懂得付出的人最幸福
小如為了要買個漂亮的鉛筆盒,不惜偷錢又栽贓、撒謊,誣賴同學,被拆穿後,受到爸媽嚴厲的處罰。還好在植物系上課的堂哥帶她參加植物人安養院的義工活動,讓小如懂得珍惜自己所有,並願意歡喜付出,服務別人,甚至說服同學一起參加活動。幽默中傳達健康的價值觀。
系列緣起
有一次,看到一群孩子放學了,在路邊嬉鬧,有個小孩拆開一盒糖果,包裝紙順手往地上扔,另一個孩子說:「你亂丟紙屑。」這孩子回答:「有什麼關係,反正每天都有人掃馬路,太乾淨了,清潔隊員就沒工作了。」其他孩子哄笑起來,大家搶著分糖吃,再沒人去管那片包裝紙。
可是那片紙屑一直留在我心裡,像胚布上一點不經意沾染的墨,不礙事,卻一個不留神就非要看到。我知道我拿不掉那個異樣的點,但是,多麼希望這種不經意的沾染可以少一點,單純的布面可以更完整的留給真正要下筆的彩繪。
「關心家人」、「尊重他人」、「愛護社區」、「珍惜資源」、「體貼生命」……這樣的論調經常被提起,可是,怎麼付出行動呢?如果「關愛」只是一道測驗題,知道作答就好,和行動不必相應的話,那將是一件多麼嚴重的事!到底要有什麼準備,才能讓人「理解」關愛的重要,又要「怎麼付出」關愛呢?我首先想到的是,對需要被關愛的對象得先有認識,不是認識標準答案喔,而是讓孩子(甚或每個人)都意識到:其實我們並不是在家庭生活、學校生活之後才進入社會生活,而是一出生就投入這個共生共榮的大鎔爐。生病了,找醫生;迷路了,問警察;冰箱空了,上市場;筆記本用完了,到文具店;電話不通,找電信局;寄信到郵局;買菜到市場;貓狗生病找獸醫;要種植找土地;要救援找消防隊;要分享找朋友;要溫暖找家人……我們和社會上的每件事、每個人都有直接或間接的關係。有了這層息息相關的認同,才能以自己的立場去思索行動方式。這樣,要「愛屋及烏」的付出關愛,是不是會容易些呢?
基於這些理由,「陽光少年遊」這個系列的構想於是成形。在這裡,不是要為大人物作傳,而是為小人物寫精神,為尋常工作找價值。希望透過作者的筆,傳達出不同崗位上的人樂天安命、認真積極的生活智慧;透過小說的形式,提供孩子一些思考的依據;更希望初探社會的孩子能因此對週遭的人事物多一分愛惜與尊重。
說「生活教育」或「生命教育」都太沉重,如同聽人「說教」令人不舒服;不過,聽人「說故事」卻令人開心。從故事當中發現原來有許多別人的事情可以反射在自己身上,有許多別人採用的方法可以借取,有許多別人的觀念值得參考,有許多別人的是非成敗可以拿來反思檢討,要比讓人家直指鼻子說:你就是這樣那樣,所以才這樣那樣……好多了。
價值觀的養成需要靠外在的示範、經驗累積和獨立的探索判斷,為了避免一廂情願的置入性給予,所以除了文本之外,這個系列還增設了仿「眉批」欄,用來做提問或註解,並供路人甲乙丙發表看法,當然,所有的空白處就留待讀者填補了。章末或文末的「達人筆記」是知識的整理,協助孩子有系統的、輕鬆的了解一個概念或技能,希望全書能達到知性、感性盡收的目的。
期待「陽光少年遊」像一串鑰匙,可打開不同領域的思索空間,讓孩子們願意進來駐足留連,並採擷能夠滋養自己生活的養分。
作者簡介:
鄭宗弦
現任國小教師,喜好創作,沈醉夢想,更是個得獎高手。曾榮獲九歌現代兒童文學獎、教育部文藝創作獎、玉山文學獎、大墩文學獎、蘭陽文學獎、夢花文學獎………等三十多個文學獎。著作有「媽祖回娘家」、「第一百面金牌」、「阿公的紅龜店」、「神豬減肥記」、「我的姐姐鬼新娘」、「香腸班長妙老師」………等十多本。他立志要寫出優秀的台灣本土故事,讓小朋友們瞭解生活周遭的人、生存的土地、常民的文化,期盼小朋友在欣賞文學的趣味之餘,能進一步珍惜鄉土,熱愛自己生活的地方。
這一回他發揮巧思,運用「植物人」的雙關語,關懷社會弱勢,闡揚大愛精神,並以幽默的筆法,道出一個小義工學習犧牲奉獻的心路歷程,內容精彩感人。
繪者簡介
法蘭克
目前住在充滿陽光的城市從事插畫工作。
風格細膩、作品充滿豐富的想像力,又能傳達畫中的溫暖與喜樂。
喜歡在生活裡尋找創作的靈感。
已出版的繪本作品有《唱歌的聖誕樹》、《故事樹》、《第一千顆星星》、
《讓我飛上去》、《哥哥不笨》、《可樂海的祕密》等。
個人創作部落格http://blog.yam.com/user/bigfang.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