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樁陰謀?一場祕密盛宴?或是背負著種族優越主義的歷史包袱,
讓非裔男孩屋大維成為實驗樣本、過著不尋常的生活?
「我是誰?」這個再平常不過的問題,是他必須不斷嘗試去探詢的奧祕……
一旦發現真相,竟使他喪失生存的本能!
M. T. Anderson繼科幻小說《餵食》(Feed)之後,
融合史實和充滿想像力的探索,再度展現其寫作天賦之寬廣。
我是在一間有座花園,但四顧蒼茫的房子裡長大的;晃動在蘋果樹枝間的光芒,是我這輩子最早的記憶。果園和花園四周環繞著圍牆,高度不算低的設計除了用來驅離遊手好閒者好奇的窺視外,也防止我們逃到外頭,奔向自由;不過當時的我還不了解那一點。
關於我的身世,我只知道母親告訴我的部分,我從來沒有質疑過為什麼我是被屋內一群男人共同養大,而其中卻沒有任何一個和我有血緣關係……
直到當我發現我和母親是被買來的,而那是我這輩子最後一次的自由。
——屋大維.空無
屋大維和母親生活在「英格蘭清明學院」,被一群擁有崇高夢想、追逐完美世界的理性哲學家所供養。屋大維從沒意識到自己身處詭異之處——剃光頭、戴上白色假髮、穿著絲緞衣服,受最好的古典教育,更要記錄下每天攝取的飲食量及排泄狀態……他懵懂地以為,他和母親之所以享有這些待遇都因母親出身皇室。在一次違逆皇室伯爵的爭吵後,屋大維和母親如奴隸般被施以殘酷的對待,自此,屋大維才逐漸意識到他僅是學院裡的實驗對象,更發現此項實驗的醜陋本性,以及他在他們之中的驚恐角色。
在一場「接種天花」的實驗宴會——學者們不分人種地為白人及黑人注射因天花而腐敗的膿汁——屋大維再也無法壓抑心中對清明學院的反動情緒,便從高牆環繞的學院中逃離,在革命情緒高漲的波士頓展開他探詢「我是誰?」及追求自由的旅程。
本書第一、二部是以主角屋大維第一人稱來述說故事,第三部則是拼湊了幾位配角來描述他們眼中這個「逃離主人禁錮」的黑奴,在最後第四部當中,屋大維再度從第一人稱來述說最終他如何重返自由的國度。作者巧妙地將史料編織其中,藉由多個人稱的轉換,喚起讀者對於奴隸、人權、民族主義、自由意志、戰爭起因等多項議題的深度省思。
(本書所引述的歷史部分雖然詭異,但都是作者M. T. Anderson從眾多事實中找到。清明學院雖是捏造,但當時確有某些哲學社團進行非歐洲人吸收古典及其他教養能力的實驗。)
作者簡介:
M. T.安德森(M. T. Anderson)
M. T.安德森是好幾本青少年小說的作者,包括《鐵面人(卷二):海上王國》(The Astonishing Life of Octavian Nothing, Traitor to the Nation, Volume II:The Kingdom on the Waves)、《飢渴》(Thirsty)、《貝格.伍思》(Burger Wuss)、《餵食》(Feed),其中《餵食》是國家書卷獎最後決賽參賽者,也是洛杉磯時報圖書獎得主,在波士頓區域長大的他週遭環繞美國早期歷史的氛圍。「我在派出第一隊民兵去對抗英軍的鎮上剪頭髮,」他說,「我的牙齒矯正醫師在保羅.瑞維爾被紅衣步兵捉到的小鎮工作。」在老北橋戰役的第兩百二十五週年,看過幾場歷史重現的表演之後,他開始思索:「沒有受過任何軍事訓練地站在這裡,拿著一把我通常是用來打火雞的槍,面對英軍是種什麼樣的滋味?站在那裡,不曉得誰會贏的滋味如何?我決定從一個不知道戰爭結果,還有必須做下選邊站這個困難決定的人的觀點來寫一本書。」M. T.安德森目前住在麻薩諸塞州。
譯者簡介:
胡洲賢
國立成功大學外國語文學系畢業
嗜書成性,賣文維生
專業翻譯與寫作,兼職廣播節目主持人,在空中分享閱讀喜悅。
譯作包括:《撒哈拉》、《帝國》(馬可孛羅出版);《瘦的秘密》、《鋼琴課》(遠流出版);《科隆911》(野人出版);《誰搬走了我的乳酪》(青少年及兒童版;奧林出版);《小熊貝兒為什麼傷心?》(大穎出版);《終點之城》(麥田出版)等近兩百本;
平日住在山明水秀的台東,熱愛悠閒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