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在英國及各英語系國家是一本非常普及的國際關係教科書,它給予一些歸類為後實證主義的理論學派等同於主流學派的關注。本書引介的11個學派,每一個都享有一章的完整篇幅。從第四章開始所依序提及的學派,在其他的人文社會學科領域或許已廣為人知,但它們在國內的國關理論譯作當中,即使還稱不上完全缺席,至少仍然是不夠開闊的。本書在取材上維持著一種平衡,力求左右兼顧,這對於一本引介性質的書籍來說不可或缺。
本書若能讓讀者感到獲得了洞察國際局勢的新視野,便達成了基本的目標。當然,若能吸引其他人文社會學科背景的人士些許注意而不僅限於國際關係研習者,那將會是一份意外的收穫。
中國的國際影響力與日俱增,應該如何因應?假想中美兩強的衝突之餘,當我們研析大國政治的理路以界定自身國家戰略的同時,是否因為全盤接受強權政治的國際關係語彙,而無形中窄化了自身的視野及可能的選項?在高度互賴的全球化社會中,國家面對數量暴增、性質複雜的跨國議題漸感左支右絀,權力的場址已從傳統的民族國家,轉移分散至眾多跨國的個人和集體行為者、政府間和非政府國際組織,一個全球公民社會和議題網絡赫然湧現。如同美蘇冷戰核子對峙卻弔詭地帶來兩強間長久的和平,中美衝突也涉及兩個核子強權的對峙。眼前,和平的安全閥仍舊運轉。構築在大國政治格局及平衡現狀之上的和平,為台灣帶來的安全保障不會因強求而更多,也不會因無求而太少。在安全獲得強權秩序保障的前提下,捨棄主權的迷思,不僅代表肯認自我存在的常明之理,更意味國家可透過與全球公民社會的利益連動,深化國際認同及隨之而增的主體性--自我感總是藉著他者的肯認而獲得確立和強化。
缺乏理念的熱情,恐不易推動典範的轉移,遑論真正促成轉變。理念的變革是實踐層次典範轉移的基礎,一位思想家的格言耐人尋味:「哲學家僅以不同的方式闡釋世界,重點在於改變它」﹝philosophers have only interpreted the world in various ways; the point is to change it﹞。這句話對於讀者們即將進行的探索之旅具有雙重寓意。首先,本書引介的每個理論學派,都僅是闡釋世界的一種觀點,各有其視野和侷限。其次,若在一個觀點失衡或論述不足的思想環境下,或許引介更多「闡釋世界的方式」本身,就是觸發變革的首要之務。
本書的第四版增加了全新的兩章,分別是Terry Nardin的「國際政治理論」,以及Andrew Linklater的「歷史社會學」。其他各章也經過大幅的修改和更新。
要不是Costas Laoutides和Carla Dunne兩人對於網路的精通,本書的編製過程就不會進行的那麼順利。我們想要再次感謝Palgrave Macmillan出版社的Steven Kennedy和Stephen Wenham兩人的鼓勵。我們的共同作者們的辛勤努力和持續不斷的許諾,是這本專題著作能夠成功的關鍵。本書首版於1996年面世,並且對於那些對國際關係理論感興趣的學子們來說,仍舊是一項重要的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