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話主要產生於原始社會,大量作品是這個歷史時期的產物。那時候,社會生產力發展的水平很低,人們的知識很貧乏,支配自然的能力很差,因而所過的生活很艱苦。他們周圍大自然(也包括社會在內)的種種自發力量,如雷電、大火、風暴、洪水、嚴寒、酷暑、瘟疫、猛雨、日月的運行、雲霧的聚散、星辰的出沒,等等,真是變幻無常,既不能支配,也無法抗拒。同時,他們還時刻受到死亡、飢餓的威脅。初時,他們同大自然鬥爭過程中,對於理解和掌握大自然的規律,是無力的。這樣在他們的虛構中,種種自然力就給設想為某個被形象化、人格化了的神在控制著,如風有風神,雷有雷神,雨有雨神,甚至日、月、雲、霧也各有神。這類神話,表現了初民樸素的世界觀,帶有泛神論的色彩。這對自然現象是一種大膽的探究和天真的解釋。這是一種說明自然的神話,即自然神話。後來,發明了弓箭,人們加強了征服自然的力量,似乎感到了自己力量的偉大,就不再甘心屈服於各種自然力量之前,於是以人民中的英雄人物為模特兒,創造了一些誇張人力偉大、能戰勝自然力的故事,正面人物的能力是給理想化和美化了的。這是一種對自然鬥爭的神話。如《羿射九日》、《女媧補天》等。以後,出現了對金屬的利用,社會生產力得到迅速發展,人類勞動得來的生活資料,除了供自己消費外,還有了多餘的部分,可供別人佔有,於是奴隸主便出現了。當時人們在進行生產鬥爭之外,又出現了掠奪者與被掠奪者之間的鬥爭。於是,出現了反映社會生活或社會集團之間鬥爭的神話,即社會神話。如《黃帝與蚩尤之戰》,這是原始社會晚期的作品。可見,神話所反映的範圍,最初是自然現象;其後,隨著人類社會向前發展,氏族制度逐漸形成,又擴大到社會現象中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