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流 | 拾書所

念流

$ 246 元 原價 280

當你動了念時,這念便日夜纏繞著你,
使你為之所繫所縛。

作者多年來,出門時,口袋裡總是帶幾張紙、一枝筆,心裡那些摩摩挲挲的念頭一旦形成一個什麼句子的時候,就把它記下來,回到家裡,那紙片就放在桌上,或塞到一個什麼盒子裡。
這些隨筆在謄抄和刊登時,都是未經分類的,摸到哪一張就抄哪一張,可抄的就抄,不可抄的就燒掉。因為對作者來說,其實生活和意念本就是如此交雜的。

※特別收錄:東海大學社會學系助理教授黃崇憲〈缺席的在場—追憶生活者孟東籬〉

「用一般的看法來衡量孟東籬,錯了,他是非常特殊、非常另類的,要用新的、不同的哲學來看這個人,才能給孟東籬一個正確的詮釋。老孟是屬於山水的、是屬於海洋的、是屬於女性的,也是屬於詩的。」——詩人 瘂弦
「簡約的哲學類似於藝術的創作,都在試圖以最少的表現承載最多的意義。老孟用實際的生活展示了他對人生終極關懷的解讀。」——南華大學專任副教授 明立國
「老孟是我們這個時代特立獨行的人,致力於把日常生活的時時刻刻變成是存有的,感受四季的變化,為春天的到來而欣歡,他書寫,他傾聽,他真正體驗著自己,把生存美學貫徹到生活。」——東海大學社會學系助理教授 黃崇憲

王智章、朱天文、朱志學、朱增宏、江日新、何新興、呂學海、李日章、李寶蓮、孟子青、孟心飛、孟瀋之、明立國、林安梧、林倉鬱、林麗雲、洪米貞、紀淑玲、奚淞、徐錫鈺、曹又方、陳大威、陳念萱、陳素香、陳鼓應、黃怡、黃崇憲、瘂弦、齊淑英、蔣素娥、蔣勳、韓良露、藍山靈、羅文嘉、蘇南洲。——攜手懷念.推薦

作者簡介:

孟祥森

筆名孟東籬,一九三七年生於中國河北省,一九四八年來台,就讀鳳山誠正小學,一九五七年考上高雄中學,後進入台灣大學哲學系、輔仁大學哲學研究所畢業。曾任教於台灣大學、世界新專、花蓮師專。

自一九六七年到二○○五年止,孟祥森先後翻譯《齊克果日記》、《沈思錄》、《異鄉人》、《如果麥子不死》等西洋文、史、哲、心理、宗教書籍共計約八十二本,譯作品質與數量為當代少見。

早年以漆木朵為筆名,發表《幻日手記》、《耶穌之繭》。一九八三年起,轉向生活札記體寫作。共計出版《萬蟬集》、《濱海茅屋札記》、《野地百合》、《念流》等十七本自然及禪學著作。

曾在花蓮鹽寮海邊築茅屋而居,被認為是台灣實踐環保生活的作家代表。孟祥森一生特立獨行,具體履行其倡導的愛生哲學,蔣勳曾以「第一個,或許也是唯一一個—台灣在生活裡完成自己的哲學家」稱之。

一九九七年,移居台北陽明山平等里磚屋。二○○九年九月,罹患肺腺癌辭世,享年七十二歲;「那花,就那樣兀自開著」,是孟東籬為自己一生,所下的最後註腳。

Brand Sli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