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奎斯的魔幻 × 莫里哀的辛辣
電影「穿牆人」原著作者,法國狂想大師埃梅最重要的長篇小說
◎2007年台北電影節評審特別獎《穿牆人》原著作者
◎法文翻譯名家邱瑞鑾選書
十九世紀後半,在法國一個叫做克拉克比的農村中,誕生了一隻顏色像翠玉一樣的綠色牝馬。日後,牝馬的主人老歐頓竟成了地方上的有力人士,而綠色牝馬的畫像也因此高高掛在歐頓家的客廳,彷彿守護著飛黃騰達的歐頓家。但實際上,這幅神奇的畫,一直窺伺著村中最私密、最不欲人知的情事…
這部小說交錯地以第一及第三人稱觀點,透過一幅神奇的畫「綠色牝馬」的講評,揭露了法國第二共和至第三共和時期,兩個家族、三代之間長期的勾心鬥角與私密性生活,同時也栩栩如生的呈現了當時法國複雜的政治氛圍。不僅結構、情節充斥著埃梅式的狂想,敘述筆法也鮮活有力。
埃梅在小說中盡情地調侃帝制派,教會,以及各種道貌岸然的做作姿態,而對性和欲望更是有非常露骨的描寫。書中生猛的幽默感,誇張的人物描繪與濃厚的鄉土氣息,使得埃梅常被與拉伯雷、莫里哀等法國文學巨匠相提並論。
各種不可思議的荒誕情節,甚至死人和活人都能說話……種種光怪陸離在這樣的脈絡下卻是毫不突兀,以幽默的方式充分表達了各種諷刺、讚揚、嘲謔的情節,為此小說最大的特色。
◎法國荷諾多文學獎(Prix Renaudot)得主
◎與拉伯雷(François Rabelais)、莫里哀(Molière)齊名的法國文學巨匠
◎英國《泰晤士報》讚譽埃梅「是二十世紀最出色的法國文學家」。
◎紐約《時報書評》編輯兼著名書評家普雷司考(Orville Prescott):「他的機智、諷刺與冷嘲式
的幽默感,令他的作品具有高度的可讀性與娛樂性。」
◎法國文學翻譯家Norman Denny:「埃梅是說故事高手,他的新鮮點子源源不絕,因此總是有許多
的話想說。他筆下的主角雖然總帶著詭異與荒誕,但只要仔細觀察,會發現他們有一種近乎狄更
生式的寫實性及普遍性。對於他的主角們,埃梅時而譏諷,時而斥責……總的來說,那是一幅充
斥著喧囂、悲傷、活力、複雜的人生寫照。」
作者簡介:
FNC EntertainmentFNC Entertainment
你可能沒有聽過馬歇爾.埃梅這位法國作家,但是,也許你對2007年台北電影節評審特別獎作品《穿牆人》,還留有深刻的印象。而《穿牆人》這部奇幻又浪漫的小品,正是改編自埃梅精彩的同名短篇故事。
埃梅誕生於法國東部的鄉村專寧(Joigny),是家中六個小孩中的老么,父親是名貧窮的鐵匠。二歲時母親去世,由擁有農莊與瓦窯的外祖父母,和經營磨坊的阿姨相繼撫養長大。從此,田園生活成為他重要的寫作主題。
1923年由軍中退役後,從事過銀行職員、保險代理和記者等各式各樣的工作。1925年,正式開始從事寫作。1926年發表小說《醉漢燒柴》(Brûlebois)、《去回》(Aller Retour),1929年,以小說《死亡之桌》(La Table aux crevés)獲得法國五大文學獎之一的荷諾多文學獎(Prix Renaudot)。
1932年,《綠色牝馬》(La jument verte)使埃梅在國際間得到前所未有的成功。這部小說交錯地以第一及第三人稱觀點,透過一幅神奇的畫「綠色牝馬」的講評,揭露了法國第二共和至第三共和時期,兩個家族、三代之間長期的勾心鬥角與私密性生活,同時也栩栩如生的呈現了當時法國複雜的政治氛圍。《綠色牝馬》生猛的幽默感,誇張的人物描繪與濃厚的鄉土氣息,使得埃梅常被與拉伯雷、莫里哀等法國文學巨匠相提並論,也是埃梅的代表作品。
此外,埃梅的短篇作品在讀者間也有很高的評價。其中最受歡迎的寓言故事集《貓咪躲高高》(Les Contes du chat perché),描寫了兩位可愛的小女孩與農莊裡飼養的動物們妙趣橫生的冒險。如同埃梅自己所說,這本故事集乃是寫給「四到七十五歲的兒童」,書中的角色與情感刻畫極具魔力,連大人都難以抗拒,是埃梅寓言體作品中的佼佼者。
埃梅是位多產作家。共留有十七部長篇小說、九部短篇小說、十部戲劇、三冊童話、超過一百六十篇文章和故事,許多都曾改編成電影。至今,在埃梅曾居住的巴黎蒙馬特區仍可看到當地為了紀念他而矗立的「穿牆人」雕像。
譯者簡介:
邱瑞鑾
當代法文翻譯名家,台灣台中人,東海大學哲學系、法國巴黎第八大學法國現代文學DEA(高等深入研究文憑)畢業。長年專事法文文學作品翻譯,譯筆信實流暢,致力呈現原著文風,譯著少而精緻,包括《可笑的愛》(作者米蘭‧昆德拉特別指定全新法文版翻譯),《貓咪躲高高》、《綠色牝馬》(以上二書新版皆由貓頭鷹出版社出版),《潛水鐘與蝴蝶》(2007年改拍電影,獲65屆金球獎諸多獎項),《位置》、《身分》、《小姐變成豬》、《金魚》、《戴眼鏡的女孩》、《一直下雨的星期天》,以及法國當代文壇最會得獎、氣闊最恢弘的小說家史岱凡.奧德記的作品《雲的理論》(已由貓頭鷹出版),並將十多年來每日進駐法國國家圖書館的讀書日記寫成《布朗修哪裡去了?一個普通讀者的法式閱讀》。最新翻譯力作為女性主義經典《第二性》,兩千兩百多個日子,逐字逐句殫精竭慮,終於完成勘稱譯界顛峰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