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世紀60社慶論文集 | 拾書所

創世紀60社慶論文集

$ 521 元 原價 660

●攀登現代顛峰 獨領詩壇風騷
《創世紀》詩社在偏僻的左營扎根、成長與蛻變,不但在一九五○年代末至六○年代之間,與「現代詩」、「藍星」三足鼎力,又憑藉勇於探索的精神與強大的批判論辯力,於七○年代之後,攀登現代派顛峰,獨領詩壇風騷。
——曾進豐(臺灣學者)

●翻譯的廣度+論述的深度=詩學的高度
葉維廉的加入,《創世紀》的詩學理論陣容開始堅強起來,除了原有的林亨泰、瘂弦、洛夫、秀陶、季紅、白萩、葉泥、張默等筆陣外,在葉維廉的引介下,《創世紀》加入來自香港的王無邪、崑南、李英豪、戴天、馬覺、蔡炎培等人的創作、翻譯與評論,大幅度提高了內容的品質,當代西洋詩翻譯的廣度與論述的深度。
——須文蔚(臺灣學者)

●文化時空與世界格局的體認
取火於西方「超現實主義」的詩學實驗,不僅幫助《創世紀》詩人實現了對詩歌「審美現代性」的追求,也在時空觀念上打開了詩人的視野,使他們獲得了世界性眼光與胸襟,它更是對文化時空與世界格局的一種體認。
——白 楊(大陸學者)

●生命意象霍霍湧動的原創力
張默揮毫寫出「生命意象霍霍湧動」,令我悄然矚目。「生命意象霍霍湧動」,可以理解為對原創力的表現之一。原創力,是詩人創造力的內核,它支撐著《創世紀》「三駕馬車」的探索之路,開啟了《創世紀》純正的詩風,在中國新詩壇獨樹一幟。
——姜耕玉(大陸學者)

作者簡介:

蕭蕭(蕭水順,1947-),臺灣彰化人,輔仁大學中文系畢業,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現任明道大學中文系講座教授、人文學院院長,臺灣詩學季刊社社長。一生戮力於詩、散文的創作,現代詩的推廣與理論的建構。一九七九年與臺大教授張漢良編著臺灣第一套現代詩賞析書《現代詩導讀》(五冊,故鄉版);一九八九年出版臺灣第一本新詩詩話《青少年詩話》(爾雅版);二○○四年出版臺灣第一部新詩美學論述《臺灣新詩美學》(爾雅版)。創作、評論、編選書籍已達一百三十五冊,仍在文學路上繼續挺進。

Brand Sli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