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推薦
國際財商教育發展基金會副董事長/洪寶山
格林菲爾托兒所執行長/唐可珊
前匯豐銀行信託投資分處資深副總裁/楊偉凱
理財更要理才!
小時候的一小步,會成為長大以後的一大步!
前教育部長曾志朗曾表示,臺灣教育極少涉及個人的金錢觀,因此學生除了知道「應該要存錢」之外,不太能建立起「財務管理」的概念。在學校教育尚未補足時,父母給孩子的指導就格外重要,如何讓孩子在知識經濟社會中得以立足,教導孩子正確的金錢觀與理財常識,是現代父母必須正視的課題,以免讓孩子在M型社會中,淪為「新貧族」。
偶像是模仿及效法的對象,向誰學習,就會像他的樣子,《我的新偶像》書系將陸續介紹當代財經大師的成長故事,看他們從小開始就在日常生活中培養了哪些特殊能力,以及好的觀念與習慣,奠定成功的基礎,為後來非凡的成就鋪路,是給孩子最有益的課外讀物!
小小巴菲特從小就是一個好奇寶寶,總是追著大人問東問西。6歲時,他異想天開想要自己做生意,卻煩惱不知道該賣什麼才好。爺爺說:「很簡單啊,你就站在雜貨店門口,觀察大家都買了些什麼就好了。」小小巴菲特便站在門口,收集大家留下來的瓶蓋,發現大家都跟他一樣好喜歡喝可口可樂,於是賣可樂,就成為他第一份工作……。
因為他實在太喜歡喝可樂了,長大以後,不但可樂整箱整箱搬回家喝,連中餐都經常是爆米花、洋芋片配可樂。他決定買下可口可樂的股票。
現在,他已經成為捐出370億的財產的大慈善家,更是投資世界裡的股神,但他還是住在故鄉奧馬哈的老房子裡,繼續思考、思考、再思考。為什麼要思考呢?他說:「民調不能取代個人思考。」獨立思考的能力,正是他成為股神巴菲特最重要的能力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