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風物第61卷第1期 | 拾書所

台灣風物第61卷第1期

$ 158 元 原價 180

「台灣風物」創刊於1951年12月,至今(2010年12月)已歷六十年,始終未曾間斷,是戰後民間最悠久的刊物。
  
台灣風物由陳漢光發起成立,陳自兼發行人,楊雲任主編,宋文薰、曹永和、賴永祥等協助編輯。第三卷第一期社長兼主編改為郭薰風,第四期又增設總經理陸中英,第五、六期合刊,社長是蘇惟梁,總經理陸中英兼代主編。第四、五卷發行人是陳國來,並設有北、中、南部三分社及其主任負責人。第六卷一至四期,陳重光任社長,主編是編輯委員會。自第六卷五、六期合刊,至第十卷二、三期合刊為止(1956年至1960年)是台灣風物最艱苦的時期,常因經費不足,發生出版無以為繼的情況。第十一卷第三期起,紐先銘任主編,呂訴上任總經理,林崇智擔任本社委員會主任委員,同卷第四期又增設秘書郭水潭。第十六卷五期(1966年10月)發行人改為林崇智,並擴充編輯委員至二十三人,都是當時學術界的名流,實際編務則由毛一波、王詩琅負責。第二十四卷一期之後,由毛一波擔任主編。第三十卷三、四期,林明德擔任主編。第三十一卷一期,由黃富三擔任主編。自第三十六卷三期至今,編務由張炎憲負責。其間,吳文星、吳密察、翁佳音、李宜洵、林偉盛、陳美蓉等曾協助編輯工作。
  
台灣風物自創刊至十六卷,除一、二卷由楊雲萍擔任主編之外,幾乎都由陳漢光個人負責。在經費拮据時,台灣風物曾以手寫編印發行,或以史料印行充當。自十七卷,林崇智出任發行人之後,在板橋林柏壽捐助成立的林本源中華文化教育基金會的贊助下,台灣風物才漸趨穩定,而有今日的發展成果,這實在歸功於陳漢光創立的辛勞,及感謝林崇智對台灣研究持續不斷地支持與熱誠。台灣風物自二十卷一期之後,改為季刊發行,按期出版,迄今未曾脫期。
  
台灣風物除了定期出刊之外,也出版叢書。陳漢光和毛一波、王詩琅主持編務時,曾出過十多種叢書,可惜大多已經絕版。1988年,台灣風物又出版新的叢書,至今已有六種問世。

Brand Sli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