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村:消逝的九龍村落 | 拾書所

拆村:消逝的九龍村落

$ 326 元 原價 350

本書以九龍地區村落為描述對象,從清初的「遷海令」以至戰後因應香港政府的城市規劃而村落逐漸被清拆為止。講述了九龍村落及其氏族在經歷清廷遷界、英屬殖民地、日治、解放後內地居民湧入、港府拆村等時期後,日漸式微,甚至消逝。作者藉助文史檔案和口述歷史,再現村落族群的認祖歸宗、抵禦外敵、拜神祭祖和拆村安置等場景,還提到了族譜、祀田、祠堂、寨城、田契、民俗傳統等內容。
作者行文順暢且帶有靈活性,更重要的是「有情」。全書滲透着作者對九龍村落不斷被清拆的悲歌,正如作者在書末的最後一段話:「下一個拆村故事將會在新界開始。」本書雖是在講歷史,但仍帶出近年來港人十分關注的議題:文物保育與城市發展之間如何取得平衡。
全書圖文並茂,既可視為近代以來九龍舊村的故事,也可作為作者張瑞威教授十多年來對九龍歷史研究的一次總結。

書籍重點
導言
談到九龍的歷史,很多人便想到香港電台在1974年攝製的《獅子山下》(Below the Lion Rock Series)電視劇集。這套電視劇集以一個在黃大仙區橫頭磡徙置區的家庭,帶出戰後香港草根階層的生活。香港人對這套劇集一直很有共鳴,雖然當日的橫頭磡七層徙置大廈現已完全被拆卸,改建成較新式的公共屋邨,但對大部份的香港居民來說,獅子山仍然是足以代表他們多年拚搏精神的象徵。
這本書是關於九龍的歷史。與香港島相比,九龍半島的其中一個獨特的地方,就是公共屋邨林立的環境。香港島也有公共屋邨,如1957年落成的柴灣邨和1965年的田灣邨,但始終不多。香港絕大部份的公共屋邨都集中在九龍,而且早在戰後已經開始。屋邨的住戶雖來自內地不同地域,卻擁有一個共通點,就是較為貧窮,於是形成了戰後九龍的濃厚草根文化。不過這些密集地居住在九龍的勞工階層,政治立場卻並不一致,因此在整個50和60年代,左派和右派的衝突幾乎成為了九龍地緣政治的特色,而每年的「十一」國慶和「雙十」節,都成為兩派陣營互相較量的重要時刻。此外,戰後九龍的社會治安問題也較香港島嚴重,筆者一位警官朋友認為,這也與公屋發展有着密切的關係,而且存在一種發展規律。他解釋,當新屋邨建成之初,治安一般很好,因為遷入者多為年輕夫婦。但過了15年左右,當他們的孩子開始長大,貧窮和密集的居住環境,使屋邨開始出現童黨問題。他們欺凌幼小、騷擾鄉里。但再過二三十年,則當日的問題少年已經長大和遷離,屋邨開始出現人口老化問題,而治安則較為好轉。但如果在這個時候香港政府為着安置更多居民和改善居住環境,將舊式屋邨拆卸重建,則童黨問題的發生模式又會再重演一次。
九龍的歷史不可能完全是獅子山下的故事。在地理上,獅子山只是在分隔新界和沙田的東西山脈中的其中一個山峰,例如緊接在它的西面和東面的便有筆架山和慈雲山。在歷史的脈絡中,我們熟悉的獅子山下故事也沒有包含該區的所有人,它比較集中講述屋邨居民,但即使在70年代仍有不少人是居住在簡陋的寮屋區內,本書第六、七章內敘述的大磡村便是這樣的一個寮屋區。大磡村位於黃大仙區龍翔道和彩虹道間,龍翔道北面是獅子山,而彩虹道南面則是戰後香港最具規模的工業區新蒲崗。大磡村也不只是一個住宅區,由於鄰近新蒲崗工業區,使它成為各種工業的加工場所,或小型機器配件製造場,當時稱為「山寨廠」。在戰後成長的一代,許多人在求學時期都去過大磡村的各式各樣山寨廠當暑期工,對這個地方滿載集體回憶。不過隨着70年代末開始,香港工廠北移,在大磡村內,一方面是工業萎縮,另一方面是來港新移民增加,使原本的山寨廠逐漸被住宅取代,而大磡村也成為了香港其中一個最為龐大的寮屋住宅區。許多人以為,戰後來港居民的獅子山下故事是從七層徙置大廈開始的。其實,真正的開始應該是在像大磡村這類同樣的寮屋區。
