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在天空飛!」
無論在哪個時代,飛上藍天,都是許多少年心中憧憬的目標。西元1943年,14歲的嘉義少年賴泰安,為了一圓飛行之夢,瞞著家人報考飛行兵學校,並在競爭激烈的試場脫穎而出,含淚揮別故鄉,隻身遠赴當時的殖民國——日本,與無數的「內地人」朝夕共處,正面迎戰種族的矛盾。
在艱苦的軍旅生涯中,會因襪子沒空補,挨上好幾記「老拳」、被學長刁難時,還得舔靴上的泥巴。在物貧乏的戰期,為了節省糧食,甚至被迫「絕食行軍」,只能偷用香皂和居民交換番薯,才能填飽自己的肚子。但為了翱翔天際,這些正值青春期的少年,依舊想盡辦法苦中作樂,相互砥礪,彼此照應,攜手朝天際邁步!
作者以純稚幽默的筆法,記述自己突破種族界限,追尋天空的軍旅生活。他堅定的意志,也成功越過戰時的渾沌,讓自己成為史上唯一一個兼具日軍、國軍經歷的飛行員。
如今,這兩瓣機翼,也帶領著你我,飛躍國與國、天與天、甚至時間與時間的界限。闔上書頁,你或許會訝異,為何那時代和你在課本上的閱讀體驗如此不同?當時的少年,何以「自願」遠赴異鄉,深入殖民的本營?如果你對歷史餘有叛逆,本書將是最難得的史料;如果你欲逐夢,本書將是最熱血的推力。
本書特色
在任何「正規」的歷史教材中,難以窺見的日治時期──
《少年飛行兵》不僅是台灣少年的逐夢實記,
更是在殖民時期,台日情結的珍貴見證。
為何年紀尚幼的本土之子,願意披上日軍的戰袍?
為何在戰爭頻仍、軍旅艱苦的時代,願意義無反顧地走上前線?
本作越過黨族的雕塑,如實記述日台共處的情景,
顛覆你我對「殖民」的想像,重塑日治時期,台灣少年眼中的日本……
作者簡介:
本書作者賴泰安先生(1929~2012)原名賴起套,本籍嘉義縣梅山鄉瑞峰村,是史上唯一同時擁有日軍、國軍飛行員身分的軍官。
賴泰安先生於1943年考取日本陸軍少年飛行兵第17期,歷經大津少年飛行兵學校、熊谷陸軍飛行學校、立川基地機關砲部隊,最後獲選進入陸軍航空士官學校「特別研究演習部隊」,成為日本陸軍為特攻隊儲備的最後一批飛行訓練生,擁有教練機單飛紀錄。
戰後復員返臺,適逢孫立人將軍在臺招募「陸軍軍士教導團」,於1950年再度入伍加入國軍,並轉而考取空軍官校33期(來臺建校第1期)。自官校以第3名成績畢業後,服役於空軍第10大隊,1958年擔任上尉飛行官時曾駕駛C-46運輸機連續支援金門砲戰空投運補任務,隔年因戰功獲頒二等宣威獎章。
本書主為作者在少年飛行兵學校時期的生活實記,可透過其純稚的筆法,一窺日本軍校生活的真實樣貌。
譯者簡介:
張詠翔
1982年生。畢業於新竹高中、長庚大學工業設計學系、日本產品設計相關專門學校。高中時加入動畫社、軍研社,大學曾任卡漫社社長。空軍飛虎769梯,服役於空軍司令部。專於軍事、模型動漫領域日文翻譯,另從事產品設計、軍事雜誌特約攝影、撰稿及美編等工作。
校對者
邱垂宇
1934年生,臺灣桃園人。空軍官校飛行第38期,歷任救護隊、34中隊(黑蝙蝠中隊),曾參與823砲戰空投運補、南星計畫等作戰。空軍退役後轉至華航,曾任總機師,行政院飛安委員會委員既顧問。
曾飛過空運機、水上飛機、直升機,轉入民航飛B727、B737、B747以上等飛機,飛行時間超過一萬八千七百小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