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前的台灣,紅磚(現在稱清水磚)曾經是非常普遍的建築材料。城市裡的街屋,是紅磚承重牆與木作樓板,形塑二三層樓「住商街屋」的典型。在天候與商業功能的需求下,經常可見的磚拱成列尺度親切的騎樓空間,成為台灣城市特有的風貌。而合院的型制或大小,普遍是以一層樓高的紅磚承重牆,抬起木構屋架的斜屋頂,屋面常用紅瓦,與紅磚牆身賦予台灣農村的主要建築風貌。
但隨著時代演進,開始追隨現代化的腳步,建築外牆,由鋼筋混凝土外牆延伸的面磚飾材和假面粉光幾乎無所不在,設計邏輯愈益趨於視覺化和表皮化,亦即貼皮化(laminated)。凡此說明了我們慣用的建築工法,早已背離氣候環境的邏輯,也背離了節能減碳的宗旨。建築工法是人類文明的表徵之一,建築工法直陳建築與天候,人工與自然的協商結果。在不斷的摸索答問,調和沉澱中,直至彼此相互接受,共生加值,它累積了寶貴的民間智慧與環境智慧。磚造工法在台灣由演變失調,到現在的付諸東流,實在是一頁滄桑的營建史。
作者簡介:
淡江大學建築系助理教授,且榮獲2001年淡江大學特優教師。學歷為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建築暨都市設計碩士;具有美國麻塞諸塞州註冊建築師、美國賓夕法尼亞州註冊建築師的資格。
其設計案包括台北縣土城市清水中學活動中心、淡江大學化學館、淡江大學文錙藝術中心、台北市關渡國小活動中心。
編譯書籍有體驗建築 1998、文藝復興與巴洛克建築、體驗建築 1999、現代建築與1990以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