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崗從最年輕的中央政府副主席,到“野心家”,到“高饒聯盟”,到“反黨集團”,角色轉變僅用了短短一年多;然而,否定“集團”、抹去“反黨”,重稱“同志”,降溫則用了漫漫半世紀。最後仍然卡住—
胡錦濤組織人力調查了三年,看了500份檔案,承認“高崗同志對國家、對黨做了許多貢獻”,但是,原結論“不宜糾正”。
為什麼“不宜糾正”?因為一“糾正”,就得揭開中共建國初期第一場凶險詭譎的權爭:毛澤東唆使高崗挑戰劉少奇、周恩來的地位,陳雲和鄧小平卻擔心高崗權力更大,劉、周反擊逼宮,毛澤東被迫拋棄高崗。高崗背負的罪名是欲加之罪,他是代毛受過。
高崗這顆政治彗星,不到知天命之年就突然隕落。當他在台上時,“下流”也是“風流”,據說連毛澤東都羨慕高崗有過100多女人。但他一旦垮台,“風流”便是“下流”。落井下石,這是中共高層鬥爭中最重要的“潛規則”之一。
1935年10月,高崗差一點就被推下“革命”大坑,被主持肅反者砸下大石土塊活埋。那一次,是毛澤東伸出手救了他;19年後,高崗又一次跌落在他自己也參與挖掘的“革命”大坑,被昨天的戰友砸下許多大石土塊。這一次,毛澤東沒有伸以援手,而是砸下了最沉重、最堅硬的一塊大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