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國,孩子感到自己是自己的主人
讓每一位父母關注孩子成長,從培養孩子學會選擇開始。在選擇時,父母是旁觀者,是建議者,是引領者、指導者,而非抉擇者。還孩子選擇的權利,讓孩子在不斷選擇中成長,再成長!
一個國家國民的道德品質如何,取決於這個國家的人民對其子女的教育,也就是家庭對子女的品質教育水準。孩子是家庭教育的鏡子,家庭教育得好,孩子可以成為天使;教育得不好,孩子可能成為魔鬼。因此,對孩子的品質教育不僅關係到孩子個人的成長,甚至還關係到一個國家的命運。
許多孩子受到父母的寵愛,過慣了「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舒適生活,他們不知道父母勞動的艱辛,體會不到獨立生活的能力對他們的重要性,認為生活的一切都來得那麼容易,那麼自然。如是長此以往,就會使孩子滋生貪圖安逸、不思進取的思想,這樣,顯然是不利於孩子今後走向社會發展的,因此,父母應該從小對孩子嚴格要求,對孩子進行生活自理方面的培養和訓練,讓孩子做到自己的事情自己做,養成自我料理、自我管理和熱愛勞動的良好習慣。
在美國,為了讓孩子感到自己是自己的主人,無論是父母還是教師都沒有特權去支配或限制孩子的行為,在孩子一生成長的大多數情況下,師長都不能代替他們對客觀事物進行選擇。
孩子成長的不同階段,會面臨很多選擇的機會,這些選擇機會對於孩子來說,是他們成長的機遇,讓孩子經歷選擇,孩子的能力會不斷提升。每做一次選擇,孩子的經驗、能力便提高一次。因此,父母要放手給孩子機會,不能越俎代庖,事事代替,讓孩子成為現成的接受者,這樣的孩子將來的發展與成長是可悲的,人生遭遇是可憐的。
讓每一位父母關注孩子成長,從培養孩子學會選擇開始。在選擇時,父母是旁觀者,是建議者,是引領者、指導者,而非抉擇者。還孩子選擇的權利,讓孩子在不斷選擇中成長,再成長!
作者簡介:
畢業於生物工程專業,後出國研修心理學,有自己的一套教育理論,經常在報章雜誌上發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