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境隨俗讀聖經,讓我們與古代讀者一同遇見上帝
當我們到一個異文化地區旅行的時候,入境隨俗是最好的接觸方式:跟當地人一起吃喝、一起搭乘交通工具,跟上當地人走路的速度、對時間的觀念,體會身體語言所代表的意思,參與討論日常關注的議題……。那麼,要讀懂聖經這部距離現代幾千年的文學結晶,我們就更需要認識當時的文化背景,好讓我們可以不用憑空猜想經文的意思,盡量避免對經文的誤讀。
今日的世界和聖經時代的美索不達米亞、希臘羅馬地區差異很大。學者們為了要更明白聖經和其所屬的文化,窮畢生之力研究語言、考古學和歷史,但常常只能在大學圖書館裡看到他們的心血結晶。本套註釋首開創舉,把學者們的研究成果用便於查找的編排方式,按照經文逐節彙整成冊,並涵蓋整本聖經。
地理、歷史、語言、風俗習慣、古代近東文學和考古學六方面,是本套書關注的焦點。讀者可以在這部註釋中找到從未想過要在聖經辭典裡查的東西,或甚至連聖經辭典也查不到。例如在參孫和押沙龍的故事中「頭髮」的重要,還有鹽之盟約當中鹽的使用,甚或是在被毀的城中灑鹽。認識經文的背景,主要目的不在於讓我們證明聖經的真實性,而是透過對當時代文化的了解,更深地認識聖經真理,也更深認識這位選擇人所理解的世界觀,向人說話的神。
作者給《新約聖經背景註釋》讀者的話
新約的每一節經文,都可以用文化與歷史背景清楚來說明……文化處境的不同,會影響我們對新約的理解。例如:古代有許多驅魔的人,因此,耶穌趕鬼的事不會令古代的讀者太希奇;但是大部分驅魔人都是用咒語,或虐人的辦法,設法把鬼趕出去,而耶穌卻「用祂的話」就奏效,這是令他們非常希奇之處。若知道猶太人說「復活」是什麼意思,就可以回答今天許多懷疑者對耶穌復活之特性的問題。這本註釋書惟一的目的(與大半註釋書不同),是要提供最相關的文化、社會和歷史資料,讓人在讀新約的時候,能像原初的讀者那樣去理解。
作者簡介:
季納(Craig S. Keener)
美國杜克大學博士,現為艾斯伯利神學院新約教授,也是美國浸信會聯會按立的牧師。其作品見於《今日基督教》(Christianity Today)和《解釋的時代》(The Expository Times)等雜誌。著作包括《大哉聖靈問(I、II、III)》(友友)、《第二春:新約中關於離婚與再婚的教導》(And Marries Another: Divorce and Remarriage in the Teaching of the New Testament)及《保羅、女人與妻子:保羅書信中的婚姻與女性事奉》(Paul, Women, and Wives: Marriage and Women's Ministry in the Letters of Paul)。
季納對於實踐聖經的教導充滿熱忱,年輕時曾經一度因為擔心過度高舉聖經背景的重要性,會讓一般信徒覺得讀經過於困難,因而他徹底拒絕運用文化資料,以至於堅持婦女在教會中應當蒙頭,甚至還鼓起勇氣,想要實行保羅提到的「聖潔親吻」。還好,他後來深入研究聖經的文化背景,發現這是幫助信徒進入聖經世界的途徑。當季納愈是研究,他愈發現神選擇透過文化來傳達祂的話,是有道理的。因為若祂只是賜下抽象的原則,我們可能會倒背如流,卻不會去思想怎樣應用在自己的生活中,若我們想要在生活中效法神,就需要明白這些教訓在原初的文化中究竟是什麼意思,然後才能嘗試將它們應用在我們的文化中。
更多了解這位跨越時空看聖經的學者,請參考他的個人網頁:https://sites.google.com/site/drckeener/ho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