九龍的歷史還有一大部份是戰前的村落社會,這個範疇並非目前研究的主流,卻是本書的重點。這些村落有着華南村落的一切特色,包括以血緣作為社區組織的紐帶。本書在第一章中,將敘述蒲崗、竹園二村的林氏,如何在清初海盜猖獗的九龍地區,通過協議拜祭同一祖先,使不同背景的林氏認祖歸宗,組織起來成為宗族,抵抗海盜,成功在當地定居;而吳、陳、李三個宗族,更組成跨姓聯盟集團,建立堅固的衙前圍以作防衛。
宗族建立的作用,不是單單防衛海盜,還是控制田產的工具。第二章將講述人們如何透過祭祀祖先和編訂譜牒,建立起一套控制祖先祀田的辦法。田產被登記在不同祖先的名下,於是在同一宗族內,不同房系的子孫所能分享的祀田利益便不盡相同。19世紀中葉,英國政府佔領香港,對這種中國傳統的「股份公司」並沒有立即接受。第三章將敘述導致香港、九龍和新界成為英國殖民地的三條條約,並分析英國統治者如何逐步認同中國人以孝道來控制土地的傳統。到了第四章,本書將以衙前圍作為例子,向讀者展示戰前的九龍鄉村生活。讀者將看到,那是一種人們與神明尤其是祖先共存的社區生活。時至今日,那種生活面貌已經是一去不回。第五章將藉助一位衙前圍村海員的故事,說明九龍村落到了20世紀,轉農為工的情況非常普遍,然而這種轉變,並沒有對當地的傳統宗族社會構成破壞。許多當了數十年海員的村民,如這個例子一樣,晚年回到家鄉,憑藉他們豐富的閱歷和財富,成為鄉長,並帶領村民面對日治時代。日軍佔領香港雖是短短的三年零八個月,但帶來的影響卻是無比深遠的,在最後的第六章和第七章,筆者將分析被日軍統治過的九龍鄉村,宗族社會被嚴重破壞之餘,還要面對內地移民的湧入。在這個過程中,九龍鄉村迅速消逝,而九龍地區的拆村和安置成了港府每年的重要項目,獅子山下的故事正式開始。
本書的材料主要來自兩個方面,一是殖民地政府留下來的檔案,除了香港中文大學和香港大學的館藏外,部份檔案來自香港歷史檔案館,筆者非常感謝該館的許崇德先生及其同事的熱心幫忙。另一種資料是口述歷史,多得九龍十三鄉委員會何其強先生的幫忙,筆者在過去的15年間,向許多村民進行了訪問。何先生在地方工作數十年,不單人望極高,而且對舊「村」和新「邨」都瞭如指掌,是九龍地區歷史的活字典。在他的幫助下,筆者成功訪問了衙前圍吳佛全、吳九、梁錫麟、李富;竹園村林嘉祥、林國強、林丁祐、林大邦、林庚長、林華基、李大同;大磡村潘世章、朱石年、朱三德、劉少卿、林肇熙、林文偉;鯉魚門村葉宋、葉柏強、張福、陳福妹、羅群;茶果嶺邱東、鄧發;牛池灣村並三山國王廟的李世榮、余運其、余志偉、劉宋、楊喜、曾然、劉明、陳芽;彩虹邨凌啟志;衙前塱村陳赤;僑港種植總工會馮容、江榮、郭金等等。筆者希望把他們的故事和經歷呈現在讀者面前,讓大家去瞭解他們的經歷,如何塑造了現時的九龍社會。另外,筆者感謝黎燕芬慷慨地分享了她近年在衙前圍所做的訪問。
將口述歷史作為資料應用,存在一些局限。今天的老人家,和平時候還是小孩子,所以他們的記憶大多已是戰後的事情。幸好,科大衛教授在30年前,連同黃永豪、麥瑞珍、李宜芬三位助手,在衙前圍進行了一系列田野訪問,並留下珍貴的訪問記錄。這批口述歷史,成了本書瞭解戰前九龍社會生活面貌的主要材料。筆者感激科老師分享了他的歷史材料。
最後,筆者必須感激香港三聯書店梁偉基先生和鄭海檳先生的專業編輯工作,令本書生色不少。

作者簡介:

張瑞威,九龍出生、長大,香港中文大學學士,英國牛津大學博士。現任教於香港中文大學歷史系,主要教授清史和世界貨幣史。研究課題雖廣泛,但主要仍圍繞着老百姓的日常生活。生於斯、長於斯,作者一直對九龍歷史情有獨鍾。除了見證其歷史轉變外,更自1997年起,積極投入田野調查和文獻研究中。整整十五年,作者在鯉魚門、茶果嶺、牛池灣、竹園、大磡、衙前圍等舊村進行了大量的訪談。

代表作有〈鯉魚門的歷史、古蹟與傳說〉、〈宗族的聯合與分裂:竹園蒲崗林氏編修族譜原因探微〉、《黃大仙區風物志》(與游子安、卜永堅合編)、〈九龍衙前圍村吳氏祖先的追尋〉、〈九龍十三鄉專輯〉(與蕭國健合編)等。本書的編寫,是作者多年以來的心願,也是他的九龍歷史研究的一次總結。

Brand Sli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