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代社會的條件下,什麼樣的人才有資格取學術和政治為安身立命的〝志業〞?在一個因"除魅"而喪失了意義的世界中,學術和政治是否能夠成為新的"神",讓志在追求知識或參與政治的人,替自己的生命找到意義,為世界創造價值?
本書收入韋伯最著名的兩篇演講:〈學術作為一種志業〉和〈政治作為一種志業〉。這兩篇演講,是韋伯去世前不久,在戰爭與革命侵襲籠罩下的德國〝新〞文化重鎮慕尼黑。韋伯總攝他一生學術、思想、道德與政治的關懷,透過歷史與社會學角度的比較分析,以及在道德、價值層次上的批判反省,就學術知識與政治行動的性質、條件、限制,提出冷酷的界定和慷慨的呼籲。
這兩篇演講,是二十世紀思想的最重要文獻;它們讓讀者沈痛地認識到近代人處境的艱難,也迫使讀者用〝英雄倫理〞的態度,在〝平實的眼前工作〞中,掌握住關係到人性尊嚴的一線希望。
作者簡介:
韋伯(Max Weber, 1864-1920),德國學者,與馬克思、涂爾幹齊名,並列為現代社會學的「奠基者」。歷任柏林、弗萊堡及海德堡等大學教授,曾主編 Archiv für Sozialwissenschaft und Sozialpolitik 與 Grundriss der Sozialökonomik。一生著述甚多,以《基督新教倫理與資本主義精神》、《宗教社會學論文集》及《經濟與社會》等最為膾炙人口。
譯者簡介:
錢永祥
台灣大學哲學系(1973),英國里茲大學哲學博士候選人,現任職中央研究院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
林振賢
東吳大學歷史系(1976),東海大學歷史學碩士(1980),現任教東吳大學歷史系。
羅久蓉
台灣大學外文系(1971),美國威斯康辛大學歷史學碩士(1982),現任職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簡惠美
台灣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
梁其姿
香港大學歷史系(1975),法國高等社會科學研究院歷史學博士(1981),現任職中央研究院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
顧忠華
政大經濟系(1978),德國海德堡大學博士(1987),現任政大社會學系兼任教授。