這一門不屬名相?既然是有相,相本來不是真實,等於是虛妄之談,此何等乖誤不實?弟子心中懷有這些迷惑,無法明白。況且對此教門,的確不十分通達明瞭,有幸請上人開示迷津,以解開心中迷疑。祈為說明,何者為勝?何者為劣?還請宣說。」
秘密上人微笑地回答說:「哦!居士你只找到它的一些線索,並未知道它的源頭。這好比沒看到皇宮建築的偉大,是沒有辦法去了知天子的尊貴的;若是不曾見過大蓮花,便不知池水有多深;不登上高峻的山巔,則不能測知天更高於平日所見;不到深谷去,怎知地有多厚。對世俗的了解都會是如此的不圓滿,何況對於聖教呢? 」
秘密上人接下去又說:「我們偉大的佛陀(Buddha)大法王(Mahadharmarajika),本著大悲心普照眾生界,三界(欲界、色界、無色界) 都尊崇祂,佛陀於法自在,隨眾生各種根機的不同,施予不同的教法。但卻偏讚總持真言法,這是有很大的因緣的。同時也因為眾生根機很鈍,又生逢劫濁之時,貧、瞋、痴三種毒峰高幟,全身罪業無邊,無明太過於熾盛,使有如大日一般的『明慧』被遮著了,如來(Tathagata,so-come)就是本著大悲心而演教這勝妙的陀羅尼門,以免諸子顛墬邪妄不得出離。所以在經上就記載說:『無上法王有大陀羅尼名為圓覺,流出一切清淨真如菩提(bodhi)涅槃 (nirvana)及波羅密(paramitta),以教授諸菩薩。』,又《佛頂經》也說:『從此陀羅尼,出生十方一切諸佛,降伏諸魔,制諸外道,坐寶蓮華,於微塵國轉大法輪,能於十方摩頂授記。』又說:『若不持此咒而坐道場,令其身心遠諸魔事,無有是處。』,何況經上更記載到,幢幡上寫有陀羅尼真言,凡是被幢幡上灰塵所颭上或影子映上;或念持真言右持於土上,散持於枯骨屍骸上;或被有咒文的灰水沾到;或在書寫有咒語的街道上迎風吹拂,都有許多料想不到的優異處,無法一時說清楚。修行者若是誠心誦持學習陀羅尼,便可以超脫累劫所造罪業。居士呀!你懷疑這深奧的密旨,心想測度陀羅尼門,是好比以管窺天般的淺見,那能得知太虛的邊際;更似擬以寸草去度量天際;又譬如小小的微虫,怎知大海之深。甚且如晨間的朝菌,不知月亮的盈虧;如蟪蛄的短促生命,何以明白春秋兩季的美景;巨高山嶽不是衡石可比,玄虛不是尺丈可以度量。」
「往昔就有菩薩(bodhisattva),早向佛陀請示過,不是你一個人所能思量清楚的。希望你暫且注意聽,我將為你宣說。」
「依據《胎藏經》(Garbhasutra)上記載,執金剛秘密主得未曾有而說偈說:『佛說真言救世者,能生一切諸真言,摩訶牟尼云何知?誰能知此從何處,誰生如是諸真言,生者為誰唯演說,大勤勇士說中止,如此一切願開示。』,當然菩薩所問,並不是說菩薩不知,只是示現懷疑而提出凡夫們的疑問,以便由佛陀宣答,令凡夫明白。如來因此廣開秘密之『胎藏』根原有三百卷文的經文記載,在印度有,但沒傳到中國來。由於眾生根機較鈍,很難宣明清楚,該文大略有七軸,《頂經》十萬餘偈,有三卷流行,其中〈秘密瑜伽〉是二九十八會所宣說;〈摩訶律教〉宣明律教戒法,微細難以窮盡;〈悉地觀門〉修證之理易名化現,不能測其涯際;〈布字三摩無相之法〉、〈護摩法〉、〈灌頂法〉都契合真乘、密印、爐壇、千佛字輪字母方便觀門。能夠依之身、口、意三密精進修行,可頓超阿僧祇劫(AsamkhyaKalpa,無央數的成住壞空)而待成就。此乃因深果遠,不是居士你所能知,且『陀羅尼乘』功力難量,徒自思忖於法無益。所以《淨名經》上說:『微妙是菩提,諸法難知故。』」
居士問:「弟子我曾聽說巨高山嶽的形成,是由於積聚了無數無量的微塵而成;江海洪波浩蕩,是藉著涓涓細流會聚而成深水;國君至尊因假百姓萬民而立稱。孔子入太廟每一件事都要請問為何,何以上人專講一些高不可測的事,有點悔慢古人或輕視今人,並一直講說:『不是你所能知,說何容易』?弟子只恨自己心迷聖境,對於教法如此的優美,直指性海的幽深,未能了解清楚。因此專程到來,正好導師您回到精舍來,真令人欣喜萬分。聽說從前有一位叫常不輕的菩薩,常在街衢巷路邊向往來的大眾頂禮;甚至於佛陀也親自為那律比丘穿針線,是何等的慈悲呀!怎可說我、人見深增峻如山,慢海無邊。不御小舟,無法穿越荊棘沼澤,如今希望與上人您切磋密教,研討大道正邪,分出得失來,以使今後的學佛者能有指引之道。尚求上人寬宥,指點迷津,不知上人您意為否?」

Brand Sli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