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貫古今─孔子禮樂觀所蘊含之教育思想 | 拾書所

道貫古今─孔子禮樂觀所蘊含之教育思想

$ 246 元 原價 280

本書共分十章,旨在豁顯孔子禮樂教育思想的特質,並以「孔子禮樂觀所蘊涵教育思想」一詞含括之。 橫貫古今,跨越西東,學習的天空,是無限的寬廣,兩千年前,孔子以有教無類、誨人不倦的精神,引領莘莘學子開啟學習的門扉,進入知識的堂奧,化育三千學子,成就七十二高徒,更樹立了以儒家思想為主流的中華文化。我們中國自孔子以來的歷代先哲,都重視「以人為本」的教育思想。所謂「人文教育」就是一種生活態度、人生觀及人格修養的教育;目的在陶鑄人文精神,培育人文素養。 近年來由於社會價值多元化,教師的地位日益低落,雖然傳道、授業、解惑的責任不變,但各級學校班級學生人數眾多,師生感情不易深入。身為教師若無孔子傳道的使命感,只是把學校當作知識技術的訓練場,如此,不但扭曲了校園倫理的品質,也勢必造成社會問題。 至聖先師孔子(551BC-479BC)祖述堯舜,憲章文武,早年有志於世,知其不可而為之,擔負起復興宗周禮樂制度之道德使命、文化使命,成為傳承中國儒家學術思想之一大宗師。晚年返回魯國杏壇講學,廣授門人士子,以「興於詩,立於禮,成於樂」的教育宗旨,實行「有教無類」的教育方針,化育三千弟子躬行踐履,來開發生命的源頭活水「仁」道。 孔子的學術思想、教育理念與道德言行,已為中華文化樹立永恆的指標。因此本書以記錄孔子話語的《論語》為寫作論文的基礎,深究其禮樂觀所涵蘊的教育思想,並廣納《孟子》、《荀子》、《禮記》等書,闡述禮樂思想的讜論,

Brand Sli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