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與社會-拓寬醫業執行的社會視野 | 拾書所

醫療與社會-拓寬醫業執行的社會視野

$ 220 元 原價 250

醫學雖然是自然科學的一個領域,但是醫療體制及醫療行為卻與社會文化背景密切關聯,醫學教育必須重視醫療的社會性,讓學生了解醫療如何受到社會、文化、政治、經濟力量的影響,掌握其間的相互關聯,未來才能夠在思考方式及專業執行上,適應迅速變化的醫療環境,本書第一篇就此做重點探討。
醫療專業的執行,除了基於生命科學之外,也要基於社會科學知識導引出來的概念和原理,因此,與醫療相關的社會、倫理、法律、經濟、管理領域普遍受到醫學教育學者的重視。過去我國各醫學院的課程一向偏重於生物醫學領域,近年來,社會科學領域的課程雖有增加,但多以理論及概念的闡述為主,如何將其實際應用於醫療專業的執行,並激發學生的社會責任感,仍然有待強化,本書第二篇就此做一概述。
醫療的社會化在西歐諸國已有百餘年的歷史,近十年來,世界各先進國家均面臨人口老化、慢性病增多、醫療科技迅速進步、醫療費用不斷高漲、醫療需求持續增加的共同課題,也都在進行醫療體系的改革,各國的改革內容雖然依國情而有差異,但是共同的趨勢是重視社區醫療、減少專科醫師並增加一般科醫師的數量、提昇醫療品質、減少資源浪費、改進群體健康。台灣的醫療體系在特殊的歷史文化背景之下發展,本來就具有結構上的缺陷,近年來,在健保醫療支付制度的影響之下,大型醫院不斷設立,基層醫療相對萎縮,專科醫療盛行而一般醫療不受重視,此種現象不但與高齡社會醫療照護朝向社區化及一般化的世界潮流背道而馳,也對整個醫療環境造成了種種不良的影響,亟待改善。要改善台灣的醫療體系,必須針對台灣獨特的歷史文化背景,規劃務實可行的方案,按部就班地實施,本書第三篇就此加以探討,並說明相關的工作實務。

作者簡介:

謝博生(前台大醫學院院長)

Brand Sli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