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孩子的心靈捕手—不打不罵才能敎出好孩子 | 拾書所

做孩子的心靈捕手—不打不罵才能敎出好孩子

$ 211 元 原價 240

日本首創體貼親子諮詢法的教養專家、「日本抱抱法協會」會長在本書中介紹首創教養可以不打不罵的觀念和方法,教大家如何讓孩子理解並接受正確的規範,並透過教養加強親子關係,和孩子建立良性的溝通。
做孩子的心靈捕手
不打不罵才能敎出好孩子
教養就是要愛,孩子的反抗其實是一種撒嬌!
你知道孩子的耍賴、反抗與判逆,
其實並不是在挑戰、否定父母親,
要懂得孩子依賴、撒嬌,是發出求助的訊號!
縱使孩子有上進心和自尊心,只要缺乏父母的幫助,就無法發揮。
視孩子為獨立個體予以尊重,站在對等的立場……教養一點都不難。
讓內心的糾葛轉換為理解,你可以成為孩子心靈的領航員!

在教養前先理解孩子,幫你找回孩子的心

【孩子能理解的OK教養】
抱持同理心!真正的心願與表面的要求、別人瞭解自己的心情是一件令人開心的事。
聽孩子解釋!站在對等的立場交涉、盡量尊重孩子的自我主張。
牽著孩子的手引導他們!教養的肌膚接觸,孩子會將不願放棄的情緒發洩在父母身上,是五成對五成的力道。
孩子哭了,就安慰他!引導孩子哭出來,應該解讀為「討厭」?還是解讀為「他只是想說討厭」呢?
建立依戀的基礎!教養的基礎,要從嬰兒時期開始建立。
父母要重視自己!孩子天生就愛父母,要懂得疼惜「愛鬧彆扭的孩子」。
【孩子無法理解的NG教養】
╳對孩子百依百順!不管孩子想做什麼、不想做什麼,只要完全給予尊重,孩子就能感受到父母的誠意與愛,也會漸漸地瞭解自己應該要聽父母的話!?
╳用道理說服!不用強制高壓的手段,而是訴諸於理解能力,讓孩子先瞭解之後,再採取行動!?
╳情緒化地責罵!認為自己在責罵時的本意都是好的,只是強烈地希望自己能夠盡力地讓孩子瞭解某件重要的事!?
╳不理不睬!當孩子不聽話時,會說些「既然這樣,我就把你留在這裡」、「你就自己在這裡哭吧」等等的話,並冷冷將孩子推開。父母相信孩子有自立心,同時也期待孩子能自己站起來!?

當孩子堅持己見地說「我想這樣做」、「我不要」時,
他們所提出的未必就是自己真心希望的事情,
重要的是要能聽出孩子真正想要的是什麼。
因為孩子有一個複雜的心靈構造,才會造成這種雖然理智能理解,
行動卻無法停止,或者大腦能夠理解,情感上卻無法接受的狀況。
要能確實掌握如何迅速判斷什麼樣的狀況適合講道理,什麼樣的狀況不適合。
一個人之所以會情緒失控,是無法靠自己的意志控制的心靈活動所造成的。
只要先原諒自己,並瞭解到孩子也是因為相同的心靈活動,才會造成他不聽話。
在相處的過程中,要對彼此釋出善意。
因為孩子的自立心還未發展完成,很難依照父母的期待,獨力重新站起。
要學會如何支持孩子的自立發展,學會如何放手並成為孩子的支柱。
不狠心地推開孩子,只要協助他們朝向自立發展就可以了。
只要能夠學會如何將這一心一意的愛成功地傳達給孩子的技巧,
能讓孩子瞭解父母對他們的愛,教養真的不難!


作者簡介:

阿部秀雄

東京大學教育學院教育心理學系畢業。曾任千葉縣保育專科學院講師、九十九幼兒教室長等,在這段時間內,發明一種可以讓親子心靈緊密相連的獨創性諮商法,並成為育兒諮商的第一把交椅,為天下親子帶來幸福。目前擔任日本抱抱法協會名譽會長、療癒式育兒網路代表。著作有《相互傳達「我愛你」的育兒法》、《耍脾氣教育法的建議》(以上中央法規出版),《親子一定會幸福的「抱抱法」》(新紀元社出版),《讓媽媽的焦躁變成微笑的魔法育兒諮商》(KANZEN出版)等。

譯者簡介:

陳玉華

政治大學東語系日語組學士,輔仁大學日本語文學系碩士。專攻兒童文學,目前於大學任教,同時從事翻譯工作。譯有《恐怖的食品添加物》(世潮出版)、《橡皮章的幸福物語》、《圖解交通工具修理DIY》、《圖解家電用品修理DIY》、《探索昆蟲微小腦》(世茂出版)。

Brand Sli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