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現女同性戀、男同性戀、雙性戀與跨性別 | 拾書所

發現女同性戀、男同性戀、雙性戀與跨性別

$ 646 元 原價 680

臺灣的同性戀或相關的性別運動日益興盛,國內院校開設許多同性戀研究、酷兒研究等主題通識課程,「女同性戀、男同性戀、雙性戀、跨性別」(LGBT)相關團體相繼成立,而在二○一二年,臺灣同志大遊行堂堂邁入第十屆。本書詳細說明歐美LGBT相關的過往今昔,並強調LGBT的個別特質與交錯性。
全書有四部分:歷史、政治、文學與藝術、媒體。在歷史與政治的部分,著重探討古代與現代酷兒的性慾特質之呈現,以及性慾特質與認同在政治上的熱門發展。文學與藝術提供許多可讓LGBT人們按圖索驥的資料來源,並做出貫時而不失細緻的分析與探討。媒體部分則討論例如電影、電視、網路等媒介所導致有關酷兒能見度的權衡與矛盾,這是生活在當代世界的LGBT人們不可避免需要思考的問題。本書最具特色的是每個章節中皆會附上主題相關的精選文獻,讓讀者理解脈絡流變後可直接閱讀原典,因此無論是LGBT初探者或希望能更深入瞭解的讀者,都可從本書獲得深刻的理解。

作者簡介:

Deborah T. Meem

辛辛那提大學女性研究學系教授。學術專長有:維多利亞時代文學、女同志研究、十九世紀女性小說。一九八五年在紐約州立大學石溪分校取得博士學位。其作品出現在《性慾特質史期刊》(Journal of the History of Sexuality)、《女性主義教師》(Feminist Teacher)、《通俗文化研究》(Studies in Popular Culture)。

Michelle A. Gibson

辛辛那提大學婦女研究系大學部系主任。研究領域包括:美國文學、寫作研究與教學法、以及創意寫作。一九九三年在俄亥俄大學取得博士學位。她最近期的著作是將酷兒與後現代認同理論應用到教學實踐和通俗文化上。

Jonathan Alexander

加州大學爾灣分校英語系副教授。研究興趣包括:新興的傳播科技在寫作教學上的運用、以及情慾研究,並擔任《雙性戀期刊》(the Journal of Bisexuality)總編。

譯者簡介:

葉宗顯(負責本書第一至八章、第十三至十五章的翻譯)

國立中山大學政治研究所碩士

黃元鵬(負責本書第九至十二章的翻譯)

英國蘭開斯特(Lancaster University)社會學研究所博士班

曾任中州技術學院專任講師

Brand Sli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