溝通不只是話術?!
其實早在你開口前,溝通就已經開始了。
做對肢體語言和表情,讓你贏得溝通好感覺
感覺對了,事事好談!感覺不對,說再多都沒用。
李四端(名主持人)、周震宇(聲音訓練專家)、馬克(圖文作家)、
黃信彰(肯默整合設計有限公司總監)、劉必榮(談判權威、政治系教授)
臧聲遠(Career總編輯)、謝文憲(兩岸知名企管講師)、薛良凱(普拉爵創辦人暨執行創意總監)
齊聲推薦!
◎身體說的比嘴巴多?你口若懸河說一通,肢體表情卻不斷扯後腿?
◎話術再多卻用不上?學會運用「人、情、時、事」四個按鈕,溝通永遠不會撞牆
◎結合肢體動作、表情、聲音與話語,你的溝通不再只做一半
◎真正的溝通不能靠劇本,第一本落實在現實生活具體場景的實境溝通書,
讀了就會懂,懂了馬上能用,跟任何人都能溝通!
第一次見面、向老闆呈報、跨部門協調、跟廠商提案……
職場上到處是令人緊張焦慮的情境與對象,有時候你明明預先想了很多話題,甚至準備好精彩的內容,但到了現場卻發現,原本想好的內容根本無法好好說出來。或者有時候你說了很多,卻發現同事或老闆表現得毫無興趣。
問題出在哪裡?有沒有可能我們對於溝通始終存在錯誤觀念?
迷思一:以為「溝通就是滔滔不絕」
真相:溝通重要的不是在說話的內容,而是傳遞一種「感覺」,口才好不見得能打動人。大部分的人都不會喜歡第一次見面就滔滔不絕的人,那麼,為什麼要要求自己成為那種人?
迷思二:以為「只要將話說清楚,別人就會懂」
真相:溝通時,對方「看到的是你的全部」,不只是你「嘴巴」告訴他的部分。很多書都教我們話要怎麼說,卻沒有提到身上其他的部分該如何搭配,才能清楚傳遞你的訊息。
迷思三:以為「與人為善,不能表達負面情緒」
真相:真正的溝通是,即使說出真實但負面的情緒,但對方卻能接收到你的善意,持續維持溝通的可能。
溝通之所以讓人痛苦,是因為大部分的人都以為溝通就是話術,
事實上,在我們開口說話之前,身體已經早先一步透露了我們的意向,
同樣的,對方還沒說話,你也已經從他的肢體動作形成判斷:
有些人還沒開口,你就覺得他「看起來」很親切?
有些人迎面走來,你覺得他「感覺」很跩很討厭?
有些人說話「聽起來」很誠懇,但你就是覺得這個人不可信任!
這「看起來」「感覺」「聽起來」是怎麼來的?其實溝通早在我們開口說第一句話前就開始了! 我們來看看以下實境:
情境一:「出席廠商餐會,有新朋友找你講話」
NG:手插口袋,緊抓包包,翹腳,雙手抱胸,摸頭髮或頸鍊。(這幾種動作都顯示緊張與不安)
OK:將身體正朝著對方,適時加上「偏頭注視」。(人的身體會朝著自己有興趣的事物)
情境二:部門會議
NG:雙手放在扶手上,或桌子底下,身體偏離會議桌。(表示心裡另有想法)
OK:將雙手放在桌上,視線和主持人適當接觸。(顯得專注投入)
職場中滿是讓人緊張的溝通狀況:向老闆呈報、跨部門協調、對客戶提案…本書濃縮上班族職場上最常發生的壓力情境,分別需面對的溝通對象與應對之道。作者以心理學和行為學專業背景出發,將溝通落實在現實臺灣職場中。讀完本書,你將學會如何在開口之前,就讓別人對你擁有溝通好感覺。
作者簡介:
裘凱宇
輔仁大學社會心理研究所碩士。溝通表達、親密關係教育專家。知名企業內部訓練講師、《Smart智富雜誌》講座與工作坊、公共電視臺「爸媽囧很大」節目受邀之心理專家。具備NGH諮詢催眠師認證、大專講師證,也是和風談判學院合格講師。擁有多年行銷業務與教育訓練經驗,曾任活水顧問公司執行長、歐易亞科技教育總監、大學講師。
楊嘉玲
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與諮商研究所碩士。國家認證諮商心理師。溝通表達、親密關係教育專家、作家、啟點文化有限公司負責人。公共電視臺《爸媽囧很大》、八大電視台《愛情敲敲門》節目受邀之心理專家、《愛情一號》專欄作家。曾任大學專任講師、活水顧問公司教育總監、各大基金會特約諮商師、駐校/醫院諮商師、研究專員。與裘凱宇合著《啟動改變力》(2012,馥林文化出版)。
兩位作者目前活躍於兩岸三地各知名企業職場溝通培訓與與講座。
想了解更多,請上:
啟點文化官方網站:www.koob.com.tw
粉絲頁《Turn-Key Solution 解決你心裡大小事》:https://www.facebook.com/turnkey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