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籍簡介】
有太多的親子教養祕笈與實驗震撼,對父母有何實質的幫助?
教養孩子,最需要的是父母不急不慌與不忙。
且靜下心來,孩子最需要的還是父母、老師的愛與陪伴。
看一群社區家長用最節約的金錢,寧可繞著遠路,成立幼兒教室,
陪著孩子做深刻的生活體驗學習,給予孩子一輩子用得上的愛的資糧與自主成長的力量。
小時候根基扎得穩、扎得深,孩子長大了能自動自發、自主學習,創造屬於自己的未來。
「牧羊之家」,是一間從裡到外,從上到下,純手工打造的幼兒教室,由一群社區家長所創造出來的優質學習環境,他們運用社區互助的精神,主張從生活體驗激發孩子主動學習的精神。是一個讓孩子充滿各種發展可能、充滿愛的小窩,一個像在家玩耍又能兼顧學習的超級迷你教室。在這間教室裡,教師角色只是從旁協助,它沒有課表、沒有權威式教導,有的是孩子快樂的童年。
參與牧羊之家的家長各個具備工作上的專長,也並非新手媽媽,其中有歷經過主流教育洗禮,平均生育兩個以上的孩子的五年級媽媽,她們對於台灣的學制、基測、學測並不陌生,教養過傑出的哥哥姐姐,也有六年級媽媽,她們經歷了由盛而衰的經濟環境,拒絕擺盪在工作與家庭之間,願意為孩子回歸家庭,無論如何,這群媽媽出錢出力出腦袋,無悔的投入了個人的專長,協助幼兒教室的多元學習。
在鄰居們的口耳相傳下,十二位教育理念相近的家長,年齡介於兩歲半到四歲之間的康康、小問、小睿、小禎、小勻、小玫、佑佑、kiki、小禹、小傑、包妹、小盈陸續離開原來就讀的幼稚園,來到牧羊之家。在牧羊之家,任何孩子都是平等的,不會因為個別的狀況而被特殊的對待。康康及小問是一對雙胞胎,康媽不希望患有腦性麻痺的康康因為肢體上的不便以及大人的過度保護,阻礙康康學習與復健的機會。小睿與小禎都有自閉症傾向,進入牧羊之家之前,他們的媽媽帶他們上過大大小小任何醫師認為有用的課程,但是仍無法適應幼稚園裡的生活,來到牧羊之家,才終於找到快樂的學習環境。
作者簡介:
蕭愛思
學生都叫她「愛思」,家長都稱她為「愛思老師」。出身於軍公教家庭,緣由於從小不愉快的學習經驗,使她對於幼教領域產生興趣。學校畢業之後,在父母的支持下,1996年到義大利羅馬ICYE殘障機構當義工,接觸蒙特梭利的教學理念,包括全人教育的想法,尊重孩子的個別差異及學習速度,主張教師應觀察孩子的需求,並依照不同年齡、能力、傾向,給予孩子不同協助。深深地被蒙特梭利教育的特點所吸引,2000年再回到義大利,完成蒙特梭利三至六歲師資訓練課程。其後再到英國完成幼兒教育研究所(副修藝術教育)學業。
愛思老師大學時期主修美術,擁有一雙靈巧而有創意的手,經常運用環保的素材教導孩子創作,擔任幼教老師之前,曾於中華航空公司擔任空姐,是一位美麗與智慧兼具的老師。
她說她最大的享受就是和孩子一起學習成長的經驗,從台灣及歐洲的學校參觀經驗中體會各種不同教育方式的風格及長處,最大的願望是帶給孩子適當的協助,讓孩子幸福地過孩子本應該經歷的童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