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嗎?
中國在未來十五年將有三億農村人口遷移到都市。中國每個月都得興建相當於休士頓的都市建設,才能夠吸納這些人口。
中國去年以手機發送的簡訊總共有兩千兩百億通。
通用汽車預期中國的汽車市場將在二○二五年超越美國。現在買得起車子的中國家庭已經有七千四百萬戶之多。
中國以英文作為第二外國語的人口,比起美國本身就以英語作為母語的人口數量還要多。
中國有三百多家生物科技公司,營運完全不受動物權益遊說組織、宗教團體、或是道德標準委員會的約束。
平均來說,美國企業在中國的投資報酬率為百分之四十二。
在中國的中部和西部區域,「剩餘勞動人口」有兩億兩千萬人之多。在美國的工作人口總數則大約為一億四千萬人。
美國的成衣製造工廠工人一小時的薪水是九塊五六。在薩爾瓦多(El Salvador),成衣工廠工人的時薪則為一塊五六。中國工人一小時卻只有六十八美分到八十八美分之間。
美國每十個職務當中,就有一個很有可能被「遷移到海外」。
中國有一百八十六個商管碩士(MBA)課程。
中國光是性產業一年就要用掉十億個保險套。
中國不滿十四歲的人口多達三億兩千萬人,比美國人口總數還多。
中國的上網人口比美國還要多。
本書作者泰德.費雪曼為新聞界的老兵,並曾擔任大宗商品期貨的交易商。外資和技術know-how大舉匯聚到中國的現象是史無前例的;受到這樣的帶動,中國迅速崛起許多低成本的工廠,而且十三億人民不斷擴大的內需也隨之浮現--費雪曼從這兩個層面切入,以生動的筆觸描寫中國的重大趨勢。全世界有五分之一的人口奉行中式資本主義;費雪曼走訪中國發展得如火如荼的各個地區、工廠、市場、街道、商店、和城市。他並引述和中國、美國和歐洲的勞工、經理、和執行主管進行的訪談,說明我們對於本身作為消費者、員工、國民、甚至於家長的觀點,會在中國崛起的陰影之下,不得不作出多麼重大的改變。本書的分析尖銳、精闢,而且走在時代的尖端,讀者看完之後,對於美國的未來勢必會有全然不同的看法。
作者簡介:
泰德.費雪曼
文章散見於《紐約時報雜誌》(New York Times Magazine)、《金錢雜誌》(Money)、《哈波》(Harper's)、《價值》(Worth)、《君子雜誌》(Esquire)、《今日美國》(USA Today),《GQ》、《芝加哥雜誌》(Chicago)、以及《Business 2.0》。國際公共電台(Public Radio International)的「市場」(Marketplace)節目並以他的評論文章作為專題報導。
他曾經是芝加哥商品交易所(Chicago Mercantile Exchange)的交易商和會員,一九九二年之前也曾自行開設交易公司。目前定居在芝加哥。
譯者簡介:
胡瑋珊
國立中興大學經濟學學士。曾任英商路透社財經新聞編譯、記者。目前專事筆譯、口譯。譯作三十餘本,散佈財經、企管、科技、勵志各領域。重要譯作有《知識管理》、《與高效能有約》以及《GEM電子共同市場》分別獲得90、92、與93年度經濟部金書獎殊榮。
個人網站http://juliehu.idv.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