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耳 | 拾書所

小耳

$ 180 元 原價 240

「小耳」?什麼是「小耳」?你知道「小耳症」嗎?

《小耳》是一篇童話故事,題材來自一般人很少聽說過的「小耳症」,指的是嬰兒的耳朵特別小,耳輪不完整。故事內容敘述的是一位母親對得了小耳症的幼兒的保護和疼惜。特別的是,作者林玫伶透過第一人稱手法,她讓那隻「小耳朵」說出了整個故事,洋溢著童話色彩。

「小耳」這篇作品曾參加第十三屆兒童文學創作獎,題材新穎,主角的選擇也新穎。它以一個得到的小孩頭上病態的「小耳朵」充當主角,採用第一人稱手法,對小孩的母親的感受,寄予最大的同情。讀來令人感動,也令人難忘,在決審委員的討論中脫穎而出,獲得首獎。


當樵樵的耳朵被診斷出是「小耳症」時,小耳我自白說︰

「附近的人聽了都圍過來看我,我猜想自己大概長得還不錯,但是第一次被那麼多人這樣看,我有點不好意思,我的臉,嗯,我的身體都變紅了。我不會因為這樣而驕傲,我只是喜歡這個名字,小耳,小耳,聽起來真可愛。」

但是,外婆好像不喜歡「小耳」我,用盡方法想要除去:

「只見外婆從袋子裡掏出一條紅線,對著媽媽說:「你在有身孕的時候礙到東北的冤魂了,還好只傷到孩子的耳朵,如果傷到眼睛、嘴巴,就更麻煩了。」

外婆繼續說:「這條紅線是我求來的,耳朵旁邊這兩塊多出來的息肉,一定要趁現在去掉。來來來,用紅線纏住,打個結,用力收,多出來的肉就會掉了。」

還好,媽媽不認為「小耳」我是瑕疵品:

「一盆花裡,有的花開得大,有的花開得小,不管大小,都一樣漂亮。」

「長大以後,你想怎麼做都行,只要別讓自己難過就好。但是現在,」媽媽靠得我好近,她親親我:「我捨不得你受苦。」

「我愛大耳,也愛小耳,我的愛不分大小。」

作者簡介:

作者簡介

林玫伶

台灣師範大學公民訓育系、教育研究所碩士。曾任國小級任導師、輔導組長、教學組長、訓導主任、教務主任、台北市立大橋國小校長,目前為明德國小校長。

著有多部校園暢銷作品如:《童話可以這樣看》、《換個角度看童話》、《笑傲班級》、《小一,你好》、《我家有個小學生》、《終身教育學習叢書──心心相映》、《紫微阿斗數》、《我家開戲院》、《小耳》等。並曾獲第十三屆台灣省兒童文學創作獎童話類首獎、第五屆陳國政兒童文學獎兒童散文類優等獎、台灣省教育廳教育人員專題論文優等獎、全國國小數學教學設計優等獎。

繪者簡介

王淑慧

曾經得過第十六屆「信誼兒童文學創作獎」佳作。

出版過的繪本有《開出一朵花》(慈濟傳播出版);《落馬的王國》(慈濟傳播出版)。

目前持續在進行繪本創作。

Brand Sli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