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女少男特攻隊:社區大變身 | 拾書所

少女少男特攻隊:社區大變身

$ 246 元 原價 280

不怕不夠好 只怕不想改
改變是要靠行動的 大家一起來吧!


潘老師有個夢想,希望多種好多樹,讓北回歸線成一條茂密的樹林帶。里長阿公也有個夢想,讓人口外流嚴重,暮氣沉沉的安平里變得生機蓬勃。兩個人的夢想,結合全里民的希望,孩子們組成少女少男特攻隊收集資料,大人也有錢出錢有力出力,全員投入環境大改造……
──────────────────────────
住在鄉下的里長伯阿公,聽到兒子女兒要把孫子阿哲帶到都市,很不服氣。他不明白為什麼年輕人只會口口聲聲說鄉下沒前途,卻不肯多花一點心力來改變現況。

他看到報導,有位美術老師潘老師在推廣『健健美生活』,許多鄉鎮在他的輔導下變得生機蓬勃。他打算請來潘老師,希望能在他的指導下改變安平里,讓外出的年輕人跌破眼鏡。
潘老師觀察了當地的環境,建議大家彩繪、種樹和挖生態池,他說改造社區不能只為賺錢去迎合觀光客,而是要著眼於當地居民的需求,營造出一個具有地方特色居住環境,這樣才能長久。
他們保留大樹,在牆上彩繪,並打算把荒廢的古厝整理成公共空間,並將旁邊的水池整理成生態池。

社區的改造需靠全體居民共同努力,所以潘老師給了建議後,便交由里長阿公帶領里民來執行。他自己又繼續上路,去完成夢想。他的夢想是什麼呢?就是請北回歸線上土地的主人捐地,好讓他沿著島上的北回歸線種一整排樹,這樣,大家坐飛機經過時,就能看到一道美麗的綠色線條。
潘老師約好和阿哲通信,一方面他想知道社區改造的情況,再方面執行時遇到問題,他也可以提供意見。
阿哲告訴潘老師,安平里的人有的熱心參與,有的指要一旁看熱鬧,不過同學們組織了一個「少女少男特攻隊」,一起打掃鬼屋,收集古農具,並決定發揚地方特色,將古厝定為諸羅樹蛙館,取名「呱呱館」。
他們在收集資料時,發生了很大的問題,因為全里諸羅樹蛙知識最豐富的黑松先生不肯配合。大家都知道他有很多青蛙照片,也有錄影帶。可是自從他舉家北上,回來卻只剩他一人時,他就不再和鄰居往來,每天默默的在池邊養鴨子。潘老師建議少女少男特攻隊要用開放的心情去接近黑松先生,孩子們害怕黑松先生的冷漠,決定先找其他人做和青蛙相關的東西,譬如畫青蛙、摺紙青蛙、縫青蛙布偶、做青蛙下蛋飲料、烘烤青蛙造型麵包……

除此之外,生態池也逐漸有了規模,周圍野薑花遍布、花叢間蝴蝶飛舞、池裡水蠆、蝌蚪優游,水面上蜻蜓穿梭……
就在大家都覺得希望無窮時,竟然發現,除了黑松先生的田之外,其他田裡都出現福壽螺,公所趕緊派人來指導使用新農藥。這個課題也讓里長阿公反思到底用藥度學蟲害比較好,還是向黑松先生那樣用鴨子除蟲比較好。
一次孩子追逐小鴨子,追到黑松先生家的院子裡,大家都很擔心黑松先生會因他們誤闖私人土地而生氣,阿哲卻發現黑松先生對待他弟弟阿宏非常友善、慈愛。有了這個奇特的發現,孩子們便透過阿宏去接近黑松先生。慢慢的,他們知道原來黑松先生到北部時,一次車禍,孩子和妻子都過世了,只有他活著,他一直很愧疚,每每想起他以前帶兒子去找樹蛙的情形,心裡就非常難過。阿宏很像他兒子,所以他對阿宏特別疼愛。敞開心門後,黑松先生答應提供他收藏的諸羅哇資料給呱呱館,並帶孩子們去找各種青蛙。
社區改造終於有了突破性的成功。

小學畢業後,阿哲還是跟爸媽北上念國中,但是里長阿公可沒時間難過,因為假日外來遊客多了,他忙著和大家討論更長遠的規畫,像是爭取經費,鋪設腳踏車專用道;邀請黑松先生擔任賞蛙導覽員;更打算拜託黑松先生推廣鴨耕法,讓安平里變成一片不用農藥的清淨土地……
當然,環境變好了,爸爸媽媽帶阿哲回來的機會也更多了。少女少男特攻隊並沒有因阿哲離開而解散,每到假日,他們都會忙著向外來客推廣他們的社區改造理念,連回來做客的潘老師聽了都忍不住笑起來。



