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地方小戲及其音樂之研究【修訂本】 | 拾書所

中國地方小戲及其音樂之研究【修訂本】

$ 792 元 原價 900

中國戲曲依其表演藝術形式可分為大戲小戲與偶戲,其中小戲為戲曲的雛形,屬於原生形態,並且根源鄉土,與當地的歷史地理風俗相結合,因此小戲擁有我國民族藝術文化之特性,若論戲曲起源,則小戲具有極重要的地位與藝術價值。
我國幅員廣大,戲曲藝術分布全國各地,劇種就有三百多種,並且戲曲乃有機體,會隨時空之變化而消長,各個劇種之生態,也因時地之變遷逐漸演化。作者運用《中國戲曲志》、《中國戲曲音樂集成》、《中國民間歌曲集成》、《中國地方戲曲集成》等為材料,逐一將尚保有小戲的各劇種,分為「小戲型態」、「小戲群型態」、「由小戲將過渡為大戲型態」、「已成大戲尚含小戲之型態」、「大戲傳播中餘存小戲之型態」等五種類型,從其定義、起源、音樂、發展之徑路、題材類別、文學特色、與藝術性格等,進行分析研究。為目前研究小戲最完備之著作之一。

作者簡介:

施德玉
香港新亞研究所文學博士學位
美國Lindenwood大學音樂教育學系碩士學位
中國文化大學音樂系國樂組學士學位
現任職務
南華大學民族音樂學系專任教授
中華民國國樂學會副理事長
中華民俗藝術基金會董事
台灣樂舞文教基金會董事
工作經歷
國立台灣藝術大學學務長
國立台灣藝術大學表演藝術學院院長
全國大學院校藝文中心秘書長
琵琶學會理事
民族音樂學會理事
主持文建會〈新營竹馬陣研究計畫〉、〈高雄地區車鼓陣調查研究計畫〉協同主持〈臺南縣車鼓陣調查研究計畫〉
主要著作
《北曲中可增減曲牌的研究》、《董西廂曲樂之研究》、《中國地方小戲及其音樂之研究》、《板腔體與曲牌體之研究》、《鄉土戲樂全才林竹岸》、編著《台南縣車鼓竹馬之研究》、和曾永義合著《地方戲曲概論》。
得獎紀錄
先後二次獲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甲種研究獎勵
中國藝術研究院學術論文獎
國立台灣藝術大學學術研究獎
中國文化大學學術研究獎

Brand Sli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