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約聖經背景註釋 | 拾書所

舊約聖經背景註釋

$ 1,422 元 原價 1,800

入境隨俗讀聖經,讓我們與古代讀者一同遇見上帝
當我們到一個異文化地區旅行的時候,入境隨俗是最好的接觸方式:跟當地人一起吃喝、一起搭乘交通工具,跟上當地人走路的速度、對時間的觀念,體會身體語言所代表的意思,參與討論日常關注的議題……。那麼,要讀懂聖經這部距離現代幾千年的文學結晶,我們就更需要認識當時的文化背景,好讓我們可以不用憑空猜想經文的意思,盡量避免對經文的誤讀。

今日的世界和聖經時代的美索不達米亞、希臘羅馬地區差異很大。學者們為了要更明白聖經和其所屬的文化,窮畢生之力研究語言、考古學和歷史,但常常只能在大學圖書館裡看到他們的心血結晶。本套註釋首開創舉,把學者們的研究成果用便於查找的編排方式,按照經文逐節彙整成冊,並涵蓋整本聖經。
地理、歷史、語言、風俗習慣、古代近東文學和考古學六方面,是本套書關注的焦點。讀者可以在這部註釋中找到從未想過要在聖經辭典裡查的東西,或甚至連聖經辭典也查不到。例如在參孫和押沙龍的故事中「頭髮」的重要,還有鹽之盟約當中鹽的使用,甚或是在被毀的城中灑鹽。認識經文的背景,主要目的不在於讓我們證明聖經的真實性,而是透過對當時代文化的了解,更深地認識聖經真理,也更深認識這位選擇人所理解的世界觀,向人說話的神。

作者簡介:

華爾頓(John H. Walton)
伊利諾州惠敦大學舊約教授,曾於芝加哥慕迪聖經學院教授舊約和希伯來文。著有《舊約背景與年代圖表》(華神)、《俄巴底亞‧約拿書》(天道)、《早期以色列人文背景中的文學》(Ancient Israelite Literature in its Cultural Context),並與希爾合著《舊約聖經調查報告》(A Survey of the Old Testament)。

麥修斯(Victor H. Matthews)
西南密蘇里州立大學的宗教學教授。著有數本關於舊約的著作,包括《古代以色列的社交世界:主前1250~587年》(Social World of Ancient Israel: 1250-587 BCE),以及合著《舊約:文本與脈絡》(The Old Testament: Text and Context)、《聖經中的風俗習慣:聖經時代生活指南》(Manners and Customs in the Bible: An Illustrated Guide to Daily Life in Bible Times)等書。

夏瓦拉斯(Mark W. Chavalas)
威斯康辛大學拉科羅斯分校歷史學教授。編有《Emar:銅器時代晚期的敘利亞歷史、宗教與文化》(Emar: The History, Religion, and Culture of a Syrian Town in the Late Bronze Age),並與其他學者合編《古敘利亞研究的新眼界》(New Horizons in the Study of Ancient Syria)、《美索不達米亞與聖經》(Mesopotamia and the Bible)等書。

Brand Sli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