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險福爾摩沙-回憶在滿大人、劫船難者與獵頭番間的激盪歲月 | 拾書所

歷險福爾摩沙-回憶在滿大人、劫船難者與獵頭番間的激盪歲月

$ 308 元 原價 350

必麒麟(W. A. Pickering, 1840-1907),英格蘭人,19世紀最著名的中國通之一,早年曾經當過水手,在緬甸、暹邏、中國和馬來群島航行了六、七年後,深深為東方的神秘與不可探究著迷,便決定在遠東大展鴻圖。
必麒麟有著商人的機巧和冒險家勇於犯難的性格,一八六二年得到的中國海關檢查員職位,成為他日後晉升打狗海關官員、安平海關負責人及英國行天利行和怡記洋行台灣府分店店長的踏腳石。必麒麟在台灣有七年之久,從一八六四年到一八七○年,所旅行的範圍之廣、見識的人之多,恐非一般旅行家所能比擬。
他為了暸解本島居民,學習漢語,研讀四書五經;為打入常民生活,也學了福佬話,並與各階層人物往來;為了認識平埔族人,一再麻煩道明會神父代為安排,不惜任何代價,前往各處拜訪平埔族;為了一探「山地原住民長著尾巴」的究竟,跋山涉水,到達玉山附近、恆春海濱,終於親眼見到布農族、魯凱族、南鄒族、斯卡羅族和排灣族,與他們把酒言歡。比起終日伏案書房、倚靠書籍研究的學者,必麒麟親身行千萬里路,應叫那些學者汗顏!
因樟腦事件和健康因素,必麒麟被迫離開他心愛的台灣,一生卻對這座海島念念不忘,即使在離台二十八年後,憑著仍是鮮活的記憶,將在台灣的所見所聞,寫成這本《歷險福爾摩沙》(1898),成為紀錄19世紀後半葉台灣風土人情的重要經典。

作者簡介:

必麒麟(Wlliam A. Pickering「必」亦作「畢」)

蘇格蘭人,在英國東印度公司擔任水手多年之後,1862年進中國海關,1864年由打狗海關稅務司遴選來台,任打字手(Tidewaiter);1865年1月1日(同治3年12月4)成立安平分關時,受命負責平關務。翌年初受僱於天利行洋行,必麒麟後轉任該行府城代埋人。
這位集水手、海關職員、洋行分店負責人、冒險家於一身的人,在台灣經歷過無數的的傳奇事件,走過許多人跡罕至旳角落。為了瞭解台灣居民,他學漢語:為了打入常民生活,他與和各階層人士往來:為了認識台灣的土著民族,他不惜任何代價,跋山涉水前往探訪。雖然他的骨子裡充滿著殖民者旳野心驕傲,但是他的歷彷彿一把開山的刀,不斷開發出許多老灣不為人知的一面。

譯者簡介:

陳逸君

英國倫敦大學人類學博士,現任職於國立雲林科技大學文化資產維護系。主要研究領域為社會人類學、族群認同、宗教與祭儀、應用人類學,專研之族群包括噶瑪蘭族、布農族與詔安客家族群,田野行旅則遍及花蓮、屏東、南投、彰化、新竹和雲林等地。現居新竹斬龍分水嶺下的小聚落,學習晴耕雨讀的山居生活。

Brand Sli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