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這輩子的寫作生涯都在英國度過,這個不容小覷的事實注定形塑我部分的世界觀。我一直是個嚴肅的旅者,這個事實也不容小覷。身為作家,我無法假裝自己只知道一個地方。儘管有壓力,但對我來說,那樣的世界觀是欺騙。我將終其一生思考觀察的方式以及這些方式如何改變世界的形狀。」 ──V.S.奈波爾
V.S.奈波爾被稱譽為當代英語世界的文學巨擘,長達五十年令人驚豔的寫作歲月,堅持事實始終是奈波爾作品的特質。而奈波爾來自一個種族多元複雜的千里達島,一個經過移植的印度農村社會的背景,也讓他向來辛辣尖銳的文字,一批判起這類多種族的文化問題時絲毫不留情面。
在《奈波爾的作家論》裡,他以一種「旅人」的世界觀,探索思考、觀察與感知的方式,以及這些探索在個人的寫作生涯中又如何影響其寫作思維和表現型式;他同時揭露一個身為「嚴肅旅者」的知識分子,在面臨異文化的同化所面臨的挑戰,及其歷程中深刻磨合的過程。對於奈波爾而言,單一的世界觀是不可能存在的,所以他寫古典的世界──那個之所以成就今天的我們,卻已然遭我們遺忘的世界。他也寫不久前才成為「過去」的世界,透過周遭人物如甘地、尼赫魯、詩人沃克特、英國作家安東尼?鮑威爾、福婁拜等,這些在他剛開始接觸文學時所扮演的角色,全都進行了熱情而縝密的檢視。奈波爾同時回顧自己早年在千里達的生活片段,還有父親筆下靜默的家族史……。
不同於奈波爾的其他著作,此書是沉思,也是追憶。書中獨特的見識,少了慣有的尖酸,雖然批判、嘲諷時而有之,但筆觸卻多了份溫柔與情感。
作者簡介:
V. S. 奈波爾(V. S. Naipaul)
堪稱是當今英語世界重量級作家,《紐約時報》書評稱譽他是「世界作家、語言大師、眼光獨到的小說奇才」。
1932年,奈波爾出生在千里達島上的一個印度家庭。一九五○年,他獲得獎學金,進入牛津的大學院攻讀英國文學。一九五三年取得學位後,他遷居倫敦,任職英國國家廣播公司(BBC)開始寫作。一九五七年以《神祕按摩師》展開寫作生涯。此後,奈波爾致力於寫作,生平未嘗從事過別的行業。
奈波爾的小說與非小說類著作已超過二十本。《浮生》(Half a Life)、《畢斯華士先生的屋子》(A House for Mr. Biswas)、《大河灣》(A Bend in the River)與一本信函選集《父子之間:奈波爾倫敦家書》)(Between Father and Son)均為奈波爾作品。二○○一年成為諾貝爾文學獎得主。
奈波爾的作品以小說與旅行文學為主,兩者皆獲得高度評價,得過無數獎項,包括英國最富聲望的布克文學獎、毛姆小說獎、萊斯紀念獎、霍桑登獎。他在一九九○年被英國女王封為勳爵士。
一九九三年,奈波爾榮獲第一屆「大衛.柯衡英國文學獎」;這個文學獎的設立,旨在表揚「尚在人世的英國作家的一生成就」。多年來,奈波爾幾度與諾貝爾文學獎擦身而過,終於在二○○一年摘下這頂代表文學界最高榮譽的桂冠。
1000711已出版的作品有其「印度三部曲」:《幽黯國度》、《印度:受傷的文明》、《印度:百萬叛變的今天》,以及《在信徒的國度》等書。
譯者簡介:
麥慧芬
東海大學外文系學士、奧勒崗大學比較文學系碩士。譯作包括《單騎伴我走天涯》(馬可孛羅)、《查理與我》、《錫卡的鳳凰木》等十多本書。
從有記憶開始,家中就沒少過狗。與自己耳鬢廝磨的真命天狗十六年前出現,三年前在懷中離開。翻譯這本書,不知流了多少的淚,也不知大笑過多少回。多少曾親身體驗的經歷躍於紙間,讓自己又重活了一遍。狗兒離開時的心痛,因為這些文字,重新痛了一遍又一遍。狗兒的天真、真誠以至惡作劇,因為這些描述,開心笑過一次又一次。哭哭笑笑地翻完這本書,百感交集,但最大的體認莫過於,從古至今、從中到西,天下所有的愛狗養狗人,原來都是一個德性。
謹以《狗史:扭轉歷史的狗爪印》獻給我那隻天下第一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