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道院點心食譜:中世紀修女代代相傳,撫慰人心的百年傳奇糕點配方 | 拾書所

修道院點心食譜:中世紀修女代代相傳,撫慰人心的百年傳奇糕點配方

$ 308 元 原價 350

【本書特色】
50種樸實、精巧的修道院點心
7家特色西班牙修道院名品介紹
紀錄當代經典西點最原味的製作方法
完整重現中古世紀傳承至今的美味配方

【本書內容】
在嚴謹的戒律之下生活的修女們一直以來在修道院裡,珍視守護著這中古世紀便流傳下來的食譜。由於是在資源與食材都不如現今繁多豐富的時代所衍生的食譜,因此製作方式也十分簡單,但做出來的點心裡,那種由衷真切的美好滋味,是難以言喻地令人感到舒服安心的味道。
作者丸山旅居西班牙時,所住的友人家對面有一家修道院,因此有機會品嘗到修女們烘焙的糕點。當日正好是修道院為了某種名義慶祝的日子,因此修女們分贈街坊鄰居她們製作的點心。夾著野生黑醋栗果醬的派當中,還有卡士達奶油內餡,溫暖柔滑的味道至今還鮮明地浮現於丸山腦海中。
由於西班牙九成以上人口皆是天主教徒,許多祭禱和行事原則都與宗教息息相關,而且也有針對特別的節慶日所吃的各種點心。這些點心的外觀看來平凡無奇,滋味也十分簡單樸實,因為是採用從久遠以前便未曾改變的作法,直至今日還保留了最初原始的外觀形式,也是各個家庭中熟悉常見的糕餅。
西班牙的女子修道院從中古世紀開始便有製作烘焙點心的習俗,當時的修道院是整個村莊裡唯一擁有烤箱的地方,遑論有充足配給的砂糖、蜂蜜、麵粉、雞蛋等物資原料等,因此修道院點心被視為極有價值的物品,除了作為表示感謝的贈予物,也會用於祝禱活動或呈獻給王公貴族。
由於西元八至十五世紀期間的復國運動,許多改信基督教的猶太教徒及伊斯蘭教徒進入了修道院,也為原先的點心製作方式帶來了很大的影響──出現了油炸、加了水果和香辛料的糕點。在這樣的歷史背景當中,經過了反覆檢視調整味道而完成的珍貴食譜,是幾世紀不外傳的配方,只在修道院裡代代相傳著。另外,拜哥倫布航海時代各國文化得以交流之賜,在世界各地傳教的修士與修女們,也為全世界的烘焙點心文化造成了莫大的影響,巧克力便是一例。因為他們,這些點心首先得以傳播至歐洲許多國家,進而推向世界其他地方。日本古代稱為「南蠻菓子」的糕餅,譬如從葡萄牙傳來的長崎蜂蜜蛋糕,據說原本也是源自西班牙的修道院,輾轉傳至葡萄牙再流傳至日本的甜點。
丸山旅居西班牙約三年,初次與那黑醋栗果醬酥派邂逅時,才知道這些點心的由來和它們受歡迎的程度,又聽聞仍有修道院十分珍視承傳已久的食譜及作法,持續地製作這些被稱為「修道院點心」的糕餅。從那之後,原本就對甜點無招架之力的丸山只要出門遠行,便會惦記企盼著「這裡是否會有販賣可口點心的修道院」而四處探訪,因此有機會品嘗了許多糕點,進而被質地優異,口感、手工皆細緻的修道院點心所吸引著,進而紀錄了這50種中古世紀傳承至今的美味配方。

作者簡介:

丸山久美

出生於東京,以料理家自居,也是西班牙家庭料理教室「Mi Mesa」的負責人。於美國留學後,以導遊的身分周遊世界各國。1984年開始在馬德里定居了14年,跟隨當地開設的料理教室學習西班牙道地的家庭料理,在這段期間開始造訪修道院,並漸漸發掘修道院點心的箇中蘊奧,回到日本後陸續出版了以西班牙家庭料理為主題,引介一些食譜。

著作包括《在家中也能做的西班牙料理》(河出書房新社出版)、《週末做個西班牙海鮮飯行家》、《傳承自西班牙暖心暖胃的料理食譜》(兩者皆由文化出版局出版)等書。

http://www.k-maruyama.com/

譯者簡介:

邱喜麗

加拿大英屬哥倫比亞大學主修日文、副修法文系畢,先後任職於女性時尚雜誌與圖文書編輯,後轉為自由接案文字工作者,從事以翻譯為主及其他審書、編輯、網站文案撰寫等工作。

譯有《看繪本學法語》、《Paris for Men寫給男人的巴黎》、《用自己的節奏過生活》、《開一間屬於自己的店》、《屬於我的溫柔小革命》、《永恆如新的日常設計》、《鐵道迷朝聖之旅》等書。

Brand Sli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