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袋歌 | 拾書所

皮袋歌

$ 132 元 原價 150

「皮袋歌」緣起
此首「皮袋歌」,乃出自於當代的禪宗泰斗——虛雲老和尚之筆。據《虛雲老和尚年譜》載—
父復回泉州。祖母周氏,年老,以予兼祧繼叔,為定二室。一田氏,一譚氏。二家皆湘籍宦於閩者,世交也。冬月祖母周氏去世,父丁憂守制。
咸豐六年˙丙辰˙十七歲
予在家讀道書三年,認為非極則事,如坐針氈,乃佯博叔父歡,助理家政,以懈其防。一日乘叔父外出,予念離家時至,乃打包向南嶽去,岐路多,半途被截回,將予及從弟富國送至泉州。未久,父將田譚二氏接回,舉行婚禮,將予禁錮,與二氏同居而無染。予為二氏說佛法,亦能領悟,見從弟富國有超俗志,亦時與說法,閨中堂外,胥成淨侶。
予決志離俗,從弟富國同此志,暗探福州鼓山路程,作「皮袋歌」一章,留別田譚二氏,與富國同逃至福州鼓山湧泉寺,禮常開老人,為披剃……
因此「皮袋歌」雖是虛老出家前留別田譚二氏之作;而田譚二氏,爾後也相繼出家,成為覺道上清修的淨侶。
但此歌亦句句皆是老和尚透徹世事的體悟,此乃善知識的悲心切願,冀勉一切眾生,早日放下皮袋,同登涅槃妙果。
今將「皮袋歌」重新排版配圖付梓,願讀者能細玩其味,參出章句之外的真義。

作者簡介:

虛雲老和尚

公,諱演徹,字德清,號虛雲。俗姓蕭,湖南湘鄉人。幼習儒道,嘆非究竟,轉而從佛。屢萌出家之念。十八歲作〈皮袋歌〉行於世。即潛往福建省,禮耆宿常開老人薙染。次年,依鼓山湧泉寺妙蓮和尚受具。隱居後山巖洞中,禮拜《萬佛寶懺》。三年後出山,各處參善知識。

四十三歲,為報母恩,從普陀三步一拜朝禮五臺。五十六歲參加揚州高旻寺禪七,聞杯落地聲大悟。而說偈曰:「杯子撲落地,響聲明瀝瀝,虛空粉碎也,狂心當下歇。」後說法度生,建寺傳戒,廣修叢林有三十餘處。如雲南雲棲寺、福建鼓山湧泉寺、廣東曲江南華寺、乳源雲門山大覺寺、江西雲居山真如寺等。

公於百二十歲時,預告眾曰:「吾死火化,將吾骨灰撒於水中餵魚。」於一九五九年陽曆十月十三日,吉祥臥示寂。荼毘,獲五色舍利無數,大如龍眼核,晶瑩光潔。塔於雲居山。門人出版年譜及法彙行世。

Brand Sli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