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自己、看見世界後,什麼是人存在的意義?
《有些事,這些年我才懂》《世界雖然殘酷,我們還是……》之後,小野擁抱初心、挺身行動的真摯紀錄!
從小自以為可以替別人撐起一片天,如今回想起來,其實有太多人在為我和我們撐起天空!
在如許深摯的愛與攜手中,我終於完全自由自在了。
我覺得自己又重返年輕的身心狀態,而且是更溫柔、堅定的,不需要刻意武裝自己。
二○一二年的夏天,我因緣際會出版了《有些事,這些年我才懂》,像是與過去的讀者們久別重逢,意外的是,我因此和年輕世代的讀者們相遇。二○一三年夏天,我又完成《世界雖然殘酷,我們還是……》,是歷經人世滄桑回顧成長後的頓悟和覺醒,也企圖更了解年輕世代所面臨的未來世界。
在無情歲月的催逼下,我每次伏案書寫時,皆用盡所有的力氣,如春蠶吐絲,非到最後一刻絕不罷休。這樣的過程,像是習武之人的前兩個階段,先看見自己,再看見世界。
習武最後的完成階段,便是謙虛卑微的向眾生學習。於是我在二○一四年夏天寫了《誰幫我們撐住天空》這本新書。因為外在環境激烈的變動,深深撼動著我的內心,我忽然欲罷不能地往下瘋狂寫著,再也沒有春蠶吐絲的痛苦,反而像踩著風火輪前行的哪吒。
而且,這次不再孤獨前行如悲劇英雄,反而成了和志同道合的同志們前進的朝聖者之一,我只是追隨者,追隨著比我勇敢的人們前進……
作者簡介:
小野
1951年生。台灣師範大學生物系畢業後,前往美國研究分子生物學。曾擔任國立陽明大學和紐約州立大學水牛城分校的助教。
1981年,進入中央電影公司服務,結識導演吳念真,並與幾位朋友一起合作推動台灣新浪潮電影運動,為「台灣新電影」運動奠定基礎。1990年代初,擔任由《遠見雜誌》所投資「尋找台灣生命力」電視影片的策畫及總撰稿。曾任臺北市文化基金會董事長、台北電影節創始第一、二屆主席;2000年出任台灣電視公司節目部經理;2006年出任華視公共化後第一任對外徵選的總經理。
小野以《蛹之生》一書成為七○年代暢銷作家,其創作類別豐富多元,屢次獲獎肯定,包括聯合報文學獎首獎及五度入圍電影金馬獎,並以《恐怖份子》《我們都是這樣長大》《刀瘟》等獲得英國國家編劇獎、亞太影展及金馬獎最佳劇本獎;1990年中國時報舉辦讀者票選「四十年來影響我們最深的書籍」,《蛹之生》一書獲選為民國六○年代十本書之一。
其相關創作已超過百部。在書寫第一本書《蛹之生》時,他以青春熱情與世界對話。30多年後,小野再以《有些事,這些年我才懂》一書寫下創作高峰,並獲選金石堂2012年度作家風雲人物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