有一次,看到一群孩子放學了,在路邊嬉鬧,有個小孩拆開一盒糖果,包裝紙順手往地上扔,另一個孩子說:「你亂丟紙屑。」這孩子回答:「有什麼關係,反正每天都有人掃馬路,太乾淨了,清潔隊員就沒工作了。」其他孩子哄笑起來,大家搶著分糖吃,再沒人去管那片包裝紙。

可是那片紙屑一直留在我心裡,像胚布上一點不經意沾染的墨,不礙事,卻一個不留神就非要看到。我知道我拿不掉那個異樣的點,但是,多麼希望這種不經意的沾染可以少一點,單純的布面可以更完整的留給真正要下筆的彩繪。

「關心家人」、「尊重他人」、「愛護社區」、「珍惜資源」、「體貼生命」……這樣的論調經常被提起,可是,怎麼付出行動呢?如果「關愛」只是一道測驗題,知道作答就好,和行動不必相應的話,那將是一件多麼嚴重的事!到底要有什麼準備,才能讓人「理解」關愛的重要,又要「怎麼付出」關愛呢?我首先想到的是,對需要被關愛的對象得先有認識,不是認識標準答案喔,而是讓孩子(甚或每個人)都意識到:其實我們並不是在家庭生活、學校生活之後才進入社會生活,而是一出生就投入這個共生共榮的大鎔爐。生病了,找醫生;迷路了,問警察;冰箱空了,上市場;筆記本用完了,到文具店;電話不通,找電信局;寄信到郵局;買菜到市場;貓狗生病找獸醫;要種植找土地;要救援找消防隊;要分享找朋友;要溫暖找家人……我們和社會上的每件事、每個人都有直接或間接的關係。有了這層息息相關的認同,才能以自己的立場去思索行動方式。這樣,要「愛屋及烏」的付出關愛,是不是會容易些呢?

基於這些理由,「陽光少年遊」這個系列的構想於是成形。在這裡,不是要為大人物作傳,而是為小人物寫精神,為尋常工作找價值。希望透過作者的筆,傳達出不同崗位上的人樂天安命、認真積極的生活智慧;透過小說的形式,提供孩子一些思考的依據;更希望初探社會的孩子能因此對週遭的人事物多一分愛惜與尊重。

說「生活教育」或「生命教育」都太沉重,如同聽人「說教」令人不舒服;不過,聽人「說故事」卻令人開心。從故事當中發現原來有許多別人的事情可以反射在自己身上,有許多別人採用的方法可以借取,有許多別人的觀念值得參考,有許多別人的是非成敗可以拿來反思檢討,要比讓人家直指鼻子說:你就是這樣那樣,所以才這樣那樣……好多了。

價值觀的養成需要靠外在的示範、經驗累積和獨立的探索判斷,為了避免一廂情願的置入性給予,所以除了文本之外,這個系列還增設了仿「眉批」欄,用來做提問或註解,並供路人甲乙丙發表看法,當然,所有的空白處就留待讀者填補了。章末或文末的「達人筆記」是知識的整理,協助孩子有系統的、輕鬆的了解一個概念或技能,希望全書能達到知性、感性盡收的目的。

期待「陽光少年遊」像一串鑰匙,可打開不同領域的思索空間,讓孩子們願意進來駐足留連,並採擷能夠滋養自己生活的養分。

作者簡介:

周姚萍

兒童文學工作者。著有《山城之夏》、《我的名字叫希望》《種蘿蔔──熱血大哥的追夢計畫》等小說,《大巨人普普》《妖精老屋》等童話,譯有《四個第一次》、《獅子變小豬》系列等日文童書。

創作和翻譯的作品,曾獲「行政院新聞局金鼎獎優良圖書推薦獎」、「聯合報讀書人最佳童書獎」、「幼獅青少年文學獎」、「好書大家讀年度好書」、「小綠芽獎」等。

繪者簡介

鐘燕貞

畢業於復興商工美工科,曾任職出版社從事美術編輯和插畫工作,目前是SOHO族。繪過的版品有:《森林共和國》、《臭臉轉學生》、《臺大校園自然步道》、《臺北城市公園之旅》、《玩藝術學數學》(六冊); 畫過的封面有:《時報廣場的蟋蟀》、《當三葉蟲統治世界》、《夏日農莊》、《島居歲月》、《香草豆和雞湯塊》、《我的爸爸會賣九層粄》等。

Brand Sli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