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明信片(1940’s-1970’s) | 拾書所

香港明信片(1940’s-1970’s)

$ 360 元 原價 400

香港發行明信片,至今已有百多年的歷史。明信片除作為一種傳遞消息的工具外,本身亦兼具極高的欣賞價值及紀錄歷史的功能。隨着大眾對文化和歷史的興趣日益濃厚,明信片已成為不少收藏者蒐集的重點對象。可是,由於早期香港歷史明信片大多已郵寄海外,要搜集殊不容易。

本畫冊的幾位編者均為香港歷史明信片的收藏家。他們從大量的藏品中,精選二十世紀四十至七十年代,共百多幀香港歷史明信片成書出版,以饗讀者,實為一件難得的好事。編者對書的內容悉心安排,所述文字經嚴謹的考證,使圖文相映,渾然一體,簡要而生動地紀錄了近半個世紀香港外貌與社會的變遷,是不可多得的既具欣賞價值,又具參考價值的畫冊。

作者簡介:

鄭寶鴻,香港歷史博物館、香港文化博物館及香港大學美術博物館名譽顧問,香港錢幣研究會副會長兼義務秘書、香港郵票錢幣商會副會長以及香港收藏家協會名譽顧問。
著有:
《圖片香港貨幣》
《香港明信片精選1940’s–1970’s》(合編)
《圖片香港郵票》
《圖片香港首日封和集郵藏品》
《港島街道百年》
《九龍街道百年》(合編)
《新界街道百年》
《香江知味:香港的早期飲食場所》
《香江風月:香港的早期娼妓場所》
《香江道貌:香港的早期電車路風光》
《香江冷月:香港的日治時代》
《香江半島:香港的早期九龍風光》
《香江騁懷:香港的早期交通》。

張順光,顧問公司工料測量師,香港收藏家協會副主席、中國郵學會及香港郵學會會員。
著有:
《香港歷史明信片精選》(合編)
《香港明信片精選1940’s–1970’s》(合編)
《香港電車》等。

佟寶銘,明信片、舊照片和郵票收藏家,曾在香港兩家博物館任職考古工作七年之久。
著有:
《香港歷史明信片精選》(合編)
《香港明信片精選1940’s–1970’s》(合編)
《九龍街道百年》(合編)。

陳立明,懷舊店東主。明信片、舊票據收藏家,尤喜五十年代明信片及與火車有關的藏品。

Brand Sli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