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學思歷程(7) | 拾書所

我的學思歷程(7)

$ 253 元 原價 320

在生命的低谷,他們如何學習、如何思考,
決定了他們成為什麼樣的人。

九位智者為你講述「我的學思歷程」,教你如何以不凡的思考力改變未來,以堅定的信念開創局面。九位來自學術界、醫療界、藝文界、宗教界等各領域卓然有成的人士,在本書剖析他們的成長與學習之路,與讀者分享學習經驗與體悟,以及寶貴的人生經驗與思考心得,可作為青年學子規劃個人生命發展之重要參考。

當一個人有機會選擇時,你就要把握機會,因為上天和社會給每一個人奮鬥的契機。
──林柏榕

不管做什麼事,把它做好;不管在什麼職位,把角色扮演好,「做什麼,要像什麼」,那就對了。
──楊泮池

你要訓練自己不能只靠一個辦法思考問題,若只有一個辦法,一旦它失效,你就沒有辦法了。
──徐遐生

人生在世,向前有半個世界,向後面也有半個世界,前面走不通時,回過頭還有半片天地。
──星雲大師

不管做什麼事,都不可能一帆風順,但什麼事都可以突破、解決。你不用擔心,你一定有能力!最重要的是,一定要知道自己想做什麼,要是不知道自己真正的想法,你一定會迷失。
──彭汪嘉康

要能在不同性質的工作間相互轉換,同時要能夠溝通、推銷自己,不墨守成規而願意冒險,這與一個人的創造力息息相關。另外,要相信自己,抱持高度自信心。
──彭旭明

臺灣的機會就是「人礦」,所以我希望臺灣出去的人才,是去做臺幹而不是臺勞。聰明的人喜歡什麼就做什麼,做你自己,不要一味追隨潮流。
──楊志良

到了外國,會產生一種比較視野,看看別人的文學和文化,再回頭看看自己的,就會獲得新的看法、新的體驗和新的感受,並感覺更加親近。
──白先勇

人要恢復就像傷口癒合一樣,要有他的環境,我們只能營造良好環境,讓病人自己增生力量、康復起來。
──余玉眉



作者簡介:

林柏榕
總統府資政、臺灣兒童暨家庭扶助基金會董事長,曾任臺中市市長、國立中興大學副教授。

楊泮池
國立臺灣大學校長、講座教授、特聘教授、臺大醫院內科主治醫師、中央研究院院士,曾任教育部顧問室主任、臺大醫院副院長、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院長。

徐遐生
中央研究院天文及天文物理研究所特聘研究員、中央研究院院士、美國加州大學系統特聘教授、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曾任國立清華大學校長、美國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特聘教授。

星雲大師
佛光山開山宗長、國際佛光會世界總會總會長,佛光大學、南華大學、美國西來大學、澳洲南天大學等創辦人,美國西來寺、澳洲南天寺、非洲南華寺、歐洲荷華寺、巴西如來寺等二百餘所分別院創辦人。

彭汪嘉康
臺北醫學大學臺北癌症中心院長、臺灣癌症基金會副董事長、中央研究院院士、國立臺大醫院、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臺北市立萬芳醫院、衛福部雙和醫院血液腫瘤科主治醫師,曾任臺北市立萬芳醫院副院長、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癌症內科主治醫師、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癌症遺傳所主任。

彭旭明
國立臺灣大學化學系講座教授、中央研究院院士、發展中世界科學院院士,曾任中央研究院副院長、國立臺灣大學副校長。

楊志良
亞洲大學健康產業管理學院講座教授,曾任國立臺灣大學公共衛生學系教授、亞洲大學副校長、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全民健保規劃小組召集人、行政院衛生署署長。

白先勇
享譽國際作家、美國加州大學榮退教授,曾獲國家文藝獎。著有短篇小說集《遊園驚夢》、《臺北人》、《寂寞的十七歲》、《紐約客》,散文集《驀然回首》、《樹猶如此》,長篇小說《孽子》,《白先勇說崑曲》、《姹紫嫣紅牡丹亭:四百年青春之夢》等崑曲推廣讀物。

余玉眉
中華民國兒童癌症基金會董事兼執行長、道真護理教育研究基金會董事長,曾任臺大醫學院護理學系教授兼主任、臺大醫院護理部主任、行政院衛生署保健處處長、國家衛生研究院研究員、陽明大學護理學院教授兼院長。



Brand Sli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