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遠的小說之王:印度說故事大師──普列姆昌德的尋味人生 | 拾書所

永遠的小說之王:印度說故事大師──普列姆昌德的尋味人生

$ 253 元 原價 320

突然,不知從哪飛來一顆子彈打中我孩子的胸膛,
他,就這樣倒下去了……
猜不透的情節走向,冷眼又深情的寫實筆調,
這一秒孤絕到底,下一秒陽光乍現……
印度小說之王──普列姆昌德,
為在角落生存的人們寫下詠唱千遍也不厭倦的送行之歌!

★讀者引領期盼,印度小說必讀經典「普列姆昌德Best Short Stories」最終章,刻骨銘心大完結
★如果你知道印度詩人泰戈爾,一定也要認識印度「小說之王」──普列姆昌德

普列姆昌德是印度現代最傑出的小說家,筆下鍾愛的永遠是現實生活中的小人物,每一篇故事都帶著濃厚的印度民族色彩,令人驚豔的是,即使不懂印度文化,讀來也能感同深受,因為隱藏在故事背後的,全是最平實的人性糾葛及拉扯。有人會說他們偏執得可愛,有人會說他們八股到笨頭,但這些掙扎,全是普列姆昌德在當代觸目所及,又愛、又憐、又憂、又咬牙切齒的……

★上一刻才保證絕對會保護的亡命之人,下一秒卻發現他是自己的殺子仇人……
★長期以來說不在意伴侶出身的未婚夫,竟因她「妓女之女」的身分而在婚禮前夕病倒?
★一邊是永不踏出王宮一步的生命誓言,一邊是愛人伸出來的手……
★決心學會看主子臉色行事求生存的官員,換來一個「趕兒子離家」不然就「革職」的選擇題!
★多次冒死把自己從敵人手中救出的忠心僕人,今天殺死了他女婿、斷了他家香火……

在《永遠的小說之王》中,普列姆昌德用27個被環境、命運拖磨的小人物寫出各式各樣的人性樣貌,有人堅持、有人無奈、有人高潔、有人殘忍、有人反擊、有人淪喪、有人溫暖、有人扭曲、有人可敬、有人可憐……看似不相干的單篇故事,讀起來又在心裡交錯糾纏,他們都以所謂最「正確」的選擇來面對自己的命運,最終,誰能得到幸福呢?

不要以為這是杜撰的故事,
這是活生生的現實!



作者簡介:

普列姆昌德PremChand(1880/7/31~1936/10/8)
就算逝世近八十年,他仍是印度語文學最偉大的小說家,
即使後起之秀的文學技巧和複雜性超越了他,
普列姆昌德的感染力,依舊沒有人能比擬!
現代印度、烏爾都文學的巨匠之一,有印度「小說之王」、「人民作家」之譽,他在印度的地位就像中國的魯迅、俄國的高爾基一樣,無可取代。
普列姆昌德是印度現代最傑出的小說家。一生寫了15部長、中篇小說(包括2部未完稿),以及約300篇短篇小說。他的短篇小說和他的長、中篇小說一樣,在印度有很大的影響,受到廣大讀者的歡迎。
早期普列姆昌德用烏爾都語寫作,後來改用印地語;他秉持著批判現實主義的寫作風格,書寫出反映社會現實的大量優秀作品。文章中飽含愛國者的民族思想,導致殖民印度的英國當局不滿,一再遭受查禁;另一方面因為作品中時常反映印度種姓制度下人性的黑暗面與悲哀,亦造成許多高等種姓者的反彈。在普列姆昌德之前,印度文學充滿了帝王傳說、神話力量,或是逃避現實的幻想作品,而他則帶領人們從幻想的世界裡回到人間和現實!普列姆昌德不僅只在印度被受到推崇,他的許多作品已被翻譯成各國語言,如英文、俄文和許多其他國家語言,受到全世界的重視。

◎普列姆昌德短篇小說集
《27個傻瓜》、《印度漂鳥》、《永遠的小說之王》,從頭到尾,滴水不露的把普列姆昌德都典藏起來吧!


譯者簡介:

唯一一位將普列姆昌德作品由印地語直翻中文的權威級教授
劉安武
劉安武(1930~),湖南常德人,北大資深教授。1951年春肄業於湖南大學中文系;1954年冬畢業於北京大學東方語言文學系,並赴印度留學,相繼就讀德里大學、貝拿勒斯大學。先後學習中國文學、印度文學、西方文學。1958年夏回國,在北京大學東方語言文學系任教至今,任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外國文學學會理事,中國印度文學研究會會長。1988年加入中國作家協會。
劉安武教授具與深厚的中外文學經歷,尤其是中國和印度文學的功底,使他於印度近現代文學翻譯領域取得傲人成績。他翻譯印度近現代文學領域甚廣,包括短篇小說、長篇小說、劇本、詩歌、文學史和理論批評,其中以短篇小說和劇本翻譯成就最為突出。
在印度留學期間,閱讀最多的就是普列姆昌德的作品,並逐漸喜歡上他的小說,總覺得其在作品中塑造的人物形象相對西方文學作品中的人物,更接近中國人,更能引起人們的共鳴。劉安武教授的文字質樸自然,不矯揉造作。


Brand Sli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