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詞是一朵情花 | 拾書所

宋詞是一朵情花

$ 246 元 原價 280

20位北京大學、浙江大學教授聯合編審
上至皇帝、士人,下至草寇、青樓女子的宋代眾生相,凝結在宋詞的篇章,情花般幽遠傳香。



本書特色:
【由人說史】
詞人軼事說出宋代文化史,李師師串起皇帝、文人與山賊。
【以今帶古】
以熟悉的電影、戲劇及小說等現代語彙帶出詞境,引人入勝。
【從事觀詞】
史學方法讀詞,還原當代文化;對照現代觀念,貼近詞人心境。

詞人入題,由人說史,連綴成一幅清明上河圖、千嬌百媚的宋世萬象。
在宋詞的幽香縷縷中,深味人間悲歡離合的愛憎。

讀《聲聲慢》背後,李清照少女時期的青澀戀愛;看寫盡青樓繁華的柳永,何不求取功名;重溫讓人心碎的「紅酥手,黃滕酒」,陸游與唐蕙仙棒打鴛鴦的悽美愛情;精忠報國的岳飛,《滿江紅》憤慨與壯闊;金庸小說人物懸念著元好問的《摸魚兒》:「問世間,情是何物?」,詞香留頰之間,細品詞人的生命故事。

在宋朝自由燦爛乃至於漸露腐敗的花園裡,最美的一朵情花莫過於宋詞。她佔盡園中風情,將「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末代帝王之殤與 「義膽包天,忠肝蓋地,四海無人識」江湖草寇的氣魄;「見客人來,襪剗金釵溜。和羞走。」士人千金的羞怯與「此去何時見也,襟袖上,空有餘香。」煙花女子之悽婉;亦或「昨夜雨疏風驟,濃睡不消殘酒。試問卷簾人,卻道海棠依舊。」宋代文人之閒漫與「英英妙舞腰肢軟,章台柳,昭陽燕」青樓文化的豔麗;甚至「憑誰問:廉頗老矣,尚能飯否」復國壯志的愛國熱情及「天不老,情難絕。心似雙絲網,中有千千結」堅定愛情的不朽,都彙聚到詞人們的筆下,凝凍在一首首的詞作中。詞作裡綻開的幽冷香氣,歷經歲寒交替世代傳頌,芳美依舊、回味雋永。

摘詞五首:
薄霧濃雲愁永晝,瑞腦消金獸。佳節又重陽,玉枕紗廚,半夜涼初透。
東籬把酒黃昏後,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簾捲西風,人比黃花瘦。
李清照《醉花陰》

薄衾小枕涼天氣,乍覺別離滋味。輾轉數寒更,起了還重睡。畢竟不成眠,一夜長如歲。
也擬待、卻回徵轡;又爭奈、已成行計。萬種思量,多方開解,只恁寂寞厭厭地。繫我一生心,負你千行淚。
柳永《憶帝京》

纖雲弄巧,飛星傳恨,銀漢迢迢暗渡。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
柔情似水,佳期如夢,忍顧鵲橋歸路。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
秦觀《鵲橋仙》

紅酥手,黃滕酒。滿城春色宮牆柳。東風惡,歡情薄,一懷愁緒,幾年離索。
錯,錯,錯。
春如舊,人空瘦。淚痕紅浥鮫綃透。桃花落,閒池閣,山盟雖在,錦書難托。
莫,莫,莫!
陸游《釵頭鳳》

問世間,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許?天南地北雙飛客,老翅幾回寒暑。歡樂趣,離別苦。就中更有癡兒女。君應有語,渺萬里層雲,千山暮雪,只影為誰去?
橫汾路,寂寞當年蕭鼓,荒煙依舊平楚。招魂楚些何嗟及,山鬼暗啼風雨。天也妒,未信與,鶯兒燕子俱黃土。千秋萬古,為留待騷人,狂歌痛飲,來訪雁丘處。
元好問《摸魚兒》(雁丘詞)

作者簡介:

李會詩

喜歡看書,寫毛筆。因仰慕魏晉風骨,沾染了北方粗獷氣息,樂天知命,開朗達觀,遨遊書海,始終堅持並執著相信「人為財死,我為情生」。

顧問委員會

魏常海 北京大學哲學系宗教學系教授、博士生導師,華夏文化書院導師

孫尚揚 北京大學哲學系教授、博士生導師,華夏文化書院導師

李明友 浙江大學哲學系教授,華夏文化書院導師

陳永革 浙江省社會科學院哲學研究所副所長,華夏文化書院導師

董 平 浙江大學哲學系教授、 博士生導師,華夏文化書院導師

編委會

蔣九愚 江西師範大學教授, 南京大學哲學博士,華夏文化書院研究員

蔣廣學 北京大學團委副書記, 北京大學博士,華夏文化書院研究員

王建光 南京農業大學教授, 南京大學哲學博士,華夏文化書院研究員

郭雙鷹 河南大學教授, 北京大學哲學博士,華夏文化書院研究員

徐 輝 中國傳媒大學教授, 北京大學哲學博士,華夏文化書院研究員

李海春 北京大學哲學博士, 中國傳媒大學傳播學系博士後,華夏文化書院研究員

張鋼強 中央黨校法學博士,華夏文化書院研究員

宋宗宏 武漢大學經濟學博士,華夏文化書院研究員

周文姬 美國南卡羅來納大學博士,華夏文化書院研究員

陳國峰 北京大學哲學碩士,華夏文化書院副院長

褚仁虎 北京大學哲學碩士,華夏文化書院院長

鄭鳴謙 北京師範大學博士,華夏文化書院學委會副主席

Brand Sli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